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常规的混合动力系统,Acura MDX Sport Hybrid SH AWD有3个电机——前桥一个电机,后桥两个电机。后桥双电机的做法看似增加了车重,却为灵活敏捷的驾驶体验奠定基础。
◎ 《汽车人》记者 吴毓
上市三年后,第三代Acura MDX发布中期改款。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中期改款”不过是描眉画眼,调整一下车灯形状,增加几个舒适配置,重新设定功率曲线、稍稍降低油耗数值……既要追随用户的新审美,还不能花很多钱。
客观而言,中期改款是卖力不讨好的事情。受限于时间成本、工艺成本、制造成本,少能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对于区域市场的操盘者、经销商,都盼着中期改款能打动还在犹豫的潜在客户,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之下,Acura MDX的中改,真的是费了心思、花了功夫,从设计到功能都堪比一次“换代”。
设计的体系化
Acura MDX的外观变化集中于前灯与前格栅。新的设计既显示了设计的自信,也体现了Acura对于产品体系标识系统化的追求。
从2000年第一代MDX诞生至今,其前格栅始终是“笑嘴”设计。其间或有为前格栅扩大面积,但其整体造型始终是收拢的、“嘴角”向上的。2014年上市的第三代MDX,前格栅上部还有宽宽的镀铬饰条。
中改后的MDX,不仅取消了镀铬饰条,还调整了格栅的形状。第一次让MDX的前格栅向外扩张,形成一个倒钻石型。这一变化源自MDX用户人群的改变——更加在意自我感受,而非别人的看法。相比之下,Acura CDX使用这一设计更加夸张,不但有“倒钻石”,外侵的两角还有继续向两侧延展的趋势。如果这一设计得到用户认可,不但Acura全系产品都会陆续使用,MDX、CDX的换代产品将前格栅与前灯的线条“联通”,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功能的科技化
前格栅的面积扩大、两角外侵,既是造型的需要,也是功能的需要。中期改款后的Acura MDX,整体设计开始注重设计与功能的平衡,前格栅与车标的组合就是最好的实例。
MDX的车标明显比原来大了一号,材质也不再使用金属,车标下方还低调地装了一个摄像头。究其原因,除了设计美观之外,还因为车标后装了主动巡航控制巡航系统的长波雷达,金属车标会对雷达波产生阻碍。Acura CDX已在使用类似的设计。
通过装备长波雷达和前视摄像头,Acura MDX可以实现主动巡航控制,配合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不但可以跟随前车行驶,而且可以设定车距、保持车道,即使前车变道消失,系统也会自动解除跟踪。可以说,MDX的中期改款,距离车辆智能驾驶又近了一步。
配置的人性化
7座SUV、MPV能够让全家同行,但第三排都是“偶尔使用”,除了空间较小之外,出入不便也是重要的原因。Acura MDX为第二排座椅装备了电动滑动系统,让车辆的乘坐品质大幅提高。
如果对车辆的功能、设定不是特别熟悉,坐在第三排的乘客很少能够凭一己之力释放第二排座椅的椅背锁止,进而翻折椅背、滑动坐垫。Acura MDX在第二排座椅的椅背外侧、椅垫外侧分别设计了一个绿色按键。按下按键,就能解锁椅背,让椅背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前倾倒,椅垫则在电机的推动下向前滑动……无论是坐在第三排的乘客,还是站在车外的人,都能一键控制。
在新一代GL8 ES豪华商旅车、ODYSSEY奥德赛和全新一代ELYSION艾力绅上,两侧电动滑门已经成为“主流标配”。未来,第二排座椅的快速释放、车内座椅的灵活布置将成为Acura、Honda产品的新竞争优势。
驾驶的品质化
即使主动巡航成为标配、2.0T引擎升功率破百、铝镁合金广泛应用、重心配置愈加讲究……性能,依然是法拉利、兰博基尼的专有名词,至少也是BMW M、梅赛德斯-AMG才能侃侃而谈。但这一次,Acura MDX将Performance作为产品的核心价值。
不同于常规的混合动力系统,Acura MDX Sport Hybrid SH AWD有3个电机——前桥一个电机,后桥两个电机。后桥双电机的做法看似增加了车重,却为灵活敏捷的驾驶体验奠定基础。
车辆通过弯道时,ESP系统会通过分别制动车辆的四个车轮,帮助车辆安全流畅地过弯。双电机系统可以被视作ESP功能的“升级版”——左右两轮不但可以分别通过反向扭矩制动,也可以额外增加动力。同样是通过左转急弯,ESP可以为左后轮制动,改善车辆的转向不足;双电机则还可以为右后轮增加动力输出,使车辆的行驶轨迹稍稍带有一点转向过度的趋势,驾驶更加敏捷可靠,体验也因此升级。
除了三电机系统,由于动力电池和智能动力控制单元布置在第二排座椅下方,MDX的整车重心因此降低了26毫米。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斯巴鲁产品,就将整车重心降低作为该车的最大卖点。车辆重心降低之后,不仅车辆在弯道中行驶流畅、高速行驶稳定,而且驾驶者能够更直接的感受车辆状态的细微改变,是提高驾驶品质的有力支撑。(《汽车人》记者/吴毓)【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