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5期

邢海强:拆装之道

作者:
覃仲芝
时间:
2014-12-22 15:50:09

邢海强:拆装之道

/o:p【东风德纳车桥襄樊工厂机修车间操作工】/o:p

先说一下主人公小时候的事儿。  他是个机械发烧友,在他童年的回忆里,除了装机器之外,就是在拆机器了。  就拿他17岁的那件事儿来说。能否想像一位从事汽车修理几十年的老师傅,也就是邢海强的父亲,曾经面对一辆问题车辆一筹莫展。可他那17岁的儿子,琢磨了一番,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力学知识,就破解了他的难题?这让他的父亲吃了一惊。  可惜,这么好的苗子,高中毕业之后,却去学了化工专业。隔行如隔山,以前再好的潜力,不挖也开采不出来啊!  不过,这又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事儿,1994年,邢海强来到了东风德纳车桥襄阳工厂,成为了这里的汽车一线工人。  他应该是脑子挺好使,还得有热情,能吃苦,抑或是有“高人”给他开了小灶?不然这么一个专业相差甚远的“门外汉”,居然可以一跃成为东风德纳车桥两千多名员工中出类拔萃的数控专家。有些不可思议!  所以,没错儿,这些都是理由。然而这些理由都有一个大前提:东风德纳车桥,为他和他,还有他们的汽车梦,提供了一个孵化的空间和氛围。   一纸“合约”    “我和我的徒弟会签一份协议,从预期目标、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到考核,我们都有详细的规划。”邢海强一边打开电脑里的“师徒协议”一边介绍,“先不说协议这个形式,我作为师傅,就必须对学员负责,对工厂负责。”  “师徒协议”是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的一大特点。不仅仅是邢海强和他的徒弟会保持这种契约关系,大多数的师徒之间都会有。  合约一式三份,分别存于师傅、徒弟和人事部门。这样的设定,一来是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快、更扎实地成长;二来是为工厂不断输入鲜活的血液,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让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力的竞争力。  可以说,一纸合约之上,是量化的学习目的,一纸之外,是东风德纳车桥的契约精神。  邢海强在工厂的求学之路,也是如此。  “我算是我师傅最优秀的徒弟。”回忆到自己的恩师,邢海强有些意味深长,“但是他对我刺激也蛮大的。”对于邢海强来说,张辉斌不仅仅是给他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也是严父,还是一开始把他打入“冷宫”的人。  对于毕业分配到拖拉机厂学机件的化工专业学生来说,邢海强是个门外汉。但是工厂却阴差阳错地把他分到非常有声望的张辉斌门下做学徒。这可给他不小的挑战,甚至来说,是伴随打击的。  “师傅当时和我简单地聊了一下,就走了。”初来乍到的邢海强,并没有想到,张辉斌居然要求车间换徒弟。对于张辉斌来说,他带的每一个徒弟在岗位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角儿。这一次,他依然想带一个潜质较好的科班徒弟,而不是一个跨专业的技校毕业生。  这着实给邢海强泼了一盆冰水。难道学化工的就学不好机械吗?技校毕业就一定比专科生、本科生差吗?  抱着这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邢海强开始猛补机械知识,一方面是不停地琢磨,再来就是向师傅和从事机械行业的好哥们请教。三个月过去了,只要是调试机器,这些数据对于邢海强来说,都是脱口而出的。看到徒弟有这么大的转变,师傅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观。  “我觉得作为徒弟,必须得知道师傅要做什么。”在邢海强的眼里,一个好的徒弟,就是能够随时理解师傅的“知心人”。比如说师傅还没张嘴找你要工具,你就得把工具准备好;师傅还没问问题之前,你就得把答案找出来等等。  这是邢海强总结出的一套经验,也是他现在希望他的徒弟能达到的标准。  “后来师傅依然对我很严格,但是我听别人说,师傅当着别人的面都夸我这个徒弟怎么聪明,怎么勤快。”邢海强心里知道,严师出高徒。张辉斌的严格,是对他的负责,对工厂的负责,是一种契约精神的存在。  现在邢海强带徒弟,也继承了这种契约精神。一方面教学时,抽丝剥茧,给学员讲精、讲透,能让他们举一反三;二来严格要求学员,给予适当的压力,要求他们做出成绩。这不,他的“邢海强创新工作室”就是给工人们做技术指导的大本营。   维修和改善    邢海强小时候,是一个十足的破坏大王。家里大多数小件电器,基本上都被他拆过。只不过结果是,拆完了之后,机器就报废了。  有一次在外婆家,他对电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什么转的时候,数字会发生变化?为了侦破这个“案子”,邢海强就把电表给拆了。不过不幸的是,步骤太多,还原了一半,就忘光了。  