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8 > 2008年第1期

时代与时间——读《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作者:
姬康
时间:
2014-12-22 16:54:02

百年前“西化”成为世界各地的主题,随之而来的“现代化”研究,依然将西方作为人类发展的未来样板,甚至有人认为“历史将会终结”。但新千年以来,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作为主流的欧美文化日显老化,在经历了二三百年的迷惘与失落之后,作为后备选项的中国、印度、伊斯兰等文化暂时不具备全球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文化解构之风日盛,既是对主流文化的质疑,又是对文化衰落的反省。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拐点,只有“继往”才能“开来”。台湾许倬云教授的《从历史看时代转移》就是这样一本书,通过回顾和解释百年前大陆和台湾自明清以来的代际变迁,以特有的人文关怀展望了未来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伦理。  该书作为一部演讲合集,避免了繁琐注释和史实列举,具有语录性质,朗朗上口,容易理解、记忆。作为国际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杜克大学、夏威夷大学、匹兹堡大学任教30余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学功底,中西合璧的知识背景使其能够在论述宏大主题时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本书从6个开放而又有相互联系的问题入手,以“时代转移诸因素”开篇明义,以“重建人文价值和社会伦理”归宗点题,其中还涉及台湾的近代化问题及台湾与中国近代化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大中国文化圈的历史观几乎论及了中国近代史的所有重大问题——明清之际的中国转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转变;厘清了许多常见的历史误区——政治军事史并不是全部的历史,中国一直强调帝王的“武功”,而其实宋、明等看似羸弱的朝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更重要的贡献;还有就是——中国古代的“士”与西方近代产生的知识分子的区别;还有——资本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弄清了这些概念,我们就不难理解中国明代为什么取得了比西方启蒙运动更高的成果,却没有走上相同的社会发展轨道;中国知识分子如何被异化,为何会产生诡谲的结果,陷入了怎样的怪圈,面临什么困境;台湾在百年中如何经历了移民、日本人殖民以及光复之后的变迁,它的出路在哪里。  精彩的论述中其实牵涉到一个很大的历史学问题:透过历史能否预见未来?是否因为“历史”的重复,所以史家能够预见未来?许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对历史的总结能够提供警告和教训,但绝不表示历史会重复自身。但另一方面,不知道过去,更不可能知道未来,更不可能创造新境界,结果只会重复旧错误——因为人类的智慧有限,很可能重复走错了路也不知道。历史的无用之用,就在于让人学习。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消化人类的共同经验,不是在一定的轨迹上寻找必然结果,而是继续向前的参考。  许先生并不是在强加给我们一个答案,而是力图阐明一种合理的解释。看过该书,不得不佩服许先生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史家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否定了中国史学只重视描述而忽视思辩的认识。  怀着愉悦的心情看完这本小册子,不禁自问,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是否真的在主流文化面前如此脆弱?当今世界,文化的冲突并不一定是胜负问题,而是互动的关系。惟有挑战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惟有弱点被挑战的时候,才有机会修正。也许这才是许先生想要告诉大家的。

(作者/姬康)【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