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7期

风因中国起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4-12-22 16:24:19

  中国汽车界最近又出了新鲜事。就在近两个月,包括大众、日产、宝马在内的跨国车企纷纷扩大在华产能,筹备组建第二甚至第三工厂。扩产增能并不稀奇,从房地产到汽车,中国早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地,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跨国巨头扩产增能不仅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相当比例的产能将用于出口。

  在以往人们认识中,跨国车企对中国产能的定位只是用于应对本土市场,很难谈得上出口全球。但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汽车业的变化。特别是就本土合资企业而言,则可能是一个坏事变好事的机会:合资企业产品难于出口的禁忌可能被改变。跨国车企对如何应用中国产能有了新思维。

  这种转变不仅表现在对中国市场地位的定位,更突出表现在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战略中,在6月初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后,海外汽车巨头反应不一。

  由于只有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入围补贴,那些产品对路的企业当然是欢天喜地,那些执着于混合动力、清洁柴油的企业怨声四起。当然,抱怨归抱怨,谁也不敢放弃中国新能源这块潜力无限的大市场,为了迎合中国政策要求,包括大众、丰田在内的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紧急“变现”,纷纷在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身上打起了文章。

  中国产能或可定位全球  

  就在业界对大众中国南方战略的质疑声渐起时,一汽-大众华南新工厂最终尘埃落定。5亿欧元,最终30万辆产能,不可谓不是大手笔。大众集团之所以一掷千金,满足中国需要当然是首要考虑,但同时也与大众全球的战略布局也不无关系。

  誓言摘取全球第一宝座的大众汽车,急迫希望能够在日系车占优势的东南亚市场取得一个立足点,此前一度传出,马来西亚当地最大的宝腾汽车Proton将是大众下一个并购的目标。但日前传出消息,由于不满大众提出的“不平等实体”方案,马来西亚政府放弃了与大众的结盟,这意味着大众失去了插足东南亚的最好机会。

  一位业内人士解析了大众南方工厂的深意。“大众南下建厂,除了提高南方市场占有率,还有一个更广阔的计划就是立足广东辐射东南亚,这时候,一汽-大众南方工厂成为最好的备选平台。”这一猜测实际上已经得到官方证实,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工厂建厂致辞中,也特意提到了广东对东盟市场的区位优势。

  无独有偶,在华晨宝马第二工厂的奠基仪式现场,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新工厂与原有工厂同步扩产后将形成总计30万辆产能:“30万辆产能除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外,还将出口海外面对全球销售。”

  相比大众和宝马,通用汽车更早也更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出口基地。去年8月份,在经历破产重组的阵痛后,新通用汽车高调宣布:“中国将是其增长的重要动力,通用将利用上汽通用五菱为出口基地,向南美、中东和北非等市场出口低成本微客,以继续增强通用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表示,随着中国市场的地位提高以及更多产品在中国市场投产,通用通过在华合作伙伴向外输出产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透露,今后通用出口不仅仅是五菱一类的低端交叉型乘用车,还将包括上海通用别克品牌的轿车产品。

  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对此有较独到的感受。他认为,当全球经济形势从衰退中恢复以后,上海通用出口的潜在机会会随之增大。 

 “上海通用生产的车型是全球共有车型,装配和材料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如果通用在某个国家产品成本太高,完全可以把厂关掉转而从中国出口。特别是我们自己主导开发的车型,成本要比现在全球平台低很多,更有竞争力。我们完全可能通过通用销售体系进入全球市场。”

  可以说,经过过去30年与本土企业合资合作的深入,跨国汽车巨头有机会在中国以更低的成本制造产品。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已经为全球经济的核心特征。

  按制造业增加值衡量,自1990年以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已经从2%提升至去年的18%,几乎可以与全球最大的制造国美国相媲美。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的制造水平和人才储备接近甚至超过母厂的制造水平,这也给跨国巨头利用中国合资企业出口创造了完备的物质基础。

  跨国汽车企业对在华制造基地重新定位的趋势更加明显:它将不仅仅是满足中国本地化市场需要,同时还是跨国车企区域甚至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在金融危机对全球汽车业进行此消彼长的力量重构之后,这个时机也开始日渐成熟。而对中国汽车业来说,从单一的制造基地迈向全球出口基地,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一次转型。转型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制造的现状,更是全球汽车业的力量格局。

  新能源产品临阵“换帅”  

  中国产能也将用于出口,如果说这是经过漫长30年合资后做出的缓慢决策,那么当中国政府出台新能源补贴政策,跨国巨头为踏入补贴门槛而做出的产品方向调整,完全是雷厉风行的另一番作风。

  先不去讨论仅仅局限于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政策是否过于狭窄,对那些没有押中宝的企业而言,即使心存怨言,明智之举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立即调转航向,对政策主动迎合。

  即使是最热衷于清洁柴油的大众汽车,也于不久前突然变调,对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倾注了更多热情。  6月初,大众汽车在上海举办电驱动技术媒体交流会,首次向来自全球的200多名记者介绍了大众汽车面向未来的电驱动技术。  按照计划,2011年,大众汽车将首先试验性生产500辆高尔夫纯电动轿车。2013年,大众汽车将正式生产该车。同年,纯电动车UP!也将实现量产。

  而对于旗帜鲜明力推混合动力汽车,最早将其在中国量产的丰田来说,意外落选新能源补贴政策,可谓起了个大早,却没有赶上集市。当然,丰田不会就此放弃。一方面丰田继续推广混合动力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据丰田中国透露,正考虑尽快将插电式普锐斯引入中国。一汽丰田的一位高层则透露:“由于普锐斯目前无法享受到高额补贴,丰田汽车及一汽丰田正在考虑做相应调整,以积极应对中国电动汽车需求。”

  虽然说跨国车企随乡入俗的本土化战略早不新鲜,但类似大众和丰田这样如此迅捷地迎合政策需求,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精明。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