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专题

【汽车人】免税+补贴,新能源市场获得了一剂良药

作者:
邢秋鸿
时间:
2020-04-02 16:29:11

减免购置税加上延长补贴时间,新能源市场迎来了开年以来最大的利好。对于部分市场,要想发挥这项政策的最大能量,还要配合其他的支持性措施。

文/《汽车人》邢秋鸿

在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市场的时候,国务院发布的促进汽车消费措施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3月31日晚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三大重大举措:一、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二、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三、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中国新能源市场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之下,曾出现快速增长,但在2019年下半年国家补贴大幅退坡、地方补贴全面取消的情况下,全年销量同比下降4%,为120.6万辆。这是2009年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来销量首次负增长。可以看到,补贴对这一市场的重要性。

促进汽车消费举措出台,无疑是令新能源市场“喜大普奔”的消息,同时,趁此机会也能继续引导汽车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但能否发挥出补贴和政策杠杆最大的效能,可能还要因地制宜,配合其他的政策。

 

双重利好下的新能源

这不是第一次利用购置税这一杠杆刺激汽车市场。13年前,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将减半征税。

就是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之下,中国市场年销量从2008年的928万辆跃升至2009年的1360万辆,增幅高达46.2%。其中,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首次成为销量最高的单一市场。

虽然时移世易,中国汽车市场早已经从快速增长的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难以按照之前的表现来预测减免购置税对新能源市场带来的影响,但结合补贴,一切就会不一样。

原本新能源补贴退坡,叠加新冠疫情影响,给予新能源市场很大的打击。1-2月,全国新能源销量仅为11万辆,同比减少27%,2月整体的新能源销量不及欧洲市场。虽然有着新冠疫情导致的整体市场冲击,但也有因补贴下跌造成的影响。

在去年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上,就有过延缓补贴退坡的呼吁。虽然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发展超过十年,但无论从车型的丰富性还是产品力上,与燃油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未达到可以由市场主导和驱动的阶段。此时,将补贴延长至2022年末,可以有效缓解2020年补贴退坡以及2021年补贴完全退出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冲击。

同时,各地政策也在对新能源市场予以倾斜。以广州为例,截至今年底,广州的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每辆车1万元的综合补贴。

据行业推测,在政策推力下,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160万辆,实现近30%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利好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在特殊时期,给予企业和市场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过于依赖政策的扶持,是永远等不到能够与燃油车真正较量的时候,淘汰也是势必会发生的结果。

 

更应该放开的“枷锁”

在房地产界,婚房是刚需;在北京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刚排到新能源牌照才是刚需。他们成为品牌体验店里最为抢手的顾客,撑起了首都新能源市场的主要江山。

有多么抢手?现在在北京申请一个新能源牌照,你的前方有44万人以及5000多家单位。而2020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4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6万个。也就是说,从现在这一刻开始排队,将要轮候9年。

前不久,商务部官网发布一则信息称北京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其中上半年,针对无车家庭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热搜,但随后官方解释称还在讨论阶段。同时,中汽协提出的汽车市场政策意见中也提到,限购地区应适当增加号牌配额,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

其实,一线城市并不缺少购买力,但苦于被种种枷锁限制。比攒钱购买一辆小汽车更难的是如何获得一个牌照。普通牌照你要摇号,中签概率堪比彩票。多少个人距离真正扎根北京,只剩这张44厘米长、14厘米宽的小小车牌。所以,释放新购车指标的消息一出,让无数个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牌照是像北京这样限购城市的一个枷锁,这个枷锁一日不放开,无论是购置税还是补贴政策所能释放的购买量都十分有限。

如果这件事正在讨论,那么就有着落地的机会,只不过更多可能被放在新能源身上。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不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过多压力,惟一要考验的是配套设施及交通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这也是引导汽车消费结构变化的时机,或许能够为“换道超车”提供新的助力。

针对限购的城市,单靠税收杠杆调整及补贴,能够释放的消费能力有限。适当释放牌照的枷锁,能够达到“1+1>2”的效果。(文/《汽车人》邢秋鸿,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