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期

企业做大,需U形思维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5 15:33:52

 做大做强,似乎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至理名言,理由自然也是天经地义,大企业盈利好、抗风险能力强。然而,这个“真理”在今年彻底失效了。看看国外,雷曼倒下,美林被收购,AIG被救援,美国“三大”至今都还未捞到救援,印度塔塔汽车更是传出要靠变卖家族成员的珠宝来筹集资金的消息。  

 飞跃、华联三鑫、江龙控股、中国金属,对于汽车业人士来说,这些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它们各自的领域,都是响当当的企业,飞跃集团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出口企业,华联三鑫是国内最大的PTA生产商,江龙控股投产两年即在新加坡上市,中国金属号称总资产超过百亿元,然而,现在它们都面临破产重组的命运。为什么大企业如此轻易轰然倒下?“做大”思维到底是正途还是魔咒?正在做大做强的汽车企业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做大不等于沙滩垒高楼  

 总结起来,这些失败的大企业的确有共同特点:喜欢玩危险的资金游戏,管理失衡却被繁荣的表象掩盖,背后有GDP驱动的政府推手。这些企业都依靠大量银行贷款来周转,银行也乐意向大企业投放贷款,对于明星企业,甚至会送贷上门,比如中国金属已经到期和可能到期的各类借款高达52亿元。同时,这些企业自身管理也出现各种问题,比如飞跃以22元买进的配件,在其他缝纫机厂7元钱都嫌贵。另外,当地政府都希望辖区内出个500强企业,土地税收优惠,一股脑儿塞给这些企业。  

 与其说是这些失败企业的共同特点,不如说是中国失败企业的共通性。退回10年前,大批貌似繁荣的国有企业也曾轰然倒下,同样存在资金游戏、管理失衡和政府推手等重要因素。  

 从这些失败者的教训中可以看出,扩张本身不是错误,做大是企业的自然冲动,但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张过程中企业的质量往往被忽视,导致做大做强的原始意愿变成单纯的“垒大户”,沙滩上筑起的高楼在潮起的一瞬间立马倒塌。中国车业,特别是轿车,自入世之后才开始飞速发展,可以算是朝阳产业,虽然有一些企业退出,但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以及“新兵”,类似飞跃、华联三鑫这样的龙头级别企业还没有失败先例。  

 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企业没有盲目做大的问题。其实,几乎所有企业都有着扩产的冲动,对于发展良好的企业来说,这应是很正常的需求,但却也有销量欠佳的企业,比如某江浙地区的车企在建设第二工厂,举行浩大的开工仪式,而其背后有当地政府希望企业做大的推手。实际上,该企业已换过多任总经理,产能仍然远超销量,第二工厂意义有多大,可想而知。  

 另一家总部位于江浙地区的知名自主品牌企业,曾经在路桥、宁波、临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基地,然而,其中济南等基地利用率很低,不知道企业主是否后悔自己的做大冲动,可以了解的是,该企业家和其下属已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要转型。  

 还有一家赫赫有名的自主品牌企业,背后既有政府推手,又有银行送贷上门,这家企业曾高速扩张,产品线之多连业内人士都难以分清,但明星产品却寥寥可数,现在这家企业也开始谈转型,收缩产品线,裁撤研究院的冗员。  

 这仅是几个典型例子而已,很多车企包括大集团,或多或少地存在上述问题,只是尚未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虽然现在尚无知名车企倒闭,但不等于没有这个危险,在做大冲动面前,车企需要开阔眼界,看看其他领域惊心动魄的警示案例,三思而后行。    

 根源在于人类天性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做大不一定等于做强的道理很浅显,相信企业家们对此理解更加深刻,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摔跟头?而且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其实,这不是商业领域特有的现象,说易做难、明知故犯,类似的现象随处可见。  

 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前,尽管明知道该地区是地震活跃高发区,尽管明知道学校里有大量未成年人,防震责任重大,但又有多少学校加固建筑、进行防震演习?惟一一所每学期都进行紧急疏散演习的学校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用时1分36秒逃生,无一伤亡。平日严格的演习是校长叶志平坚持的,在地震发生之前,其实有多少人竟觉得这是一种多余的举动。  

 再如去年股市飙升到6100点,大家都觉得股指过高、泡沫过大,但万点论还是风行一时,有多少人及时收手?在年初就看淡股市的人又有多少禁不住诱惑,在最后时刻一头扎进去高位接盘?回头来看,这些错误都非常幼稚,但却有成千上万的人走入误区,其中还不乏一些聪明的人,与其说是这些单独个体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人性普遍的弱点。  

 首先,人是群居的生物,随波逐流比特立独行要轻松愉快得多,尽管明知道大多数人的观点有问题,但坚持做的少数人会非常孤独,会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既然大家都这么做,就跟着做好了,因而才会有这么多企业不惜代价做大,也就会有这么多银行一窝蜂似的追捧大企业。  

 其次,人是追求即时满足的生物,当我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想要一个玩具就希望立刻得到,否则会大发雷霆,长大之后随着自控能力增强,虽然即时满足的欲望被压制和掩盖,但仍然躲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人们创造了各种机器,满足这种急切的欲望,比如即时成像的数码相机,就是人类追求即时满足的典型产物。这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尽管学者不时警告人们要深谋远虑,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只看眼前利益,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企业无视资金、管理等诸多长远问题,满足当前的繁荣发展景象,才会有这么多地方政府无视科学发展观,乐此不疲地投入到“缔造”大企业的庞大工程中。  

 最后,人类具有追求快乐、规避痛苦的天性。看上去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其实痛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完全避免,没有人可以一直哈哈大笑,消极逃避痛苦,这样反而会带来更大问题。比如“被爱感觉”的恋栈女子,即使明知男友人品不佳,却只是不停抱怨,不愿与他分手。  

 表现在经济问题上,就是繁荣论调比消极言论更有感染力,人们更愿意听。于是人们相信去年的中国股市可以达到一万点,很多车企相信经济永远兴旺下去,年复一年地制定20%?30%以上的增长计划。经济学家早已指出,市场信心错配是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过于乐观的人们不愿相信冬天会来,自然也就没有准备过冬的棉衣。尤其是在中国车业赶上中国入世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让企业对未来非常有信心,习惯于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思考和行动,但到了经济下滑的时期,自然无法自然应对。  

 “问题降临,必将带来程度不同的痛苦体验。尽可能早地面对它们,意味着推迟满足感,放弃暂时的安逸和程度较轻的痛苦,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如此才会得到回报。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得到更大的满足感;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这段话来自心理学经典名作派克医生的《无路之旅》(又译作《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这本书推荐给企业家看,或许会有非常新鲜的体验和提示。但无论阅读多么好的书籍,听别人讲多么正确的道理,解决问题的钥匙都在自己手中。  

 让我们从正视问题开始吧:重新审视你的企业,做大不一定是至理名言,做小也不一定是缺少梦想,做强才是最终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