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新能源:勾画电动梦

汽车人 2015-06-29 05:43:05 作者:王雯

对于新进场的国能新能源汽车来说,补全电动车拼图的过程,这注定还需要庞大的材料基础。品牌的构建、市场的培育、技术的适应性......蒋大龙面对的依旧是一场长跑,但其对《汽车人》强调“辛苦,但值得”,就如他的微信名“持之以恒”所预示的,绿色梦不仅只有光鲜,更需要找对路,走下去。

《汽车人》记者/王雯

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新玩家跃跃越试,准备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试试水温,这份名单已经拉得足够长。互联网公司甚至早就表达了颠覆再造传统汽车制造链条的野心,而对于国能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它则将自己的目标定义为一个实力派竞争者。

2015年6月28日,国能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项目启动仪式在天津高新区举行,这预示着,酝酿三年有余的国能新能源汽车项目最终落子天津。按照规划,国能新能源汽车公司将全力进军纯电动汽车以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生产领域,而在未来的一年时间之内,依托于天津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我们将有机会看到萨博以电动车的面貌在中国“重生”。

实际上,相较于早已名声在外的萨博品牌,国能新能源汽车公司还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名字。

三年前,正是这家带着“黑马”色彩的中国公司成功收购了萨博技术资产,并且逐步推动着“制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这一梦想落进现实。

“我们将依托萨博独特优势,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为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于国能新能源汽车公司董事长蒋大龙而言,他将要迎来人生当中又一个“高光”时刻,一个关于清洁能源的梦想开始被置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蒋大龙坚持,电动车具备发展的可行性,并能够在中国市场获得光明前景。蒋大龙曾以麦肯锡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作为佐证,报告表明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需要的燃油数量将是全球石油产量的总和。麦肯锡进一步分析指出,对于中国来说,电动车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发展电动汽车不仅可以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同时这也不啻为中国品牌全新出发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蒋大龙看来,产业政策也是新能源汽车梦的关键推手。仅以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就被列为十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这也让蒋大龙看到了踏进新能源市场的清晰路标。“中国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明确、扶持力度大,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蒋大龙强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节点正在逐步靠近,焦点话题已经开始转换为如何发展。

进入一个不断裂变的消费市场,这自然让蒋大龙感到兴奋,但关键是从哪里开始。尤其是对于电动车的发展来说,两个关键话题无法绕过。一是技术门槛,这关系到国能新能源汽车如何提供安全可靠的使用体验、如何应对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另一方面则涉及生态圈的建设,麦肯锡曾分析指出中国距离电动车基建配套的目标相距甚远,这意味着,国能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多地参与使用链条的搭建。

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的玩家市场当中,国能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手握一副萨博技术牌。萨博汽车自上世纪60年代即开始研发电动汽车,第一批纯电动汽车于1970年投放市场。长期以来,萨博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商业化应用领域的投资从未间断,并在纯电动和增程式汽车领域形成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

目前,国能新能源汽车拥有萨博核心资产和知识产权,与此同时,国能新能源还掌握了萨博数据库资料和技术研发团队,这恰恰构成了国能新能源汽车突围的重要砝码。根据蒋大龙的介绍,天津基地未来还将引入瑞典萨博工厂研发资源,还原萨博兼顾驾驶乐趣与家庭实用性的技术基因。

而在消费者使用生态方面,国能新能源当前的逻辑主要在于汇聚国研科技、华胜天成等产业资源,以租赁模式、共享出行、互联网融合、参与式产品体验等新样态作为切入口,为消费者打造使用闭环。

“我的前半生和清洁能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个关于绿色发展梦的故事,故事才刚刚开始,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将继续描绘绿色梦的前景。”在启动仪式现场,蒋大龙以一个绿色梦贯穿了自己的商业人生。这个获得了瑞典籍的商人曾回国创建国能集团并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公司,而在他的商业理想当中,发电、输电、用电的绿色产业链条紧密衔接,电动车就是最后的一块拼图。

对于新进场的国能新能源汽车来说,补全电动车拼图的过程,这注定还需要庞大的材料基础。品牌的构建、市场的培育、技术的适应性......蒋大龙面对的依旧是一场长跑,但其对《汽车人》强调“辛苦,但值得”,就如他的微信名“持之以恒”所预示的,绿色梦不仅只有光鲜,更需要找对路,走下去。(作者/王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