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杂志记者卢山报道)随着一声巨响,两辆雅阁的撞在一起!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让看台上的人禁不住发出了惊呼。同为56km时速所产生的112km相对速度,造成了一起可怕的侧面相撞“事故”。一辆车被撞出很远,碎片飞溅,场地一片狼藉,画面如同电影镜头一般。
这是广汽本田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开举行的国内首次“车对车15◦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两辆第九代雅阁分别以56km/h的速度,呈15°斜角以25%重叠率进行碰撞。此次碰撞被称为“史上最严苛”碰撞测试。
很快,碰撞数据结果出来。通过对假人伤害值的分析显示,碰撞过程中试验假人得到很好的保护,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基准值要求,最大伤害值也仅为基准值的60%左右。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本次碰撞试验是广汽本田继举办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行人保护碰撞试验之后,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又一次领先创举。“尊重人”是广汽本田的企业基本理念,其中就包括对生命的尊重。
而通过这次试验,广本用一个鲜活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价值观。而只有在基于这样的安全理念之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更远期的“零事故”交通社会的愿景。
前来观摩试验的全球NCAP组织秘书长David Ward表示,车与车碰撞是现实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事故形式。将这种碰撞形式在试验室中呈现,一方面体现了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对公众具有非常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用。
实际上,早在多年以前广汽本田就不断在国内挑战高难度碰撞试验。2006年,广汽本田就开创国内汽车企业先河,通过公开的碰撞试验向公众传播正确的安全理念。2006年8月24日,广汽本田率先举行国内首次车对车碰撞试验。第七代雅阁和奥德赛各以50km/h的速度进行了车对车的正面50%偏置碰撞试验。试验充分验证了广汽本田产品值得信赖的优异安全性能,也为车辆安全性的评定带来了新的思路。
2009年8月23日,在人们关注度仅停留在车内乘员安全的时候,为唤起全社会对行人保护问题的共同关注,广汽本田举行了国内首次行人保护碰撞试验,第八代雅阁以40km/h的速度撞击Honda最新研发的新一代行人假人POLAR Ⅲ,雅阁所使用的先进的行人保护技术,在碰撞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行人。
广汽本田主张,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生命的价值至高无上。广汽本田以人为关注的中心,不但注重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而且也充分考虑对方车辆乘员、其他车辆乘员和行人的保护,无论是大车、小车、行人还是其他交通参与者,在现实社会中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要追求的是“安全共存”,使得各方都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最终依靠技术的完善,实现 “零事故”社会。
让所有人更安全,让安全技术更有人性的温度。这一撞,撞出的不仅仅是本田的强悍技术,更是一个汽车企业对于安全的理解和价值观。如今,情怀一词都被玩儿坏了,但是有关安全的情怀,多少多不算多。就为这一点,就值得为广汽本田的这一撞叫声好!
车对车、15°斜角、小重叠率(25%)、及56km/h高速到底意味着什么?(发生车祸时能不能保命主要就看这几条)
车对车:目前绝大部分法规的碰撞测试,均是以车对障碍物的形式,而事实上,车对车碰撞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交通事故形式,相对于车对障碍物碰撞试验而言,在车对车碰撞中,碰撞能量的吸收与分散情况比车对材质均匀的障碍物碰撞更加复杂,对方车辆结构和零件硬度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局部区域的集中冲击力如果不能被有效分散,乘员舱的变形将加大,乘员受到的冲击也会变大。因此车与车碰撞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更加严格,更能考验车辆的安全性水平。
15°斜角:模拟实际事故发生时由于驾驶员本能避让所导致的车辆倾斜,相比传统的正面碰撞形式更接近真实,能真实考验车辆的安全性能——在有角度的事故发生时,碰撞能量将不仅可能会错开前纵梁等核心安全吸能结构,而且可能会错开翼子板附件的车架,而无法被有效吸收,对乘员舱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冲击,造成严重伤害。
小重叠率(25%):碰撞能量也可能会错开前纵梁等核心安全吸能结构,而且由于碰撞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单位面积的冲击强度会大幅增加,因此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也更高。
56km/h高速:在碰撞中,碰撞速度即使提升1公里,都需要汽车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相比2006年广汽本田车对车碰撞的50km/h速度,本次试验虽然只提升了6公里,却反映了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及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 (来源:汽车人杂志 作者: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