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战略规划当中,积累电芯技术尖点和产能规模快速扩张,是其垂直整合战略的一体两面。
文 /《汽车人》张敏
长安汽车的技术发布和投产时间衔接,几乎没有空白。
11月17日,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广州车展刚刚发布“金钟罩”电池技术。11月24日,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三方合资建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称“时代长安”)的首款电芯,就在四川宜宾下线。时代长安标准电芯也是长安金钟罩电池的标准电芯之一。
长安汽车总裁 王俊
时代长安项目,三方总投资60亿元,设计产能高达30GWh。产线采用业内最新一代拉线技术,工厂自动化生产率高达95%,而且为技术迭代预留了换型空间。产能放在宜宾,利用绿色电能,在生产环节全面实现低碳,走向零碳。
引领垂直整合潮流
时代长安的投产,标志着长安新能源战略实施了新的重大举措,即实现力度空前的垂直整合。
在新能源时代,业内价值链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此前燃油车时代的后期,垂直分工、扁平化采购的行业潮流,开始被垂直整合潮流替代。只不过,这只是一种迹象,现在大部分主机厂仍然以采购为主。长安汽车能看到地平线上刚刚露出的“桅杆顶”,快速进行了战略布局,其前瞻性毋庸置疑。
燃油车时代,主机厂也拥有垂直供应体系。发动机和变速箱组合,既是主机厂的技术核心,也是其重要利润来源。新能源产业链上,尽管电池原料市场这一年经历了剧烈动荡,但电池组合仍然占据了整车价值最大一块(尤其是纯电车型)。战略部署必然要做超越价格波动周期的考虑。
时代长安的建立,并不表明长安试图“重新发明轮子”,而是与宁德时代合作,将零部件体系拆分,将最有价值的部分提取出来,掌握在自己手里。
长安意在把握战略主动权
如果单纯依赖供应商,成本年降3%-5%已是超常发挥,但如果自己掌握关键供应,年降15%都是有可能的。垂直整合会直接兑现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与发动机相比,电芯产业价值链复杂度不遑多让。从镍钴锰、锂盐的上游出发,到前驱体、正极等零部件,再到下游电芯,再由电芯组成模组和PACK(CTP无模组),构成动力系统中的电池子系统。
这么长的链条,主机厂最佳的方式,并非全程自己做,而是掌握关键环节,特别是从中游零部件到电芯制造环节,就能将链条关键价值掌握在手里。而主机厂自建了电芯产能,依然可以并行外采,不同的是,此时电芯BOM成本对主机厂已无秘密,这样就强化了主机厂谈判能力。
当然,与降本和掌握BOM同等重要的,是研发和投产敏捷性。业内已经有很多人提出垂直整合有利于保障供应链的确定性。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供应周期里,锂电池的供货量属于买方市场,但对于特定型号、特定设计,经常出现局部短缺的情况。长安自建电池生产,将从根本上解决电池供应的问题。
现在电池虽然已经高度标准化,但技术演进和迭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新技术出现时,比如叠片方式和拉线方式出现生产革新时,如果主机厂第一时间拿到电池特性乃至样品,随后的BMS调试和整车设计,将起到加速作用。
目前,长安启源、深蓝汽车均使用长安金钟罩电池。这预示着,时代长安投产后,长安、深蓝品牌的产品研发敏捷性大为提升。即从研发段就先人一步,而排产阶段,也无须等待供应商的供货周期。
要知道,新品供货要从初样、试样、小批量产步步推进。主机厂需要逐级跟进,其中有些环节呈现串行等待状态。如果电池新品从正样到投产全程内部解决,新品上车周期将大为缩短。
现在业内在既有平台上,新能源产品开发的速度,已经降到6个月左右,效率就是竞争力。时代长安将助推长安汽车在研发效率上提升到新高度,从而让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规模和技术,双剑合璧
垂直整合充当主机厂“加速器”,并非无条件。任何时候,规模是电池业务盈利的第一要素。而生产工艺遥遥领先的时代长安,用全球尖端技术,起手就是30GWh的体量,规模效应拉满,平均每1秒就能生产一块标准电芯。
技术先进性就是战斗力。规划时,时代长安就瞄准全球最先进生产体系。其拥有最新一代拉线技术,极片卷绕、覆铜效率和一致性,均达到全球前沿:极片拉到万米级别,能实现亚微米级精度控制,电芯循环寿命2000次,可以满足10-30万公里安全行驶。
依靠多达6800个以上检测点、全数字化生产体系,电池单体失效率达到10亿分之一的级别。据悉,长安即将生产的87Ah大电芯将在长安汽车旗下多款车型上实现量产搭载,电芯均一性达到业内最高水平。而均一性本身,是电池PACK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规划建设之初,时代长安就建立起一整套全球领先的工艺、品控、质检和数字追溯手段。
时代长安电芯正在普及3C电芯(20%-80%全系充电时间缩短到10min),达到5C,预研7C,最快实现7分钟充电,续航达到400公里。当然,7C需要充电基础设施和热管理能力的双重保障。
其实脱离电池容量说多少充放倍数(即多少C),意义不大。在大电池单体和大容量PACK上实现高倍率快充,是长安正在建立的标准体系。而时代长安的技术能力,为此提供了技术和产能基础。
历经多年技术积累,长安汽车已经在整车上应用了“定向排气、全时预警、超压密封、绝缘阻隔、航天隔热、醇冷散热、瞬态泄压”七重安全措施,全面保护乘员和整车安全。
同时,长安特别提到,长安汽车开发了一种复合隔热材料,隔热性能较行业主流水平提升30%,热抑制能力达到100%。这将有助于整车安全性能的提升。
目前,在长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时代长安正在积极部署半固态、固态、锂硫电池技术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电芯单体的能密和电量,并在2030年推出不少于8种新技术电芯。
在长安的战略规划当中,积累电芯技术尖点和产能规模快速扩张,是其垂直整合战略的一体两面。
在长安整体战略资源的支撑下,时代长安的投产,标志着长安汽车即将迎来新能源产能的突破,也标志着其新能源战略实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自第三次创业计划实施以来,市场格局风云变幻,长安从未在任何一刻偏离自己转型战略主轴。经历了6年不间断的资源投入,长安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