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起家的菲亚特集团要打一场硬仗。CEO马尔乔内坚称公司可以实现2014年的业绩目标,并把举债40亿欧元的合并克莱斯勒计划又推进一步。
马尔乔内并非头脑发热的人,他坦承,尽管欧洲车市在过去多个月份出现增长,但并非彻底的好转。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欧盟地区乘用车注册量保持增长,达到109.3万辆,只是菲亚特的老家意大利,却是惟一没有出现增长的主要市场。
更重要的是,销量最高的大众集团5月份在欧盟售出290119辆乘用车,同比提升9.6%,市场份额同比增至26.5%;该集团前5个月欧盟销量累计达到1371328辆,同比上涨了8.5%。与此同时,菲亚特、通用、福特等7家车企5月份都遭遇下滑。
马尔乔内对大众一枝独秀的表现当然不淡定,早在2年前,马尔乔内就放出风声,要在欧洲市场打造一个能和大众抗衡的巨无霸。当时有猜测菲克将和标致雪铁龙结盟。虽然这一猜测很快被证伪,但是马尔乔内的想法却是一直未变。
马尔乔内一力推动菲亚特完全控股克莱斯勒,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一季度,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净亏损3.19亿欧元,亏损主要还是因为菲亚特为收购克莱斯勒支出4.91亿美元。最新数据是菲亚特董事会同意通过发行债券募集40亿欧元的资金完成此次并购。
虽然有巨大的资金压力,马尔乔内还是得一条道走到黑。如果单凭菲亚特自己,恐怕有从二流掉到三流的危险。马尔乔内本人对车企的体量又极为重视,所以只有兵行险招。
资金方面,马尔乔内宣称,菲亚特将把所持国债的3.5%和CNH工业公司2.5%的股权出售给美国的投资者。另外,菲克准备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上市,以筹得公司大跃进所需要的资金。
至于老马此刻一口咬定今年可以完成销售目标。剩下的任务就是在半年里,尽量把销量提上去。
去年,菲克集团在中国总计销售13万辆汽车,按照马尔乔内的规划,到2018年该数字将大幅攀升到85万辆。
如果菲克在中国市场表现给力,马尔乔内的豪言就可能成为现实。据统计,今年1到4月份,菲亚特克莱斯勒累计在中国市场销售了52400辆汽车,而2013年同期为32600辆,同比增幅高达60.7%。
看上去势头还不错,不过菲克现在还没有像其他竞争对手那样,在中国市场至少有两三款知名度极高、持续热销的车型。无论是菲亚特还是克莱斯勒的车型,都很难找到在中国市场上有“爆款”潜质的产品。这种不温不火恐怕是菲克最头疼的问题。
在这个方面,马尔乔内的回天之术又会是什么呢?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