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7 > 2007年第4、5期

本田:不进则退

作者:
时间:
2007-05-04 09:53:31
■文/本刊记者 李邈 
去年本田表现十分抢眼,全球汽车销量达到355万辆,同比增长105%,仅在美国就销售了151万辆,同比增长103%,连续10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在亚洲地区,本田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长福井威夫在印度之行中宣布:“毫无疑问,印度在未来将是一个比中国更重要的战略发展地区。”
尽管本田多次表达对印度的重视,但从目前看来,并没有迹象显示本田因此而改变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从本田的管理层级中,印度依然属于亚太区之下,而将中国市场独立划分成一个区域,实际上,这些迹象均表明,本田依然认为中国是本田全球战略布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前不久,大河原荣次正式接任峰川尚任广州本田总经理,本田“加大国产化”的意图显露无遗。
2007年至今,本田在华动作频频。从广州本田100万辆轿车下线,到东风本田年产12万辆发动机生产线工厂的正式建成,再到增城工厂工业废水实施100%回收重新利用,前不久,本田又宣布全球范围内召回50万辆存在隐患问题的轿车。
刚刚卸任的原广州本田总经理峰川尚就曾向记者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最大,拥有着其他成熟市场所不具备的发展空间。”言外之意,本田不会轻易放弃中国这块诱人的蛋糕。然而,“整车性能优良,服务差强人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外界对本田的“偏见”,而这恰恰是本田面临的问题。

 8年100万辆

如今本田在中国之所以能家喻户晓,与当年在华战略部署中的“急先锋”广州本田的异军突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事实上,将本田进入中国的时机形容为恰到好处一点不为过,当年广州标致由于生产模式与政府的要求相违背,导致1998年广州汽车集团无奈下更换合作伙伴,精明的本田将广州标致的员工全单照收,并针对中国政府的政策采取应对手段——国产化第一年就达到了40%,随后果断地将当时畅销北美市场的拳头产品雅阁引进中国,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之前,本田进行了长期详细广泛的市场调研,这为本田取得今天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2月10日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谓“太阳底下,并无新事”;可对于本田来说,却具有里程碑式的特殊意义,这一天一辆白色的雅阁轿车缓缓地驶下广州本田增城工厂总装生产线,标志着广州本田累计生产的第100万辆产品顺利诞生。自1999年3月26日广州本田第一辆雅阁轿车下线至今,广州本田实现了产量由第1辆到第100万辆的跨越,只用了8年的时间,用事实证明本田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在雅阁进入市场以前,国内高端汽车市场呈两极化状态。奥迪、红旗占市场统治地位主要做公务用途。进口高端品牌如奔驰则将其自身定位为满足身份和地位的豪华座驾。但是,在进口豪华车和国产红旗车之间存在一个市场的真空。雅阁看准商机主要瞄准那些不断涌现的企业家、私营业主的私人用车需求。正所谓道亦有道,尽管计程车是最大的轿车市场,但雅阁却不售给出租汽车公司。
直到本田开始在中国生产雅阁的时候,“中国造”的汽车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过时的设计。即使车身设计相对较新,发动机却是更老的产品。本田的经营宗旨是让“中国与世界同步”,作为本田在欧美最为畅销的车型之一,本田希望通过雅阁确立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雅阁一推向市场就凭借优良品质征服消费者,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去年雅阁累计销售超过12.3万辆,再次成为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销量冠军,有趣的是,市场滞延交货的定单最高时曾达到2万辆之多,需要加价几万元才能提走现车的事情在车市更是屡见不鲜。
本田给中国市场带来的远不不止产品这样简单,雅阁的介入转变了当时中国车市日趋平衡的格局,自此让中国市场进入乱市;而当2003年1月新雅阁换型时在提高技术含量后依然降价4万元,打破了国内厂家产品换型时维持原价的惯例。这就像足球界中博斯曼法案的出台,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从实际意义上讲,雅阁的变相降价,预示着国内中级车市场开始进入理性时代,这场汽车引发的地震一时被传为美谈。

