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能源车不断进步,但在工具属性上仍无法取代燃油车。而且,高端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增速一直高于乘用车整体。
文 / 刘葳漪
1
双“11”的号角,比“金九银十”还管用,促消费政策一波又一波,具体的效果要等一个月后才见分晓。
不过,来自官方消息称,截至今年10月底,有47%的乘用车经销商任务完成度超过六成,但是还有20%的经销商才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
日子过得好的,还是豪华品牌。
今年一到三季度,宝马分别销售194773辆、199112辆和210255辆,奔驰分别销售18.13万辆、18.91万辆和20.15万辆,二者均实现季度“三连跳”。奥迪前三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5%,共计交付约52.20万辆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奥迪在华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美系阵营中,凯迪拉克表现亮眼,豪华轿车CT5月销量持续超过6700辆,携手CT6在中大型车中排名居前。
2
从全国市场来看,高端车市场销量一直都比较稳健,尤其是燃油车。什么原因让35万元以上的高端燃油乘用车表现坚挺?
首先,高端车的产品布局比较丰富。从入门级的B级车,到品牌自身销量占比更大的C级车,再到超高端的D级车,每一个层级均有产品覆盖,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车需求,便于消费者的后续升级换购。
其次,高端车从厂商到经销商层面的促销力度都比较大。这就意味着高端车的议价空间大,同样是让利8%,指导价40多万元的高端车比指导价18万元的中端车优惠幅度更大,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尤其是这几年不断推出的金融扶持和换购政策,让本来打算购买20万元区间产品的消费者有能力转而购买高端品牌。
第三,由于改革开放的红利,90后、00后年轻消费者生活环境优渥,直接购买高端车作为第一辆车的推动因素不可忽略。合资品牌上百年沉淀的调性和文化以及品牌价值,甚至对生活方式的界定,对于受过教育见过世面的年轻一代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同理心。
第四,由于国内市场长期发展的历史因素,车市进入存量时代,老一代车主经济实力增强,购买高端车的能力提升,促进高端车持续走强。政策原因,国内一线城市的限购,消费者好不容易才取得购车资格,更愿意买一辆好车。
第五,无论是一对一的优质服务,还是驾乘感受方面,都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销售人员主动热情重不重要?太重要了!
第六,新能源车的确在不断进步中,但它们无法取代燃油车,在工具属性上仍存在显著区别。燃油车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机械结构的四驱系统以及可靠性和耐候性方面的强大优势,使得它们在特定场景下具备不可替代性。越是经济实力雄厚的消费者,越看中可靠性和安全这一点。
3
实事求是地说,在产品力方面,新能源车已经逐渐弥补了与燃油车的差距。
无论是空气悬架还是电四驱技术,2021年以来,新上市、同价位的新能源车可以提供与硬派越野SUV相媲美的通过性能。电四驱在四驱效果上更为直接和高效,而且在动力储备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新能源车在驾驶辅助和智能驾驶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配合底盘悬架调节的能力,与燃油车同价位的新能源SUV在长途自驾舒适性方面有优势。被消费者持续诟病的续航焦虑问题也在被新能源车逐渐得以缓解中,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增程式技术方案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新能源车的实用性。
虽然新能源车不断进步,但在工具属性上仍无法取代燃油车。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势力之所以被称为新势力,是因为它们原本并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通过采购零部件的方式来生产车辆。这使得许多新能源车品牌在底层供应链上存在相似性。恰恰是因为供应链的高度相似,新能源产品在本质上存在较强的同质化,而且它们都面临着严重的“寄生问题”。
传统燃油车,尤其是豪华车生产商,则完全不一样,他们有全球平台的制造能力和资源优势,界定的豪华更贴近中产以上的生活理念,不把豪华体验只着眼于车内氛围的营造。以BBA为例,品牌及时灵活的配置调整,一次次改款上市均收获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同。【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