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1期

少谈主义先活下去

作者:
张敏
时间:
2014-12-22 15:50:41

六年磨剑,观致品牌终于到了接受市场检验的时刻。  

日前,观致旗下首款车型观致3轿车正式上市,搭载1.6 L DVVT自然吸气和1.6 L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速手动和6速双离合变速器的6款车型的价格区间为11.99万至16.79万元。  

此价格一出,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定价过高,"不自量力;有人认为观致汽车敢于尝试高端路线,勇气可嘉且实至名归。  

无论如何,这个全新企业的第一款量产新车型,被如此关注和热议,即是成功的第一步。 

 

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于观致的关注,在于其独特的颠覆传统的造车模式。2007年,自主品牌的旗帜企业奇瑞与以色列集团旗下美国量子公司,按照50:50股比投资成立独立合资汽车企业。这个横空出世的全新汽车品牌,在创建之初便以打造“汽车业的苹果”为己任,充分利用国际化资本,整合全球化资源,期望在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中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世界还需要一家新的汽车公司吗?”观致汽车曾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汽车界。观致董事长郭谦的回答是:“不需要。世界需要一个有特色的汽车公司。”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模式创新”,郭谦说,“如果你有无限的资源,当然就比较容易,你也不用尝试什么新模式,而且没有风险。企业模式的创新,一个是资源不够,第二个是既有模式做不到。”观致属于前者。 

 

第一款产品的上市,让人们看到,观致用独特的公司组建和产品开发模式,已经赢得了广泛赞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商业运作方面,观致能否同样具备创新能力,并取得成功呢?  

争议观致3 

 

“很有国际范儿,车身外形给人一种很强的整体感,没有部分自主车那种东拼西凑的感觉。”这是上市现场《汽车人》听到的同行评论。 

 

尽管是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但从外观、内饰空间和配置上看,观致已经达到了国内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水准,这为这个企业迎来无数关注与尊敬的目光。 

 

比肩德系品质,意味着从一开始就以德国标准打造。在造型上,观致汽车首席设计师、前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先生,带领上海和德国慕尼黑的设计团队共同设计开发,这使得这款车看上去颇具欧洲轿车的气质。 

 

正如郭谦所言,观致汽车是按照德国车的造型风格和驾驶特性开发的,大部分性能都达到了德国大众化车型的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在德国车里面也是比较高的。“比如0.287的空气阻力系数;比如观致3的操控性能非常好,形成了自己的驾驶感受特征,所以‘比德国车还德国车’。”

观致汽车公开的信息显示,观致3轿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均为国际一线供应商,如麦格纳、美国TRW、大陆、博世等,发动机来源于奇瑞汽车与AVL联合开发,变速箱则由格特拉克提供。 

 

选择大牌供应商当然是更有利于把控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在研发的过程中,观致还为观致3投入了大量资金,仅去年一年,观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就超过3.4亿元人民币,2011年的研发投入还远超这一数字。 

 

这为观致3相对过高的定价埋下伏笔。据消息人士透露,观致3的高定价是单车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导致。“观致3的BOM成本(物料清单成本)就已经很高,再加上营销费用和物流、人工等费用,即便现在这样的定价也无利润可言。”

  

从保证比肩合资品牌的产品实力上解释,这个定价合乎情理。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些认为观致3价格偏高的人,还没有体验过观致的实车。  

对于市场的洞若观火的他,显然很清楚观致的时不我待。他曾这样形容观致必须加速产品上市的紧迫性:“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在向成熟市场过渡,留给观致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从零一步发展到位,没有时间等和拖。”

  

“有钱就买外国品牌,大众、福特等等国际大品牌,质量有保障,售后服务很全面,到哪里都能修,买车更重要的是后续服务,没钱可以考虑买个便宜的中国品牌。”在一些论坛中,对观致3抛去的类似观点,并不少见。 

 

当然,也不乏有力挺观致的声音:“正是这混乱的市场才有可能提供一个新品牌存活的土壤,中国的汽车目前依然在快速增长阶段,一个好的产品就会被市场接受,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也足够它存活了。”

  

活下去,对于观致而言只是第一步。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主流汽车品牌无一缺席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新品牌观致汽车要怎样拓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尽管在首选硬指标上的表现并不差,但观致3品牌影响力和车型口碑还需要长时间打造。在大多数国人“进口合资就是好,国产自主就是差”的观念影响下,接受这样一个全新品牌全新车型,需要多长时间,这对于卫思梵的营销水平是个不小的考验。  

从零开始的优势    

真正令主流汽车公司担心的不是一款产品,而是观致所代表的商业模式。 

 

从企业构成上看,观致虽然是奇瑞与以色列集团50:50的合资公司,但是后者只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不涉足日常经营管理,又鉴于它没有汽车业背景,所以不提供品牌、技术、管理。依据双方合同,观致商标及所有知识产权也归中方所有。 

 

这样,观致在创新上可以不受束缚,轻装上阵,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观致的机会在哪里?”郭谦曾表示,观致没把自己看成是一家传统的工业品制造公司,而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创造全新消费者体验”的汽车公司。“我们不同于其他的汽车企业,它们有不同团队遗留的系统和产品,我们则可以在没有历史束缚的前提下采取全新的思路和产品策略。”

 

