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期

外向经济的转型之道

作者:
陈瑶
时间:
2015-10-15 15:49:21

“我们不救落后的生产力。”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此前喊出这样的言论时,舆论界顿感愕然。当下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所有的人都为这样一句强势口号给“雷”着了。  

不可否认,在中国大陆开放程度最高的广东省,多年都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此次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度自然要强过多数其他省份。据媒体报道,10月中旬以来,广东很多企业倒闭破产,而其中大部分属于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保证经济维持在一个平稳过渡水平而非大起大落,促进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成为广东省政府救市措施的关键点。在这个特殊时刻,汪洋特立独行的姿态自然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有争议,总强过于鸦雀无声,至于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生产力是否落后”,已经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话题。我们只是想质疑一句:“一种生产力的出现,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落后,在它还呈现着生机的时候,为什么不未雨绸缪提前推进它的转型,而要在最后时刻因为无法挽救而最终将其抛弃?”  

事实上,这也是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体制转型是必然方向,但如何落到实处却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很多城市因为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即时效益而眉开眼笑,根本无暇顾及或者尚未真正意识到对它们的方向性引导。换句话说,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有时候就如同一棵漂浮的稻草,没有真正在本土市场立足生根,全球经济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受到波及。而更须谨慎对待的是,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有着一定滞后性,外向型经济支撑到明年将会遭受比现在更为严重的困境。  

无论当地经济属于何种形态,中国所有的经济主体必须要明确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撑究竟是什么?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容多言,现在政府也在提倡尽可能地扩大内需,但消费能力的释放需要市场信心的支撑,但即使存在于本土市场,外向型经济因为过多依赖于外贸出口,在中国毫无扎实的根基,未来生存堪忧。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以中国曾经的一些民族品牌为例,比如一汽的红旗,这个品牌曾经作为国人的骄傲,现在却处于难以突破甚至被人遗忘的尴尬局面,正是因为没有持续在本国市场真正立足,没有延续的产品链条将原有品牌魅力进一步放大完善,至今都为行业所诟病。反之,“东来顺”这样的北京老字号,品牌价值之所以能够迅速累积,个中缘由不言而喻。  

外向型经济同样适用于这样的模式,因为和其他经济实体一样,它们的所处环境都是中国市场。广州某国有集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坦言:“外向型经济一定要在本国市场站稳脚跟,尽管可以沿用国外的一些模式,但生出了孩子才能真正扎根,可惜的是,一直都没有人对此提倡。”  

以广州为例、2007年,在广州GDP中,外向型经济占据35%,民营经济占据34%,国营经济占据31%,虽然基本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外向型经济显然有着较大比重。而且,中国历年的500强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外向型经济,这些数据都说明,外向型经济对于中国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巨大的。作为一个企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必须考虑如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事实上,外向型经济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到中国支柱产业的支撑之中,政府对它们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对GDP的贡献,虽然它们的经济实力、技术配套、国际视野等相对于国企和民企具有更大的优势。   

以出口贸易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转型是必然之势,当大家都在同一个游泳池中竞赛的时候,如何争夺有限的空间和占据有利的先机至关重要。  

目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当属广汽本田以合资企业身份率先融入中国自主研发大潮,“理念”品牌的正式推出已经证明其转型战略有所成就。“广州本田一定要自主,当然我并没有说一定会成功,但这至少是一个方向。”时任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付守杰就这样表示。也就是说,转为混合型体制,在更具优势的平台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单纯沦为外资的加工基地而转向与外资品牌共存的混合体制,是外向经济可以考虑的一条转型之道。  

其实,中国的家电行业就是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成本控制,通过充分竞争已经具备了和国际家电行业竞争的水平,但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仅仅还处于一个生产型企业的水平。而对于那些国外巨头而言,来到中国投资不仅仅只是生产,结出果实才是最根本的。无论是从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还是从每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作为中国市场的经济主体,外向型经济都应该责无旁贷地积极参与,利用自身更多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世界的真正接轨,不断创新,并进一步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作者/陈瑶)【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