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智能网联存“风险”,美国欲对中国汽车采取行动

作者:
黎野
时间:
2024-03-05 09:05:33

 

美国欲启动“智能网联风险调查”,未来中国汽车将受到更严密的监管。

 

文 /《汽车人》黎野

 

美国正在采取系列行动,限制中国汽车。

 

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了关于“将对中国汽车采取前所未有行动”的声明。

 

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发布一则通知,宣布将启动一项调查,将对中国和其他“被关注国家”的联网汽车,评估对美国国家安全风险。调查分为向汽车业内和公众征询措施、规则制定、评估,以及形成规范等步骤。

 

 

3月1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采访时表示,联网汽车“就像轮子上的智能手机”,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智能网联风险的双标

 

“这些车辆连接到互联网,会收集大量驾驶者的敏感数据,包括个人身份资料、生物识别信息、车辆行驶轨迹等。”雷蒙多表示:“因此,不难想象,像中国这样的外国对手,如果能够大规模获取这类信息,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美国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风险。”

 

雷蒙多还表示,数据收集并不是唯一令人担忧的问题,联网汽车还可能被恶意行为者远程启用或操纵。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道路上有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可以被立即同时禁用,那将是多么可怕。”雷蒙多说:“这些车辆带来的网络风险和间谍风险令人不寒而栗。”

 

 

雷蒙多的言论引起了中美网络群体的嘲讽。因为眼前的事实明显且容易认识到:在中国的大街上跑着数千万辆外国品牌汽车,包含百万辆特斯拉;在美国的街上,中国品牌乘用车少之又少,几乎不可见。如果说有网联数据非法搜集和远程控制的风险,那么中国才应该是更担心的一方。

 

智能手机也是如此。苹果、三星等品牌可以在中国自由售卖,但华为智能终端在美国销售被严厉禁止,而美国在制裁华为的路上走得非常远,远远超出了“市场禁入”的范畴。

 

雷蒙多所称的风险,最多也就是“潜在风险”。她的重点,在于这些技术来自于“对手国家”。虽然这个头衔也戴在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头上,但这些国家里面,拥有全球商业竞争力的品牌,全部来自中国。如果有规则类防范措施,那么就是针对中国。

 

“对手国家”这个词,距离“敌国”只有一步之遥。随着局势变化,可以随时转换为更严厉的措辞。这意味着两国之间商业合作,变得非常不确定起来,原因就是美国的敌视政策。

 

鉴于中国输美乘用车的生意,几乎不存在,雷蒙多卖力地喊打喊杀,看上去挺奇怪。而上周的政治组合拳,又显得非常认真。

 

商业竞争政治化

 

一种解释,就是美国旨在消除潜在威胁,只不过这种威胁只存在于商业竞争范畴,美国政府明白自己在夸大其词,选举季这么做很平常。

 

加上欧洲的调查,欧美在“智能电动车”全球竞争领域,取得了共识:商业层面竞争不过。马斯克和唐唯实更早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只不过美国政府的表达方式,是政治化的。中国产业实力崛起之后,商业竞争政治化解决,美国已经形成路径依赖。

 

 

占优就自由贸易,打不过就关门,英美这么做有传统。从二战前英国推出的“帝国特惠制”到特朗普的贸易战,思路都差不多。

 

工业化国家有天然的产能外溢需求,落后方无论如何抵抗,最终不过是时间问题,除非在内部解决产业效率问题。但是美国的生产成本,已经让本土高端芯片生产都无利可图了。

 

补贴无助于长期竞争力

 

产业竞争政策,除了关门,必须依靠内部补贴扶持。眼下美国多个补贴政策,现在都出了点问题。

 

雷蒙多在2月份表示,超过600家企业申请了总额700亿美元的芯片补贴,而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的280亿美元补贴远远不够(原计划提供390亿美元补贴),“不要指望你们的申请都能获得支持”。

 

目前,只有两家美企、一家英企拿到了补贴。很多笃定自己是政府支持对象的英伟达、苹果、微软、AMD等都对补贴政策提出质疑,包括倒霉的台积电。

 

