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9 > 2009年第1期

汽车社会“乌托邦”不是空想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5 15:07:29

【编者按】: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这里提出“乌托邦”概念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一直以来,“乌托邦”一词都被添加上了“虚幻”的色彩,也即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并不是科学的发展思路。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误读,“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如果跳出现有的实际条件限制,谁又能完全肯定,即使现在不存在,未来就不会出现如今所憧憬的“乌托邦”呢?就如人类的登月行动、太空行走一般,在过去根本无法想像。  

从广义上来讲,“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更强调乐观的完美事物。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是具有启发性质的,能够根据其美好愿望认真规划、改造社会。  

也正因如此,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受益于改革开放30年飞速发展,但并非没有问题的存在,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大胆提出了汽车社会的“乌托邦”一说,希望能够将对汽车社会的美好愿望寄托于30年之后。也正如此前一位汽车集团的高管向我们感叹的那样:“中国汽车工业缺乏长远的思想,思考多集中在过去和现在,尽管当下的金融危机的确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在抱团取暖的同时,展望未来更为重要。”  

中国人是一个具备强烈历史情怀的民族,总是会通过各种具备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或展示成就,或总结经验。改革开放30年,无疑是一个最具回顾意义的历史节点。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这30年,现在的中国将会停滞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30年白云苍狗。同样受惠于这一伟大的前瞻性政策,几乎从零起步的中国汽车业历经了蜕变。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川流不息而又形形色色的车辆,预示着汽车正在大规模走进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利润增长地,成为中国车企的真正合作伙伴;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心地带,俨然已形成集合整车和零部件的产业集群……汽车社会,正在中国悄然成形并逐渐走向成熟。  

纪念的涵义自然必不可少,仅从这个角度出发,改革开放30年历程,汽车业当仁不让地在2008年成为被关注的“主角”。然而,在眼下热闹喧嚣、此起彼伏的纪念场景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怀旧式的口述历史,或者是反思改革过程中的艰难和教训,仅是对中国汽车产业30年道路的追忆,就频见于各大专业媒体或者财经媒体的头条,而纪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有着诸多的重复史料,我们鲜见在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缺乏有着长远意义的方向性指导。  

其实,纪念的方式并非是固定的,尤其是在岁末年初之际,展望才是一种最为适合的独特视角,毕竟当改革的车轮碾过30年印痕后,下一个30年如何留下更为清晰的记忆至关重要,我们期待现在对汽车社会的“乌托邦”梦想到30年后能够真正得到实现。    

改革环境更为复杂化  

当我们沉浸在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之时,切勿忘记,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变革,哪怕这场变革是多么的伟大和震撼。过去的30年里,改革开放的起步基本属于尝试性质的,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局部后全局,其间的复杂程度远非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成果那样直白,而隐含其中的矛盾若有意在成就中淡化,则很有可能在下一个30年内成为进一步放大的阻碍因素。美好的期待人人都有,但所有的梦想都必须建立在对现实有所清楚认识的基础上。   

正如上文中所阐述的那样,太多的成就让人们的情绪更沉浸于一种满足,即使面对问题也只是讨论眼下的危机,而少有考虑危机之后如何进一步良性发展。即使是现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虽然大方向已经确定为创造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但对于各个经济实体而言,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危机的同时,是否想到了更能应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权益之计以解燃眉之困,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成为这个时代又一个艰难的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金融风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源于社会变革走到一定程度而集中爆发的矛盾。因此必须要意识到,在改革开放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同时,旧问题及时发现解决,新问题未雨绸缪,而未来的改革环境较之过去更为复杂,全球化背景赋予了下个30年更严峻的任务。  

实际上,经济形势转暖是早晚的事情,但转暖之后的健康发展现在却少有提及,这样的情况无可厚非,毕竟现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寒冬”才是生存之本。  

诚然,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下猛药”采取措施,现在政府所拨出的4万亿资金救市也的确对各大行业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但需要看到的是,应对措施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因为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或许会将一些需要启动的项目提前,或许会将一些不太紧迫的项目推后,制定的一些即时方案又或许存在一定局限性现在还未显现出来,而诸多复杂因素都会导致国家原有的经济秩序出现改变,这并不排除可能因此而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在金融风暴没有发生之前,国内所有产业(包括汽车产业)思考的视角都主要放在本土立场,而这场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地将中国牵扯其中,后3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究竟应该怎么去走?全球环境下的实体经济又该如何发展?现在存在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进一步构筑健康的机体?这全都需要系统考虑,并不是说GDP增长了、消费需求拉动了、就业问题缓解了……就万事大吉,对未来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  