 一石二鸟

中国地大物博,精明的本田觉察到,从企业战略角度分析,广州本田的产量并不足以满足这个“大胃王”的食欲。
因此,2003东风本田正式成立,使本田在中国的势力大大增强。实际上,本田与东风很早就有合作,1995年,本田就与东风汽车合资共同生产汽车零部件,双方携手进入整车市场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就好比一对苦恋了很多年的情人终于喜结良缘,合作本身其实就是双方从眉来眼去到瓜熟蒂落的产物的过程。”一位业内专家与记者调侃道。
从市场角度看,东风本田的表现的确没有让外界失望,12万辆年产量是按照5万辆CR-V和7万辆CIVIC做的安排。虽然面临油价上扬和消费税调整的双重夹击,但东风本田CR-V仍然在去年取得不俗战绩。根据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06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IQS)报告,本田品牌国产的车型有3个在各自领域取得第一名,成为全球所有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最大赢家,东风本田CIVIC在中国中型车市场获得新车质量最高得分,高居榜首,J.D. Power亚太中国新车质量调研自2000年起在中国展开。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4月生产并上市的全新CIVIC在2006年调研中入选,并一举获得中型车市场新车质量第一的排名,每百辆车问题数为96,远低于中型车新车质量212的平均问题数,成为得分问题数在100以下的车型中惟一一款非豪华车型。
与此同时,广州本田的雅阁、奥德赛分别摘得高档中型车和MPV的质量桂冠,而广州本田的其他两种车型思迪和飞度,也名列前茅,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质量水平。
尽管J.D. Power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布此类质量调研报告已有数年,但像今年这样一个汽车品牌在质量上“风景这边独好”的情形还是首次,而由一个厂商独获两项质量大奖、所有车型的质量均处于一流水准的现象更是前所未有。
随之而来的问题自然不难猜到,产能不足的问题再次暴露于众人面前,直接影响到本田在中国扩张的步伐,此时本田意识到要在中国谋取更大的利润,就必须解决产能问题。
一位前本田高管曾经对记者说:“在广州本田创业的第6年,企业的生产规模就由3万辆扩大到24万辆。为了满足广大顾客对现有产品的广泛需求,广州本田在广州市增城地区开始投资建设了年产12万辆的第二工厂。”
2007年是本田进入中国第8年, 9月广州本田增城工厂正式投入使用,本质上缓解了一直困扰广州本田的产能受限麻烦。
事实上,由于考虑到庞大的工厂很可能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田在“安全、环保、节能”领域开展行动,尽量减少对自然、对环境的压力,这一理念在增城工厂建成后显露无遗。建设“绿色工厂”只是本田打造“绿色产业链”的一环。对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生产厂家的任务,而是要把汽车整个产业链综合考虑,从源头上就开始实施。为此,本田提出了“绿色采购”和“绿色销售”的理念,将绿色向供应商和特约店延伸。
可以说,增城工厂的投产,是本田在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基于本田的环保理念,增城工厂通过领先同行的污水零排放以及导入水性涂装等最先进的环境技术的采用,成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工厂。增城工厂实行柔性化生产,产量稳定增长,目前已达到每天250辆,预计广州本田的产能将达到36万辆,市场保有量增加的速度也将加快。

就在前不久,年产12万台发动机生产线的工厂在武阳正式建成投产,也成为继广州本田之后,本田在中国境内第二个发动机生产基地。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宣告东风本田具备了完整工序生产、全价值链体现的企业形态,而这一模式与广州本田十分类似,本田意在巩固广州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同时,培养新鲜力量,从而增强本田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整体竞争力。
本田汽车全球总裁福井威夫说:“2006年,我们已经将整车的年产量扩大到53万辆,如果工厂将来能满负荷运转,它对本田在中国整车产能的扩大将提供实质性的支援。我曾经负责过本田公司在美国的项目,10年前,我们就在那里进行变速箱的国产化生产和研发。现在,中国市场与10年前的美国市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国将成为中国的范本。”福井威夫表示,本田在中国的大规模战略投资,取决于这样一个背景: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72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
专家分析,具有市场优势的本田,提高产能后势必会对中高级车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野心显露无遗。相比其他车厂,8年来在中国本田是务实的——它不追求快速发展超大规模,只是低头做事严把质量,现在本田在中国的产能达到53万辆,而且在追加投资后能达到最大72万辆的年产能。客观地说,本田是中国市场上做得最为成功的跨国公司之一。

 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最难战胜的自己,因为我们难以看到自身的缺点。”
3月初,本田宣布全球召回50万辆存在安全隐患的轿车, 业内专家分析,此举并不会对本田的销售产生消极影响,从市场角度看,召回后本田的市场竞争力也许将会提高。
虽然召回本身因隐患而起,但本田敢于“自曝家丑”面对承担责任的态度令人钦佩,尽管召回肯定会让制造商负担不小的经济损失,但其行为本身带来的品牌信誉度不可估量,3.15刚刚过去,召回机制本身就是汽车“三包”的一种延续,而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事实上,本田本次召回行动由3个不同问题所引起的,并且同时涉及到3批车型。首先,本次召回包括2003年1月7日至2006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各款雅阁轿车共419613辆。这些车辆的助力转向油管在炎热气候的条件下受发动机舱温度和管内油温的共同影响,油管材料物理性能下降,可能会加速助力转向油管老化,导致助力转向油管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方向盘转动沉重。
其次,本次召回包括2005年2月22日至2007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05-07款奥德赛轿车共68993辆。据透露,召回范围内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助力转向泵螺栓可能受到过大弯曲应力而产生断裂,进而导致皮带脱落,造成打方向变重,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行。广州本田表示,将在助力转向泵固定螺栓处安装加强件。
另外,本次召回还包括2005年8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39800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据悉,在此范围内的车辆由于燃油泵继电器内部可能有密封胶流入,缠线部位被密封胶固定,可能会造成油泵不能正常供油,严重时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广州本田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改善后的燃油泵继电器。
本田发言人Chris Martin表示:“由于存在相同的问题,这次召回只是全球召回的一部分,而有关涉及车辆的整体数字和涉及的国家目前还没有详细资料。”
其实本次行动并非本田在华首次召回,去年12月28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07年1月10日起,召回自2005年3月10日到2006年12月18日期间生产的49500辆CR-V多用途乘用车。召回的原因是:由于东风本田“对中国实际使用情况考虑不周,后减震器设计裕量不足,部分车辆出现后轮轮胎内侧与车身瞬间干涉和车身后部高度下降的情况,从而可能产生后轮轮胎内侧磨损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中国有句古话叫“家丑不可外扬”,以往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对于所生产的汽车多采取一种半封闭式的维修服务模式。也就是说,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多厂家考虑的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在尽量小的范围内了结此事。但从本次本田召回看,企业一旦发现隐患问题,立刻启动召回程序,广而告之自己的消费者,尽量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这也是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因此当问题出现之后“自曝家丑”未必不是一种良好的态度。
外界凭借本田召回问题,普遍认为本田的善后处理做得恰到好处,但召回行为本身毕竟是个表象,深层次的问题是,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如何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本田召回的勇气虽然可嘉,但琐碎的善后工作对于买卖双方而言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便。

