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趋势】丰田破局,双擎以致未来

汽车人传媒 2015-12-03 06:06:41 作者:管宏业

小编语:十年磨一剑,用10年时间,丰田完成双擎在中国的积累和布局,降低了购买门槛,实现了零价差。价格掣肘一旦打开,随着市场口碑叠加,混动将加速普及,从而构建起更加节能环保的车市结构与高端认知。

◎汽车人传媒记者  管宏业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兴起,背后都蕴含着一场“破坏性”的变革。一个世纪前,正是由于流水线对传统手工制作的淘汰,福特T型车以低廉的价格终结了汽车的奢侈品身份,推动驶入寻常百姓家。T型车生产成为当时的典范,在美国《时代周刊》所评20世纪最有影响汽车中,T型车荣登榜首。

算起来,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中国时间也不算短,从第一辆普锐斯迄今已有10年,但始终在环保的道义高地与不畅的市场低谷中徘徊。直至不久前,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两款丰田双擎汽车下线,13.98万元的起售价就像一枚“破坏力”巨大的深水炸弹,抹平了与传统汽油车的价格鸿沟,将混合动力真正做到了“触手可及”。

在上市仅一个月后,两款丰田双擎汽车已斩获定单10000辆,这个数字已经远超上市时各自公布的月销3000辆的目标。丰田中国总经理大西弘致欣喜地将两款双擎车型称为“驱动发展最为重要的原动力”。

大西对《汽车人》表示:十年磨一剑,用10年时间,丰田完成了双擎在中国研发、采购、生产、服务等各方各面的积累,使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随着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实现国产,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购买门槛”。他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会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到双擎的魅力,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也将迎来真正普及,开启一个全新的双擎时代。

对于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来说,他的感悟或许更深刻一些。自2012年就任以来不遗余力推广双擎的他认为,混动双擎在中国确实已到了破冰时刻,结论来自于以下几点。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讲,现在环保已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议题,而不仅仅是政府推动;其次,自2012年丰田中国发布“云动计划”以后,相关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与落地不断强化,现在正进入收获期;第三,得益于本地化生产,国产双擎制定了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价格。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自下而上的社会推动、不断强化的混动认知,再加上触手可及的价格,董长征认为,双擎推广“天时地利人和”已一应俱全,混动汽车不热卖才怪。

热烈的市场反响极大鼓舞了丰田的士气。前不久的广州车展上,丰田展台展出车型中,有一半均为节能新能源车型,再次印证了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和决心。实际上,卡罗拉、雷凌“双擎”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本土化生产阀门开启,更多的双擎动力即将推出。

在日本,丰田正在将混合动力技术覆盖全系车型,未来在中国上是否也将采取同样做法,董长征认为,这要视形势而定,但他透露,未来丰田在华双擎的销量将达到现在的10倍水平,成为一股最为主流的环保力量。

时光荏苒,3年前的这个时刻,丰田中国宣布,将“丰田中国”打造成扎根中国的“中国丰田”。风物长宜放眼量,这3年间,丰田在华持续取得微小但却扎实的进展。大西告诉记者,到今年年底,丰田在华销量将首次突破110万辆。或许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大西认为,这是丰田进行综合考虑后,认为最适合自身发展、扎实成长的节奏。

“如果将丰田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年轮经营’正是指导这棵大树扎实成长、稳健发展的企业理念。”大西说道。只有“年轮紧密,才能经得住风雨”,正因为具备了不易折断的粗壮树干,才能够不断孕育出累累硕果。丰田认为,惟有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成长,具备了稳固的经营基础这样的树干,才能够制造出“更好的汽车”。

客观来说,在一切以大为美、以快为尊的浮躁市场环境下,丰田汽车所强调的年轮经营、扎实成长理念显得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董长征举例,曾有不少人问他:在丰田中国的经营过程中,怎么从来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董笑着回答,不仅是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听到过。“丰田没有‘豪言壮语’,丰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诚实面对市场和消费者,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了全球第一。”

对于自主、德系、美系以及日系车企都有深厚了解的董长征由衷地认为,“在丰田的‘年轮经营’理念里,销量不是我们所看重的,惟有扎下根、扎牢根,踏踏实实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硬道理。这也许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这是丰田的真心话。”(作者/管宏业  节选,原文载于《汽车人》杂志12月刊)【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