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们这一消息各种版本的转发演绎来看,无论怎样的诙谐打趣,背后都隐含着一种骄傲的情绪:谁内心深处没有国车、自主情结呢?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深知这一点。相比其他汽车集团的掌门人,徐建一尤其低调神秘,但如果梳理一下他在公开场合的亮相和发言,你会发现大多都与“自主”有关。而“不顾一切干自主”是他接手之后给一汽定下的基调。
徐建一自12月接手一汽,到现在正好2003年调任吉林省政府任职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一汽集团汽车研究所轻型车设计研究部副主任、一汽1953年的他,据坊间传闻,取名“建一”正是“建设一汽”的意思。他甚至说过“干不好自主,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在徐建一的主导之下,一汽在自主方面的投入要更加坚决。
倚重自主
根据此前一汽发布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一汽将在“十一五”投资190亿元。到400万辆,其中自主比例超过2013年,一汽集团实现销量507.33万辆及2014年9月,上汽、东风、一汽的销量数据分别为274.08万辆以及2012年H7,另一款是红旗H7车型已在7月份正式上市。实际上,对“红旗”品牌而言,它的复兴不但能让一汽集团重返高端车行列,更重要的是一汽集团将借此提升自主品牌形象,进而对旗下非高端品牌的产品销量产生拉动。
按照此前一汽发布的自主品牌战略,一汽自主商用车、一汽乘用车和红旗品牌并列,可见徐建一对红旗的重视程度。
现在,随着红旗在国车乃至公务车层面的动作,这一品牌拉动作用将逐步显现出来。
掌握核心
一汽是一个相对低调保守的企业,虽然它很少对外公布自己的一些具体的规划,但实际上,一汽在涉及到自主、研发、新能源等核心领域,仍然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徐建一继此前的“蓝途战略”之后发布新能源战略,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骏曾告诉《汽车人》,一汽之所以对新能源技术如此重视,是出于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考虑的。据了解,按照此前发布的规划,我国将于1375公斤的车,百公里OEM是一个生死的问题。”
现在虽然这一标准的执行时间有所调整,但摆在企业面前的挑战相当严峻,而一汽则已提前拿出了整体的应对方案。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电动车与SUV热,很多企业就都推261项科研立项,体系化地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开发,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总成开发中所面临的一大批技术难题。建成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机、电池、电气和电控系统试验与试制基地。
为了实现徐建一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提出的“践行蓝途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中国一汽始终在技术研发领域保持高额投入。每一项新技术的突破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在新能源领域尤其如此,但中国一汽为了获得核心技术,在投入方面显然是不遗余力的。
汽车业的发展已经走向了一个分岔口,尽管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往往投机的成分较大,等未来真的到来的时候,最终胜出的必然是最有实力的那个。
如何决胜
但目前,徐建一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自主发展和技术研发方面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其次,在企业治理模式上,一汽集团需要建立起职能更加明确的架构。
整体上市显然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53.03%和61岁掌门人的内心世界,“讲话斟字酌句,作风低调内敛,并非排斥媒体,只是选择闷头做事。”一个熟悉徐建一的一汽员工这样说道。
对于一汽面临的“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尴尬处境,徐建一心中比谁都清楚。面对肩头的重担,他曾说过:“站着跳是跳不高的,如果先蹲下,蓄势待发,真要跳起来,能量是很大的,因为那是高水平、高质量、全体系的爆发。”
近几年一汽和徐建一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套用一句未必合适的话,“没有残酷就没有庆祝”,当下的问题和困难,都是在为今后的成功积累力量。一汽,亟需寻回长子的尊严,而APEC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