就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其巨大潜力毋庸置疑,作为朝阳产业,它不会出现如同美国“三大”那样的生存问题,未来需要考虑的是,中国汽车与世界巨头的对话中将会处于一种什么位置,要想改变现在的弱势地位,需要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从根本上改变思维,因为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单纯的销量和利润,而是包括人、车、环境三要素的真正和谐的汽车社会。    

变革动力来源危机意识  

社会变革的动力,首先来源于生存面临的危机。  

3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福音,繁荣局面让人们更加乐观积极,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侵袭之下,中国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因经济层面的良性发展而并未出现像其他国家那样的紧迫形势,这是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中的优势,另一方面,自我否定也变得更加困难。我们或许会更多将谴责的目光投向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也会采取措施来扭转衰退的经济走势,而不是以“慎独”的态度来反省自身。  

此起彼伏的改革口号,不代表改革精神的真正贯彻。在长期安于现状的氛围中,有很多的个体、机构乃至一些政府部门都缺乏改革的动力,尽量规避可能的风险,害怕为之付出代价,任何涉及其核心利益的改革都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尤其是某些垄断性质的机构,多年来都从占据的社会资源中谋取丰厚利润,即使现在可能处于被“夺权”的阶段,但相信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利益分配实在是一个大难题,要达到均分的状态现阶段更是不可能实现。中国石油产业改革步履维艰,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巨头把持……这些领域的改革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企业或者行业本身,其影响力已经覆盖社会、国家乃至世界,阻力不可谓不大,而且从微观层面来讲,细节问题更为繁琐,“有共识步难行”,已经是下个30年改革的困境之所在。  

再就中国汽车产业来讲,汽车发展离不开本国和全球环境。从这个大层面出发,必须考虑中国经济的支撑点到底是什么?中国经济需要解决什么额外难题?过去我们的发展是依赖规模,近1000万辆的产销数字的确令世界震惊,但是产业发展的质量又是如何?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对和谐社会的助推力度……一一缺失,可以说是处于初级扩张的最低水平。当我们做到最“快”的时候,又该如何达到更“好”的状态?  

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危机,从“危”到“机”,怎样去转化?理论上的长篇阔论我们已经听得很多了,但落实起来为何存在那么多的困难?比如自主创新,大家都很期待中国汽车产业在这方面的突破,但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什么?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是什么?自主创新的阶段性目标如何去设定?说到底,我们的基础研究是非常落后的,更多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就像诸多高校都在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但为什么却少有成果真正体现在汽车产业之中?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距离实际产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二者的结合度并不是特别高。  

与此同时,即使各大厂商大力推行自主研发,但却都是“各自为战”,大家都在利用相同的资源、类似的途径谋求同样的目的,重复的工作其实并不必要,为什么相关机构就不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中国自主大平台基础呢?因为单纯购买国外厂商的半成品和技术使用权,绝对不是长远之计,没有基础研究是不能在购买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的,未来的竞争危机也必然会让中国本土制造商面临更严峻挑战。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科学性的方向引导和政策扶持必须得到重视,真正实现汽车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结语  

超出产业本身来看,中国实际远没有形成汽车社会的概念,车辆数量的增多并不代表着产业以及相关配套环境的成熟。还是那句话,不能就汽车谈汽车,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产业链上细枝末节都是下个30年的重要话题。生活水平提高了,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汽车销售店遍地矗立,但我们更多听到的,不是溢于言表的享受之感,而是诸多的怨言。  

繁琐的相关税费、居高不下的用车成本、不健全的配套设施、汽车耗能排放与环境保护的长期冲突、当然还有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博弈……一一数来,这的确不是一个尽如人意的汽车产业,危机随时潜伏。  

深谋远虑的战略和果断决断的战役指挥,对于新起点上的改革进程非常重要。此次专题总结出的汽车产业十大猜想,究其本质,还是对现存问题的十大反思,只是被我们注释进了美好的愿望,因为问题始终会得到解决,而我们现在所期待的汽车社会“乌托邦”,下一个30年也很有可能得以实现。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