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广汽丰田:合资先锋

汽车人传媒 2025-05-22 08:15:00 作者:卢山

 

一个成熟的合资车企,可以将品质和速度兼得。在中国主导的关键一跃之后,合资的天地也豁然开朗。

 

文 / 卢山

 

尽管2025年已经近半,但合资车企经历的阵痛仍未见缓解。数据显示,今年4月合资品牌零售同比下滑3%,市场占有率已经跌破20%,跌至历史新低。

 

“超跌”背后,是合资品牌的集体反思和战略重整。以4月上海车展为锚点,几乎所有主流合资车企都拿出了新的中国化产品和策略。

 

这些新举措的效果如何仍待时间检验,但却有一个合资车企率先走到了破局点。这个品牌,就是广汽丰田。

 

 

4月份,广汽丰田的销量达60038辆,同比增长15%。在普跌的日系品牌中,广丰的成绩可圈可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铂智3X在4月的交付量也达到了6227辆,交付累计破万辆,成为合资新能源销量冠军。

 

几乎被自主品牌全面占据的新能源市场,作为老牌合资车企的广丰为什么“又行了”?

 

铂智成功的朴素哲

 

“汽车人传媒”认为,关键有两点:其一,尊重市场选择,把该给的一步给到位;其二,不沉迷过去的成功,坚定彻底转型。

 

广汽丰田销量能够逆势增长,主要来自产品力的提升。在这里,就不得不提铂智3X。

 

 

事实上,作为一款十几万元的家用纯电SUV车型,市场上的同类竞品如过江之鲫,加之是在新能源方面并无建树的丰田出品,因此铂智3X在曝光之初,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太多关注。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细分市场车型,最终被广汽丰田盘活,并且成为了真正的爆款。

 

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 文大力

 

“铂智3X的产品定义是基于中国顾客需求,重新定义商品价值,既站在丰田全球品质和安全标准之上,又集合前瞻智电科技,以广汽丰田‘中国自研’新体制,打造的第一款‘丰田新势力’全新产品。”在3月份的上市会上,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把铂智3X定义为“丰田新势力”第一车。随后,他进一步强调,合资也有好电车,也能赢得新生代!

 

为了能够兑现这份承诺,广汽丰田对铂智3X大刀阔斧地做了加法。安全配置,加!激光雷达,加!高性能辅助驾驶,加!超大空间,加!性价比,再加!

 

 

有着自主品牌一样的高配置和丰田品牌的高品质,铂智3X的热销就不难理解了。但站在主机厂的角度,能够做出这样的产品和价格标定,对合资品牌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超高性价比意味着超低的利润率。这显然不符合合资车企一贯的盈利思路。但在广汽丰田,这种想法被突破。

 

在2024年末的20周年大会上,广汽丰田提出了“再造新合资车”的理念。此后,广汽丰田开始了触及灵魂的深度变革。

 

这种变革,当然体现在产品、技术、组织层面,但“汽车人传媒”认为,最核心的变革,是思维模式。

 

 

“过去的产品是‘拿来主义’、外方输入,现在是联合开发。其实之前是没有铂智3X这款纯电车的开发计划,我们和丰田沟通后,增加了这款新车。”在之前的采访中,文大力谈起铂智3X的开发源头。

 

既然已经落后,那就拿出好产品和好价格,哪怕牺牲利润,也要把丢掉的市场再一点点拿回来。这就是广汽丰田非常朴素的市场哲学。没有路径依赖,没有自我感动,只有认真的复盘失利,然后做出全新的产品定义。

 

这样的思路,同样被延续到了铂智7身上。铂智7可以视为新能源时代的凯美瑞,是消费者对于丰田的旗舰电动车,应该什么样的一种具象阐释。

 

和铂智3X过去的待遇不同,作为广汽丰田铂智系列的第二款全新车型,铂智7在上海车展上的首秀就赢得了极大关注。未卖先火,铂智7完美接棒铂智3X。

 

 

更漂亮,更智能,更豪华,更符合消费者对一款旗舰车型的想象。尽管还没有公开全部产品信息,但是消费者已经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铂智7和过去产品的不同。这种出色的表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盖过了雷克萨斯新一代ES的风头。

 

据了解,相比铂智3X,广丰在铂智7中自主研发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在三电和平台方面,包括车身架构、电池布置,广汽丰田扮演了更加决定性的角色。

 

所以,合资品牌能造好新能源车吗?在广汽丰田,答案是肯定的。随着两款铂智车型的推出,广汽丰田也率先抢到了合资新能源的破局点。

 

中国设计得到认可

 

这么多合资新能源都没能成爆款,为什么铂智做到了?

 

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两款铂智背后站着的两位中国人——铂智3X中国首席工程师柳文斌、铂智7中国首席工程师叶志辉。他们不仅是这两款车型的主理人,也是此次深度转型变革的代言人。

 

在今年4月,丰田中国首次对外公布了新的体制改革:一是ONE R&D研发体制;二是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未来丰田在中国的产品开发,将根据中国市场情况,将研发决定权从总部移交到中国。

 

丰田中国总经理 李晖

 

对此,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继承丰田安心安全、品质可靠的品牌基因基础上,丰田正在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聚焦中国思维来进行产品研发,打造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ONE R&D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丰田把在中国分散的几个研发中心统筹到一起,实现跨壁垒的、发挥各自优势的联合开发。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效率。

 

 

而RCE制度,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是第一次在中国市场实行。这是对丰田主查制度(CE)的再延伸。

 

这彻底改变了丰田在中国的产品开发模式,完全由中方的开发人员担任一把手。与此同时,RCE本人的责权力也极高,覆盖从商品企划到研发/生产/销售等一切内容。一手抓开发,一手抓销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如此高度的权利下放,来自于对中国开发团队的高度认可。铂智系列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功,打破了合资做不好新能源的魔咒,也建立起了丰田对中方开发能力的信心。

 

这一全新机制的推出,也完整了广丰产品开发的全流程,为下一个20年的企业发展,搭建起了产品技术路线的框架。

 

由此也可以看到,无论是今年销量的逆势增长,还是铂智系列的市场和销量的两头热,都只是广汽丰田全新变革,重新出发的预热。

 

 

最新消息称,广汽丰田已经将“聚变2030”的战略目标,悄然改为了“2028年实现重回百万辆”。而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广汽丰田每年将有1-2款新车上市。

 

《汽车人》说: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第一关键词一定是“管”。

 

曾经吹上天的高阶智驾,老老实实回到辅助驾驶。曾经OTA解决一切的汽车数码化,被严格限制。隐藏式门把手这种设计,也终于到了国家层面要出面管一管的程度。

 

强监管的目的,不是限制科技创新,而是不让创新变成脱缰野马,不让创新成了营销噱头。汽车,回归安全、可靠、品质的根本属性上来。

 

 

过去两年大家都在说,留给合资品牌的时间不多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合资品牌创新力度太小,产品研发太慢了。

 

但今天我们再重新看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合资品牌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更珍惜自己用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声誉和口碑?

 

合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经历:中国组装-中国生产-中国改良-中国开发-中国主导,这一转变流程。区别在于,你现在到底在哪个阶段?

 

从广汽丰田的发展上就更容易理解,一个成熟的合资车企在理顺思路后,可以将品质和速度兼得。在从中国开发到中国主导的关键一跃之后,合资的天地也豁然开朗。

 

可以守住安全可靠的底线,更能突破科技创新的上限。这,或许就是“新合资”的真正含义。【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