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2期

中美新能源合作的“相对论”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14-12-22 16:38:32

奥巴马亚洲之行,尤其是首次访华,成为了11月的重头新闻。

而针对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发表的联合声明,国际国内各界媒体的解读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一是关于两国关系的竞争性:人权、台湾、货币问题,双方各说各话,申明各自立场的潜台词就是分歧依旧;二是双方找到的利益契合点越来越多:全球政治格局的稳定、热点问题的合作、低碳和绿色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合作等。

经贸关系中,美国国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贸易保护的问题并没有成为“胡奥”会谈核心,也意味着这一部分没什么大的变化,但中美第四次联合声明的篇幅6500字之多,超过前3次的总合。这无疑表明,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和密切程度大大加深了,形成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不管意识形态如何,双方必须探讨共存之道。

作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头号大国,美国承担着世界舆论的压力,但一直光说漂亮话不办事。发展中国家希望美国在未来20年消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而美国只打算消减4%。这也是12月底哥本哈根会议将会陷入僵局的根源。在减排方面,美国要求中国承担大国义务,而非发展中国家义务。在美国缩在后面的时候,中国则始终拒绝过早做出具体减排承诺。

虽然减排立场不同,但双方对新能源合作,却一拍即合。中美的汽车产销量居世界前两位,市场容量最大,中国还处于传统汽车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联合声明中关于电动汽车的号召不会无的放矢,而是由一系列切实的措施来促进的。双方还签署了《中美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明确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在清洁能源、环保方面推出了诸多举措,其中具体合作动作是5年内各出资一半,合作建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一直关心的煤炭清洁技术也在研究范围内。

看到联合声明的这些内容,相信国内电动车的生产企业会摩拳擦掌,期望分到美国市场的蛋糕,但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看,气候变化和能源压力使两国必须合作。目前两国都大力发展电动车,双方试图整合政府投资,并使用美国的商业创新模式,将足以使各自的交通系统现状发生变革。中国可借此机会从传统汽车技术的后来者一跃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先者,美国也能摆脱失业人数居高不下的梦魇(总统下台的最重要指标)。催生新经济的同时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目前中美两国在电动车领域均已落后,日本品牌已经占据了美国电动车市场70%,即使美国品牌的电动车安装的也是日本电池,而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压根就还未启动,两个落后者联合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向领先者挑战。但两国的政策如何协调才能使电动车市场更加繁荣?联合的双方有胆识和胸襟开放彼此的市场吗?共享的技术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商业竞争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两国庞大的市场容量并不能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市场话语权。

再则,彼此的误解和防范心理将对合作造成伤害,美国人可以接受日本人占领本国汽车或电动车市场(尽管有美国政客也骂过大街),能不能接受中国人的到来?美国议员们脆弱的神经往往导致商业问题政治化,这是两国合作的最大障碍。就当前的技术实力而言,国内企业的电动车打入美国市场还得依靠老法宝——价格制胜,难逃被“双反”的宿命。奥巴马访华前一连串10个贸易保护案例还不能说明问题?何况骆家辉为主的商务部并无收手迹象。双方在杭州刚刚达成“不再寻求贸保”协议,美国那边紧接着就来个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美国人的保证可信度不高。

美国人抱怨贸易不平衡,但中国一直呼吁的放松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却没什么进展。从2000年的《考克斯报告》(该报告声称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技术而危害了美国国家安全)之后愈收愈紧,奥巴马上台后反而变本加厉,原来的科技产品出口审批权属美商务部,但现在重新收归国防部。“不谋求遏制中国”明显是政治谎言。清洁能源和电动车计划,会不会如同两国在90年代的航天发射服务、卫星技术合作那样,发展势头良好而终被政治因素扼杀?任何高技术首要的应用方向自然是军事方面,有些时候,很难完全否定民用技术的军用价值。比如,直流驱动、无刷力矩电机、长效电池等电动汽车应用技术也可用于坦克未来的全电驱动模式。

所以,两国联合成立的研究中心无所作为或无疾而终并非最坏结果,假如成果斐然,倒是要提防美国人撤梯子,双方新能源和气候合作前景的担忧大于乐观情绪。

奥巴马访华象征性姿态仅表明美国希望重返亚洲,两国几乎谈了所有问题,但似乎所有问题都没有突破,指望一次访问就改变现状显然不现实。美国期待人民币升值,而中国希望美国承认市场经济地位,都指望对方送大礼,结果双方都比较失望。

在政治互信尚未解决的今天,无论技术合作、贸易往来都不能期望过高。不可否认的是,奥巴马此行增进了互信,双方从此以更积极的眼光对待合作,这才是其访华的最大成果。

(作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