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管见】汽车之家要回归A股,买吗?

汽车人传媒 2016-04-16 07:15:22 作者:张恒

笔者有三不买,不幸汽车之家这票全部中招儿。

◎ 汽车人传媒记者  张恒

我啊,不买。

毫无疑问,汽车之家是好公司,但笔者有个三不买,一不买行业正处于变革期,却是老游戏规则下的寡头;二不买现有成熟模式下已经成为寡头,并正在寻求转型的企业;三不买想象力不够,商业模式过于清晰的企业。其实还能加个四,没有抢占到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企业。

贵州茅台也是好企业,中国平安也是好企业,但本人同样不会买。不过中国平安在A股市场的作用常常是被基金用来抹平波动率的,用来避险的票,这种票儿这对中小流通股东来说意义不大。

中国平安毕竟是机构投资者,它和中小流通股东在投资一家企业的时候,其侧重是不同的,但再怎么不同,寻求企业成长的目标不会变。

之前,平安想把平安好车卖给汽车之家,但没能谈成。这次,澳洲电讯正好想出汽车之家股份,中国平安似乎觉得是个机会,于是一拍即合。有理由相信,中国平安这次收购还有业务发展的目的。

小伙伴们都知道,无论是美股私有化还是A股借壳上市,成本都是非常高的。想不亏本甚至赚一笔,就需要在A股上市后能有足够的溢价。而当下,证监会监管的重要方针之一,就是要监管和限制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的抛售行为。

虽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中国平安是赌气买下了汽车之家,但这份执念还是感受得到的。就说是中国平安想利用汽车之家的经销商网上渠道吧,但这和去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讲的思路正相反呢?

中国式商业思维之一就是旗下的各种平台如何能充分互相利用。但巴菲特在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后,明确回答股东说,不会利用这个渠道销售同属伯克希尔旗下的汽车保险。原因非常简单,他老人家认为,充分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好事,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

没人否认,当年澳洲电讯买汽车之家的时候太有眼光了,而这次出售汽车之家的大部分股份,恐怕又是一次绝佳交易。如最终成交,这个中国汽车行业垂直门户的寡头,一路从小到大发展下来,大部分利润却都被澳洲人赚走了。不过,也见怪不怪了,阿里巴巴难道不是吗?腾讯难道不是吗?这时,笔者想起索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对日本经济的评价:“日本制造业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却被他们的金融行业又输回去了。”

声明:作者承诺现在和未来72小时内不持有汽车之家及中国平安任何相关头寸,此文仅代表个人立场。(汽车人传媒记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