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果从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对于恒大的毁约行为有偏情绪化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放大到公众事件,则还有一个更加中立的角度,适合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站队。——那就是法律。
◎汽车人传媒记者 卢山
从《汽车人》第一时间发出关于恒大VS东风日产事件的报道之后,林林总总的相关评论已经看到了不下50篇,特别是新华社和CCTV的跟进,让这件事情从一个汽车圈小众事件,扩大成了一件公众事件。
我觉得,如果从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对于恒大的毁约行为有偏情绪化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放大到公众事件,则还有一个更加中立的角度,适合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站队。——那就是法律。
“如果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
我觉得这是针对纠纷最彻底最到位的解决方式。而这次的事情,也恰恰是这句话的一次最生动的实践。
正是基于这个理论,现在的观点分野成了两派。而两派观点之所以吵得不可开交,并不是对于对错的理解,而是对于“错”的解决方式的分歧。
一种言论是,“恒大应该真诚道歉,并且积极协商赔偿”。另外一种言论是,“杀人偿命,违约赔偿,that's all!”
不得不说,前者的描述未免文艺了一些。形容词的使用,显示出作者对于这个世界依然美好的某种想象或者期待。
而后者,更有一种胜者通吃的王者气魄。或许情绪上后者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其实这更实在,更有可操作性。
这不禁让我想起王健林不久前在美国接受提问时的一个段落。问:“万达海外并购的竞争力是什么?”答:“首先,有钱。”
是的,万达有钱,所有的行为就都变得可以接受和理解。至于收购本身是善意的或者恶意的,没有人追问,也并不重要,因为那只是商业的一部分。
在恒大事件上也一样。临时换标究竟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在法律层面只是一个参考指数,并不是论断的关键指标。媒体可以有自己的情感表达,但一样离不开法律的扶正。
其实,无论是违约,还是并购,或者是任何一种伤害,最终的解决方式都离不开经济赔偿。问题在于,怎么赔,赔多少。试想,如果这次恒大违约,赔偿的不是一千万,两千万,而是一个亿,两个亿,东风日产是不是会接受?
万宝路因为香烟致癌,赔偿了280亿美元。苹果因为电子书,赔偿了4.5亿美元。微软因为反垄断,赔偿11亿美元。
钱,真的是一切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不管你情感上接不接受,这是事实。
英语中有个词汇:“Sympathyfor the underdog”。Underdog就是指在任何对决中处于失利、劣势的那一方。同情弱者不仅仅是人类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其实也是一种生物本能。
所以,与其说现在媒体的态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观察,其实其中更不乏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天性。
也正因此,恒大找枪手写的那篇态度蛮横的软文,就更加显得盲目和愚蠢。因为,这个时候对他有利的做法,是应该将自己置于弱者的位置,才能博得舆论的宽恕和同情。
事情发酵了两天,我认为媒体的情绪到了应该平复的时候。各种务虚的价值观指责,应该让位给更客观的法律。但无论此事如何收场,都注定将成为中国商业发展中,一篇不能忽略的教材。(作者/卢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