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上学梦——解放锡柴“爱心1+1公益助学”在行动

2015-07-22 11:15:33 作者:陈燕 鲍贵林 徐宋汤

“我们会全力资助你的女儿完成学业,请你放心!”4月8日,当解放锡柴厂爱心使者带着饱含锡柴员工爱心的助学款,送到身患重病的锡柴机卡车司机钱云建的手中时,这个被病魔折磨了整整8个月都未曾流泪的汉子此刻眼眶噙满泪花,话语哽咽,紧握着锡柴爱心使者杨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感人的一幕只是解放锡柴“爱心1+1公益助学”在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回报社会,关爱用户,在锡柴厂长钱恒荣和党委书记许雪芬的倡议下,于今年2月27日启动了锡柴“爱心1+1公益助学”活动,以结对资助、爱心基金、爱心文具、爱心物品等方式,资助锡柴旗下奥威、恒威、康威三大品牌用户的子女不因贫困等客观因素而放弃学业,点亮孩子们的上学梦。截止目前,锡柴爱心使者已将首批千余名锡柴员工踊跃捐款的11万“爱心款”中的一部分,送至陕西、江苏、贵州、四川等地的贫困孩子们手中。

■危难相助  爱心伴着希望前行

让爱心传递、让爱意凝聚。

4月初,正是地处江苏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北翼的如皋春风拂面,暖流涌动之季。这里虽说有着“耕东皋沃壤兮”的美誉之称,但却有一位锡柴机卡车司机,在短短2年不到的时间里连遭不幸,先是妻子患上血液重病,去年8月他也查出肝癌晚期。拖着病体的妻子为其求医四处奔波,倾尽家中所有为他治疗。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9岁女儿小飞将因家境贫困而面临辍学,坚强的卡车司机多么希望能有热心人士帮他渡过难关。4月8日中午时分,记者随着锡柴爱心使者一路颠簸,来到江苏如皋柴湾高庄村的钱云建老家。

走进三间破旧不堪的房子,只见家具极其简陋,光线非常昏暗,乌黑破旧的厨房里还腌制着一大碗咸菜,墙面上的三好生奖状却显得那么亮眼。此时,钱云建妻子、女儿小飞、太爷爷,以及学校里的几位老师都在家等着我们。“她爸爸现在病情怎么样了?” 也许我们的问话,触及到了钱云建妻子的伤心之处,辛酸的眼泪顿时流了出来,有着一双美丽大眼的女儿小飞更是欲说无语,眼中充满了无限伤感。

“小飞心里装得下事儿,除了苦难,家庭的变故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个磨练,她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得多。是个读书的料,如果有条件能让她一直接受教育,将来肯定能有出息。”熟悉小飞的班主任老师葛仁元这样说道。据学校老师介绍,9岁的小飞,是当地柴湾小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学习优异,每天在功课之外的“必修课”,就是做家务、照顾年老的95岁的太爷爷,再挤在一个破桌上做作业,她想用稚嫩的肩膀撑起这差点被不幸击垮的家。

记者注意到,小飞95岁的太爷爷四肢僵硬,年老体弱的他如今只会栖居于土屋靠小飞照料。当锡柴爱心使者将装着粉红色的新书包以及学习用具、童话故事等爱心物品一件件送给小飞 时,小飞脸上露出了欣喜……

“我都没想到女儿这样懂事,为我分忧。” 钱云建妻子提起女儿,更是红了眼圈,“这些年来我们就没带她好好玩过,唯一带小飞出过的一次远门,还是陪爸爸到南京医院去看病,我们亏欠她啊!”钱云建妻子说,为了筹款给钱云建看病,她不知借过多少亲戚、街坊邻居的钱,有的借过3次多,把别人都给借怕了。对于今后的生活,她说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听着妈妈的叹息声,小飞却向爱心使者透露了怀揣的梦想:“今后想上医学院当医生,帮爸爸解除病痛!”在这昏暗的房间里、破旧的书桌旁,她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对生活困境的坚韧。

4月8日下午,当锡柴爱心使者们带着饱含锡柴员工爱心的助学款赶到医院,送到身患重病的锡柴机卡车司机钱云建的手中时,这个铁骨铮铮、被病魔折磨了8个月都没落过一滴泪的汉子眼眶瞬间噙满泪花,话语哽咽,感激地握着锡柴爱心使者杨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雪中送炭  点亮孩子求学梦想

面对逆境,陕西地区的贫困儿童同样用自己的爱演绎着坚强不息。

3月28日下午,锡柴爱心使者一行赶到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的王军家中,了解这个六口之家面临的困境。

由于受气候、地势的影响,王军所在的村土地种庄稼产量都不高,大多数青壮年都靠买车跑运输作为主要的致富途径。前些年,王军家也贷款买了一辆配装锡柴奥威发动机的解放车,挣的钱还掉贷款本息还能有不少的积余。王军夫妻两一同开车押车,王军的父母在家料理家务并照顾两个孙女,一家六口和和美美,打算着勤劳致富奔小康。但是不期而遇的意外却给了这个家庭一个沉重的打击。王师傅的老母亲原本就体弱多病,又在去年夏天发生意外,造成腰椎骨折及心包积液,躺在床上需要专人照顾,为了治疗老人的病痛,这个家庭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甚至因为无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的费用,几次动了让两个孩子辍学的念头。锡柴爱心使者一边关切地询问奶奶的身体状况,一边和王军的两个女儿交流着学习生活的情况。当助学金和爱心物品交到姐妹俩的手中时,姐姐感动得眼角挂着泪水,她表示要照顾好奶奶和妹妹,还要认真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努力成为一名工程师,设计出驾驶更轻松、行驶更安全的汽车,让和爸爸一样的司机更省心,让他们的家人更安心。