这看似是闯了一次祸,实则是邢海强一个良好习惯的开始:拆一步、记一步。已至于他在后来的工作中,不仅变废为宝,还为工厂创造了不小的价值。  当时厂里价值两百多万的车床坏了,没人敢修。邢海强看了之后,心里就一直惦记着想修一修。他心里想,大不了就是修不好咯,肯定不会比之前坏得更离谱嘛!于是他便去向领导请缨。对于领导来说,如此贵重的物件,一般也不敢轻易承诺。但是看到这个技术专家去了,便欣然应允了。结果自然不是小时候那块电表的惨状,相反,这个价值不菲的机床,被刑海强医好了。  因为有了这一次的试练,邢海强对于工厂里出现的“疑难杂症”、重点项目有了当仁不让的责任心。  2006年年初,机修车间接到3个月试制完成200台低门桥的紧急任务。如果还是按以前的工艺加工需要一年,必将影响发交,这时他大胆地向车间提出解决加工瓶颈的设想,“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单机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分散加工”。  他凭着对加工工艺的熟悉和对车间设备性能的了解,仅用10天就完成了“C型臂”、“底板”加工工艺的重新分解,编写新的加工程序,选择适合新程序新的刀具,加工件的试切等任务。使加工节拍由4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18分钟一件,只是原工艺所用时间的三分之一,提高功效307%。为圆满按时完成200辆份低门桥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抢占市场赢得宝贵时间。  2007年9月,东风德纳车桥的生产任务加大,但是桥焊车间的2401FS10X-010的后桥桥壳总成生产却面临生产瓶颈,班产仅为6根桥壳,不能保证发交任务。当时车间请来邢海强来解决这个难题。他通过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生产桥壳的加工中心上的刀具配置不合理。于是他加班加点进行研究,对刀具进行了改良,一举攻克这个技术难题,使班产达到16根桥壳,工效提升了166%,满足了生产进度要求。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邢海强最后对《汽车人》说道,“童年的这些拆装经验,给我现在从事这个行业很多启发。”就像邢海强这20年所意会到的,在一拆、一装的器械的装调动作之下,道与术的美学体验,蕴含其中,源远流长。      Q&A  Q:请形容您心目中的汽车工人。A:我觉得作为一名汽车工人,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分内的工作做好,做出好质量的产品,这也是汽车工人毕生的基本的要求。Q:请形容您心目中的中国汽车工业。A:这些年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得很快,但是国内的汽车发展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一方面就是这些年整体的汽车行业效益比较可观。忧的一方面是毕竟国内的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主要的还是合资品牌。所以这一点是我们中国目前汽车行业必须要奋起直追的。Q:您的梦想是什么?A:我小时候想不能就坐在那里车就可以按照我的思维方式去走。或者是我设定了之后,可以从这个点到那个点?上班了之后,我在想什么时候让我们生产线出现一个无人化的、完全自动化的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线。家庭的梦想其实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考上一个让我觉得比较理想的一个大学。Q:您的偶像是谁?为什么?A:就是我们东风公司的首席师技师王涛。

Q:如果您有机会改变现状,您最想改变的是什么?A:如果真给我选择的话,我希望初中毕业后,上高中,上大学,学机械专业,然后重新再走入这个行业。

所获荣誉

2006年东风汽车公司2005-2006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2007年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2006年度优秀员工

2007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事业部2006年度杰出员工

2007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度优秀员工

2007年2006年度东风汽车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8年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

2008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能专家

2009年湖北省劳模

2010年中央企业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