“死磕”丰田

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相继进入的一些竞争对手给本田的战略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自家兄弟”丰田,本田和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可以说难分伯仲,而从全球规模与实力上讲,本田不如丰田。本田2005年在全球的汽车销量为339万辆,而丰田的销量则为797.4万辆,还不及丰田的一半。
用丰田一位员工的话说:“本田只是进入的时机比丰田好而已,在实力上还是我们更胜一筹。” 
假如这句话放在几年讲出来的话,本田应该会泰然自若,但中国有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虽然本田凭借多年的市场基础依然表现抢眼,但丰田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
业内专家分析,凭借凯美瑞的强势突起,丰田汽车去年在华发动的南北联合战略渐入佳境,尽管今年它们还不足以挑战大众和通用的领先地位,但绝不会做等闲之辈。“死磕”强劲对手兼同门兄弟丰田,显然是本田今年战略核心——为保持中高档车市领先位置,雅阁将对阵凯美瑞,本田思域将对阵一汽丰田新花冠“卡罗拉”。有消息称,本田打造新一代雅阁的全球换型要到今年年底,而国人很可能要在2008年初才能“接触”到这款产品,缺乏新品的本田只能依靠原有的市场基础维系销量,这也影响到本田在华的战略发展,因此本田预计在国内成立研发中心。

付守杰年初就曾对记者说:“广州本田目前已有的研发中心主要针对现有车型国产化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要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筹建新的研发机构。本田在美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当产品国产化率和品质稳定达到一定程度时,着手建立研发中心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日本本田在全球只有5大研发中心,除了日本本土之外,美国本田研发中心规模最大。资料显示,本田是在1985年成立美国本田研发公司的,但是直到1996年,第一款在美国开发的车型才上市销售,当时,本田在美国的产量已经超过63万辆。 反观中国,2006年,本田汽车在中国国内汽车销量超过32.3万辆(包括东风本田的6.3万辆),同比增长23%,连续7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现在本田在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53万辆,以发展态势看来,不出5年,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就会达到60万辆的规模。届时,本田就有了为中国开发新车型的足够市场空间。
因此,此时成立研发中心是符合本田一贯的发展思路的。

 态度决定一切

本田在中国已走过了8个年头,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健行中稳进”来形容,平心而论,本田轿车的品质毋庸置疑,这也是其在华能够立足多年的法宝,但这些并不能掩饰本田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车型广受市场青睐,本田始终留给外界一种比较“傲慢”的形象,“本田就是因为车卖得太好了,经销商也不怕车卖不出去,个别4S店对顾客的态度太差劲了,这要是换在国外,你想想他们敢这样吗?”一位业内人士提起本田愤愤地说,此话虽为一家之言,却很具代表性。
众所周知,本田是国内跨国企业中最早涉及4S店专卖网络的生产厂家之一,按理说应该成为其他跨国集团的典范,但事实上,本田在华的服务依然存在缺失,售后服务无法完全到位,不少购买本田的消费者“大呼上当”,主要原因就是对本田的售后服务感到失望。
实际上,庞大的市场保有量让本田多少有些“飘飘然”,想当然地认为凭借雅阁等车型的优势和多年在华打下的良好基础就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然而,“整车性能优良,服务差强人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外界对本田的“偏见”。
随着中国汽车需求的增多,消费者日趋理性,如今他们在购车时考虑的已不简单是汽车性能本身,售后服务早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一项重要考虑,在这一点上,本田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其在华的发展。
本田的优势在于进入中国的时机比较好,但不要忘记当时与现在相比中国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本田可以在当时凭借雅阁的整车性能获得国内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是,8年过去了,其他跨国集团亲眼目睹中国市场成倍增长的“海量”后蜂拥而至,这也使本田在华面临的形势也将变得微妙起来,本田的“同门兄弟”丰田的表现就足以说明问题。
专家预计,倘若本田的服务依然保持“我行我素”、“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衣食父母”,那么早晚有一天,本田会为此付出代价。
这一天,本田希望看到吗?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