3月29日,锡柴爱心使者又马不停蹄,一路翻山越岭到了秦岭深处,寻访居住在安康市宁陕县一座小镇上的成传海一家。成师傅也是一名货车司机,前几年买了一辆配装锡柴机的解放车帮别人运货,原本有着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养活父母妻儿。然而,四年前妻子被查出脑垂体瘤,一家子的生活节奏全被打乱了,连着动了两次手术,后续还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家庭开始走入困境。最近,为了治病,成师傅考虑把车子转让出去,自己留在家里专心照顾妻子和孩子。这杀鸡取卵的想法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可一边是急等着医疗费的妻子,一边是学费和生活费一样都不能少的孩子,这重重的压力已经让这位西北汉子喘不过气来了。成师傅的儿子很懂事,每天完成作业后帮助一起照顾妈妈,帮着父亲一起承担家里的许多活,前段时间,孩子主动提出自己不上学了,省下学费给妈妈治病。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和写满优秀的成绩单,这个坚强的七尺男儿心头一阵阵痛楚和心酸。

锡柴爱心使者说明此行的来意,并递上助学金。成师傅激动地说:“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了,孩子的学费有着落了,可以继续上学了。”说完,他更是一把拉过来孩子的手说:“儿子,咱家那辆汽车的发动机就是他们厂生产的,这些叔叔是来帮助我们的,快谢谢这些好人。”爱心使者又把带去的新衣服、图书和足球等礼品拿给孩子看。孩子一手抱着足球,一手捧着《十万个为什么》。妈妈蹲着拿起一件锡柴职工亲手织的毛衣在孩子身上比划大小,眼眶里盈着感动的泪水……

■爱心传递  播种大爱的种子

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爱心传递一路前行。

4月9日起,锡柴爱心使者赶赴贵川各地,为贫苦学童点亮继续上学梦想。

4月10日,锡柴爱心使者一行经过坑洼曲折的山间小路,来到贵州凯里从江县前进村,这里同样有位爸爸是锡柴机卡车司机的学生杨桥得,妈妈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当爱心使者走进品学兼优的杨桥得家时,破旧的矮房子,没有完整的灶台和桌子,家里的调料只有盐,但墙壁四周却贴满了奖状。杨桥得说自己最开心的事是过年时可以吹气球,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桥梁设计师,因为他觉得几何图形最漂亮,最想去的地方是上海,因为上海很大很美。

4月11日,爱心使者在经历了近3小时盘山公路的颠簸,展转来到了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走进了锡柴机卡车司机米建波家里,面对发黑破旧的房子,儿子米豪平时除了帮助家里干农活,洗菜,搬柴火等,还梦想着能考上清华大学,将来做一名汽车设计师。而作为锡柴机的用户,米豪的爸爸多次对锡柴机动力强,省油,运行稳定的优点赞赏有加,表示如果换车仍然选锡柴机。

当天夜幕降临时,锡柴爱心使者们又来到了位于贵州道真大山深处的另一位锡柴机卡车司机田波的家里,虽然房子同样的破旧,生活设施同样的简陋,但腼腆的女儿田妙却是一位好学生,她从十岁开始,就承担着照顾弟妹的重任,她最喜欢的课程是英语,并用英语介绍了家里成员。她最开心的事就是一家人能一起团聚……田妙的爸爸作为锡柴机的用户,直夸锡柴机动力强,服务好。

4月12日上午,锡柴爱心使者们又走访了家住道真县山区锡柴机用户向召信的家。其妻子在家无工作,村里的房子四年前毁于一场大火,至今没有重建,现一家人租住在道真县城一间民房。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是靠他打零工和帮村民运货的微薄收入。现在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在上学,费用支出较大,且小女儿向君卓左脚还有脚疾,后续治疗费用还未着落。当爱心使者将爱心基金送到他们手中时,一家人显得异常激动……

4月12日天下午,锡柴爱心使者们又经过约4小时的颠簸,来到了位于贵州道真大山深处的郑力小朋友家,虽然家里的窗户玻璃也是残缺不全,但这位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成绩非常好,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奖状,也非常懂事,经常帮助妈妈洗衣服。郑力的爸爸是用装了锡柴机的凯马车做流动水果生意,每天在山路上要开车约12个小时,但2年来,这辆车一直稳定运行,动力强劲。对爱心使者送来的爱心基金,郑力爸爸开心地说,“这个学期孩子的学费终于有着落了!”。

4月13日,锡柴爱心使者们又来到家住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陆王村的曹佳敏小朋友家中。曹佳敏今年9岁,全家包括曾祖父、祖父、祖母及父母、弟弟在内七口人都靠父亲一人开锡柴机卡车赚钱维持生活。曹佳敏很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劳动,生活虽然艰苦,但她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始终是家人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其父亲对锡柴发动的卓越性能赞不绝口,非常感谢锡柴爱心使者们送来的助学款。

……

爱的脚步还在继续,梦想的天窗终将全部打开。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