从零开始,缺少历史积淀可以是一个汽车品牌的短板,体现在观致身上,也可以是优势。其实也不是真正的从零开始。世界汽车工业上百年的历史积淀、技术积累,成熟汽车工业尤其是先进的欧洲汽车制造模式,成为观致效仿的对象。

  

这样,观致其实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打造一个国际化标准的产品。观致所做的,是那些跨国公司现在正在做的事——平台模块化、产品架构可扩展化、技术开放化,依靠优秀的整车匹配能力和国际化研发思维,观致希望能够实现与跨国车企们基本一致的能力。  

取得一致的还有观致国际化的职业团队。作为观致汽车的“掌门人”,郭谦在汽车行业中拥有20多年的经验,曾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大众中国、奇瑞等著名企业中担任要职,敢于冒险与创新,人又不乏谦和。 

 

仔细观察观致汽车组成的全明星阵容后不难发现,这些公司团队的成员更多来自于有着欧洲血统的跨国公司,显赫的跨国公司经历的车企高管和了解本土市场的经验丰富的高管相结合。  

例如,副董事长石清仁此前曾担任北美大众副总裁;设计总监何哥特曾是前德国宝马MINI设计总监;汽车工程执行总监施可曾担任德国宝马集团整车性能及底盘总工程师,而销售与市场总监卫思梵此前来自于麦肯锡公司,当初在麦肯锡公司负责对观致汽车进行评估,当看到观致汽车的大好前景,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的团队跳槽来到了观致。 

 

由车业豪门精英组成的豪华团队是如何成就的?丰厚的薪水之外,从零创造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与全球主流车企竞争,这何尝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基于此,汽车总成执行总监毛杰仅用了两秒钟就决定加入公司。在此之前,毛杰曾在萨博工作20年,他在沟通会上对媒体称:“对于我们而言,从零开始,用自己过往的经验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且这个品牌是不受限制的,没有过往已有系统的拘束,是每个汽车人的梦想。这是一辈子都难得的机会,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不难想像,把这些人才聚揽到一个团队协同合作,在国际化标准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打造出有竞争力产品。  

但也有行业人士表示担心,不同的跨国公司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文化形成了这些高管不一致的思维逻辑与工作风格,以及对于市场、产品的不同理解,这些理念上的冲突需要观致大家长郭谦充分协调。 

 

机会在哪里    

不仅是人才,从产品研发、生产,直至销售、服务,观致全都“毫不妥协”地执行国际标准。这为它未来征战更加成熟的海外市场增加了几分胜券。  

在自主品牌中征战欧洲的过往中,能够经受住挑剔和责难的品牌和产品屈指可数。此前,华晨,陆风等车企试水欧洲市场都铩羽而归。  

观致希望成为为数不多的一个特例。早在上市前夕,观致3捧回了Euro NCAP碰撞测试综合得分最高,获得五星评级的好成绩,观致汽车也成为第一个获得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测试(Euro NCAP)最高五星评级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 

 

这意味着,如无意外,观致应该是最早敲开西欧市场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之一。9月6日,观致欧洲首家经销商在斯洛伐克开门营业,成为观致进军欧洲的突破口。先期在欧洲入市的观致3为搭载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顶配车型,排放达欧V标准,含税价2096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8万元)。 

 

按照最初规划,观致40%产量用于出口。当然,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假以时日。在观致3-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中,相当一部分为出口准备。  

对于具体出口目标,郭谦没有给出确切的数字,在他看来,出口占据销售总量的“百分之几十都是一个合理的范围”。  

由于欧洲市场的严苛,更多媒体质疑,作为在中国注册的全新汽车品牌,观致进军海外只是佯攻,其重心仍在国内。对这种说法,郭谦并无太多的解释,能够堵住质疑嘴巴的,非战绩莫属。  

更何况,相对欧洲,蓬勃发展的国内汽车市场更容易让观致的梦想照进现实。“观致是一个国际品牌。”每次问到观致的品牌属性,郭谦总是这样强调。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一个新的企业是否还有生存空间,一个个性化的产品又凭什么去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果你买了一个车,什么特点都没有,那你只能去比谁便宜,如果有特点就增加了你的价值。”郭谦强调,消费者虽然很在意价格,但购买决定并不光看价格,关键是,产品能否带来消费者所需要的价值。  

过于注重价值,势必会带来成本的压力。一则最新的消息是,2011年以来,观致汽车近3年的净亏损额将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工厂建设等固定投资,不仅如此,观致给观致3轿车开出了5亿元的营销费用,远超自主品牌和部分合资品牌的单车营销费用。  

如此算下来,观致目前至少已经有100多亿元的投资,新车价格却已经接近BOM成本,如果算上营销费用和场地、运输等费用,观致3以目前的定价很难在短期内盈利。  

在保证质量与有效控制成本间达到平衡,这或许并非观致最初设定的路径,却是而今它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全新开发的模块化平台,体现了观致汽车的供应商资源整合能力,也是观致未来降低研发成本的法宝。

  

自观致3后,观致汽车将每6-12个月推出一款新产品,覆盖三厢轿车、两厢轿车、跨界车等多种车型,逐步形成完整的产品序列。  

与此同时,观致汽车在华销售网络建设也在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目前观致首批经销商已达60家,2014年有望达到100家。  

一切已然准备就绪,试图在国内自主困境面前寻求突破创新的观致,等待好戏开场。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