美国有人认为,即便能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工人和工程师,在美国生产高制程芯片也不可能有商业竞争力,因为比台湾制造同样芯片成本高出50%。

 

 

补贴只能提前释放潜在需求,无助于长期商业竞争力的结构性成长。这是所有工业大国的经验。只不过选举政治,注定了当届政府并不在乎什么长期效应。

 

这一回,有明显迹象表明拜登将采取新的贸易限制政策,美国纽约某大媒体对白宫的决定再次表示怀疑,即便该媒体支持民主党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

 

该媒体表示:“从长远来看,拜登必须小心行事,不要将美国汽车市场与世隔绝,将美国变成汽车工业落后,以及充斥着造价昂贵、耗油的大型车之地。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代表了全球汽车行业几十年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竞争,美国的公司必须面对其中的部分威胁,这对它们自己有好处。这意味着它们必须感受刀架在脖子上的寒意,被迫站起来面对这一挑战。”

 

还是那句话,菜就多练。为了拿UAW选票称“美国汽车产业和工人都是最好的”,只会害了自己。最好的产业不会躲到家里关上门回避竞争。

 

标准制定和价值观争夺

 

既然中国车已经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再叠床架屋搞防范措施,实属没必要。

 

另一种猜测,美国此举意在争取汽车智能网联、数据存储、远程控制(云服务)的一系列规范,有利于自己。

 

现在看,形成全球统一标准非常难。现有国际组织既缺乏足够的权威性,也缺乏技术协调能力。而且,在大国之间缺乏起码的政治互信前提下,就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建立新的国际协调机制,几乎不可能。

 

 

从来没有统一形成过“全球汽车市场”,现在还有进一步分裂成隔阂更深、营垒分明的多个区域市场的趋势。美国希望第三方区域市场在整合中,能优先参考美国标准、接纳美国在一系列技术标准之后隐藏的价值观。当然,万变不离其宗的竞争内核,是中国车不值得信任。

 

现在的局面,美国在智能网联领域(其实就是ICT)是落后的一方。美国在公有云服务上领先,在总算力部署能力上,美、中、欧、日分别占34%、33%、17%、4%。中美第一梯队,差距很小。

 

有人认为,算力可以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智能算力中美分别占全球的28%、45%,超级算力则为18%、48%。超算的应用方向,中美都差不多(军用、天气、高能物理等)。

 

问题在于,中国的智能算力方向主要是生产力工具:诸如智能矿山、港口,造船、生产线,而美国的方向主要是泛消费方向。

 

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在智能算力这一块卡住中国。超级算力中国已经实现自主化,这一点美国没有太好的限制办法。

 

 

这么一来清楚了,如果能在供应链上游制约中国,抢夺标准制定权的必要性就减少了。如果产业落后,反而应该快马加鞭地制定标准,以求和对方的优势产业抗衡,而对抗的前线就在第三方市场。

 

除了欧盟国家,英国、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新西兰、日韩市场,都是潜在的对抗区域,基本都是美国盟友和准盟友。但在商业利益上,美国还要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而围绕“一带一路”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就价值观“念经“这一套不灵。这意味着,商业竞争不但要政治化,还要阵营化。

 

关于美国将如何做,现在美国商务部缺乏行动指引。但2月28日,拜登签署的“保护美国个人数据”总统行政令,禁止美国个人数据出境到特定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和委内瑞拉)。

 

企业所掌握的数据,以及泛化为云控制指令,都很容易囊括到这个框架内。这样,中企就无法在本土境内的服务器,实施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搜集能力,未来趋势是受到更严密的监管。这里面就需要厘定信息所有权的问题。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提出“数据产权立法“的建议,即明确划分个人信息和车企数据资源持有权的界限,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同时,落实车企数据经营权。

 

智能网联本来是当前市场主流汽车产品必备的能力,其本身的技术并非重点,而是作为智能驾驶、车机和云服务的数据传输工具而引人注目。

 

虽然美国急于将商业竞争政治化,但目前中国监管部门采取对冲动作的可能性不大。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时候,就出台各种法规,很容易出现向未来兼容的问题。但是智能网联作为汽车一个特别的价值点,正在被挖掘出来。【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