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特斯拉柏林项目停工,暂缓还是永远?

汽车人传媒 2020-02-19 12:16:13 作者:黄耀鹏

距离特斯拉开工窗口关闭只剩下10天,如果届时仍未能开工,环保组织就要接管评估和审议权限。那时的特斯拉柏林项目的存亡,将取决于后者,甚至法院也不能再介入了。看上去,特斯拉正被拖入漫长的法律诉讼流程当中。

文/《汽车人》黄耀鹏

北京时间2月17日,特斯拉的柏林工厂建设项目(Gigafactory 4)被迫停工。柏林和勃兰登堡州高等行政法院在前一天发布声明,称已经下令要求特斯拉停止砍伐92公顷的森林,这片森林位于格伦海德附近。

法院强调,这不是最终裁决,而是一种“保全措施”。命令是应当地一家名为“勃兰登堡绿色联盟”的环保组织申诉而发布。因为官司可能旷日持久,而特斯拉砍光这一片相当于150个足球场的树木,只须2-3天。为了不让诉讼结果失去意义,必须先对特斯拉项目紧急叫停。

 

环保组织的能量

根据此前的协议,特斯拉在竞争激烈的申请者中间选定柏林-勃兰登堡州,计划投资40亿欧元,预计建成投产,初期生产Model Y,规划产能50万辆,可以提供10000个就业机会。甚至比上海工厂的预计产能更大。2月9日,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还许诺,特斯拉项目将获得国家补贴。一切都看上去很美好。

该“绿色联盟”是德国1000多个环保组织中的一个,有200多万德国人,是各类环保组织的成员,而德国的总人口大约为8293万人(2018年数据)。虽然前者只占据2.5%的比例,但因经费充足(会员捐赠和企业赞助),活动能力强、声浪大,而且有法律人士从中襄助,一直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去年,德国环保部做过一次民意调查,85%公民将环保作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而政客们深谙此理,理论上,他们必须站在环保这边。任何经济活动,如果忽视环保组织的存在,将犯下大错。

 

环保与法律操作

事实上,自去年秋天,特斯拉宣布建厂的消息传出前后,当地已经有上千示威者发起抗议,认为工厂将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破坏性影响。有横幅打出“选特斯拉还是选喝水”,将特斯拉置于当地水源地安全的对立面上。

对于柏林项目,特斯拉选择冬天动工,就是要避开鸟类繁殖季节;而环保组织认为,当地有一种稀有蝙蝠,冬天是其在林地冬眠的季节,特斯拉的挖机和油锯,如果对森林实施毁灭,这种蝙蝠将会遭遇灭顶之灾。

这种情况下,特斯拉不可能对环保组织活动视而不见,他们已经采取了措施。他们承诺在当地种植3倍的树木作为补偿,并将蝙蝠安全移送到其他地方栖息。不过,环保组织对此嗤之以鼻,“你们怎么能做到,将蝙蝠从树上取下,再用汽车运到其他地方挂起来,全程不惊扰它们的美梦?”

问题是,就算避开了蝙蝠冬眠,接下来则是鸟类和小型兽类的繁殖季节,进入夏季则是昆虫和两栖类的繁殖季节,秋季则是大多数植物的繁衍季节。生态之钟,从不停摆,永远能找到好理由。

双方矛盾看似不可调和,特斯拉新的应对措施是走官方许可渠道。2月14日,德国国家环境办公室同意了特斯拉的砍伐计划,但规划许可尚未拿到之前,法院的命令就先下来了。不过,即便时间顺序颠倒过来,结果也是一样。

在德国,行政法院的命令高于任何政府办公室的行政许可。看来,至少截至当前,论起对德国法律的谙熟程度,环保组织比特斯拉花大价钱雇佣的法律团队棋高一着。

更大的问题在于,距离特斯拉开工窗口关闭也只剩下10天,如果届时仍未能开工,环保组织就要接管评估和审议权限。那时的特斯拉柏林项目的存亡,将取决于后者,甚至法院也不能再介入了。

看上去,特斯拉正被拖入漫长的法律诉讼流程当中。

 

未必对立的不同选择

人们对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遭遇大规模环保组织抗议而记忆犹新。有人认为,VDA(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不与法兰克福会展公司续签合约,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对付环保者抗议不力,让VDA及德国车企陷入道德上的不利境地。

毗邻特斯拉项目的、奠基于2006年的柏林勃兰登堡国际机场,就因为没完没了的环保诉讼,迁延至今。最新的计划是2020年10月竣工,现在看很难如愿。而拥有世界上最大航站楼的北京首都机场T3,建设周期为3年9个月;更复杂、更现代化的北京大兴机场,建设周期为4年。

特斯拉显然没兴趣等14年。舆论很难不将其与上海工厂相比。特斯拉上海项目(Gigafactory 3)于2019年1月7日奠基,8月19日拿到首张验收许可证,9月12日通过第二次验收,10月23日拿到生产资质,同月试产,全程耗时10个月。不过,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拿到的是工业用地,没有森林、池塘和蝙蝠的麻烦。

有人认为,在活跃的环保组织背后,有某些德国车企的影子。他们透过环保活动,阻止特斯拉在德国落地,为自己稍迟的电动车计划赢得时间。该“指控”没有证据,而且环保组织拿了车企的运作费用,会与其宗旨冲突,进而影响其筹款能力。

德国环保组织的过剩活力,肯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经济活动,损失税收和经济增长,但公民由此获得了广泛参与环评的权力。其居住环境与其息息相关。

环评阳光化,意味着公开(公平则未必),也因此少了很多桌下交易和利益输送,牺牲的则是效率和眼前利益。而且,居民的环保专业知识是无法和环保专家相比较的。他们会放心委托给后者吗?前提自然是相信后者没有被某些方面所收买。

假定特斯拉德国项目就此延宕,甚至夭折,若干年后,借时间的流逝,舆论和公众将拥有足够的证据,对上海和柏林的不同选择做出评判。(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