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7期

戴雷:国产之行?

作者:
陈瑶
时间:
2014-12-22 15:50:33

   

车企的销售高管很少高调入职。英菲尼迪中国区总裁戴雷则反其道而行之,赞誉的背后乃是由骄人的业绩作为支撑。

   今年头5个月,英菲尼迪销量剧增147%。年初戴雷制定的年同比增54%的业绩规划几近无虞,预计增75%,超过3万辆。而且戴雷公开嘲笑了向经销商“压车”提高销量的做法,显示了自信。

   英菲尼迪国产化协议,在戴雷前任吕征宇任职期间就已经签订。戴雷预计,年初引进的Q50,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在东风日产的襄阳工厂里生产,由此开启英菲尼迪的国产化进程。

   国产化带来的销售渠道并网,如果涉及三方以上,利益平衡就会变得很复杂。对于同一外资品牌,如果之前合资企业已经拥有本地化产品,又将进口车型国产化,这样的销售渠道合并问题较少,毕竟双方已经有成熟合作模式了。而从未国产化的品牌则有点麻烦,因为中方没有可供合并的渠道。

   戴雷在英菲尼迪的前途,似乎首先取决于东风日产对英菲尼迪的生产协议。英菲尼迪在襄阳工厂没有股份,连名字也没有。生产协调要靠英菲尼迪的母公司日产和东风协商。而东风在生产组织上的话语权大于前两者。凭借这一点,东风必然谋求在销售公司占据重要地位。

   不可忽视的是,国产化协议在2012年签订。那时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存在感比现在弱得多(当前虽然绝对销量仍然微不足道,品牌建设则有所提升)。东风会很好地利用当时的有利地位,把握要价机会。这份协议并未公布任何细节,但据此分析,销售大权可能属于东风(参见雷诺国产化过程),这样一来,戴雷就有点尴尬。

   其次,挂牌过程,它涉及到三方股权分配问题。英菲尼迪和日产加起来的股权应大于东风。英菲尼迪相对于日产虽然一直独立运营,努力区隔。但在关键问题上,还是日产高层说了算。日产会不会为了与东风合作大局在渠道问题上做出让步?日产高层心目中,是否有特别人物需要安排?人心比形势更难预测。不过,戴雷表示,英菲尼迪国产化之后的销售模式,“有别于”当前国内任何一家汽车销售模式,国产车型将在进口车渠道销售。他暗示仍会以进口车渠道为主。

   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去年表示,国产化车型销售将由双方“共同主导”,媒体将其解读为英菲尼迪不会放弃销售主导权。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期间,尼琛又称“在进行管理以及构建组织架构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把英菲尼迪的品牌建设放在前列”。

   这算是更明白的表态了。组织架构即人事安排,既然合作各方都同意保护英菲尼迪的高端品牌形象,渠道单列是必然的。而戴雷对于品牌力加强有不可忽视的贡献。这无疑为他继续留任加分。不过,这属于次要因素。

   总体权衡,东风高层的态度就成了关键。戴雷在英菲尼迪的职业命运,更可能取决于他尚未与之打交道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