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不确定性与行业挑战加剧的背景下,美股汽车板块风光不再,折射出市场对汽车业未来盈利之路的深度忧虑。
文 /《汽车人》张恒
美股市场,汽车股表现普遍乏力,不仅主流车企股价承压,新势力企业更是持续探底。
纳斯达克再创新高
美股在6月14日的交易,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分化态势,其中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则分别出现轻微下滑。这一系列动态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及企业业绩的复杂情绪。
具体的,道琼斯指数收于38589点,跌幅0.15%;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5431点,跌幅0.0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17688点,涨幅为0.12%,继续其连创新高的强劲势头。
回顾本周,各主要指数表现各异: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0.54%,并遭遇了日线四连跌的不利局面;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累计上涨3.24%,科技板块相对强势;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上涨1.58%,保持了正面的增长趋势。
个股层面,科技巨头表现各异。微软、英伟达和博通股价均再创新高,显示投资者对核心AI公司的持续看好;另一方面,特斯拉股价下滑超过2%,亚马逊和苹果则经历小幅下挫。
中概股整体表现欠佳,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1.51%。哔哩哔哩跌幅接近5%,微博、理想汽车、阿里巴巴等多只股票下跌超过3%。
美系品牌表现各异
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的表现各不相同,一方面,反映出投资者对汽车行业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创新领域潜在机会的持续关注与期待。
特斯拉因马斯克6月13日在股东大会提出的宏伟愿景而股价一度攀升(上涨2.92%),但这种涨势未能持续,次日的回调(下跌2.44%)反映了市场对其实现长远盈利目标所需时间的考量,尤其是对如人形机器人项目等创新投资的盈利时间表存疑。
特斯拉的股价在经历震荡后基本维持平稳,一周累计微幅增长0.30%,股价定格在178.01美元/股,市值5677亿美元。
福特汽车近期的股价表现较为挣扎,连续4个交易日下滑,6月14日的单日跌幅更是达到1.93%,揭示出市场对其电动车事业,特别是其分支“Model e”财务表现的担忧。公司预计到2024财年,EBIT(息税前利润)亏损恐将达到50亿美元的规模。高额的亏损和对电动车项目的投资紧缩措施,让投资者对福特汽车在快速变化的电动车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财务健康状况有所顾虑。
截至周五收盘,福特汽车的股价定格在11.71美元/股,公司市值随之缩水至467.5亿美元。
通用汽车在6月12日达到了阶段性股价高点(49.35美元/股),这得益于市场对其电动汽车战略和最新产品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入门级电动汽车雪佛兰Equinox的推出,显示了通用汽车在吸引更广泛消费者群体方面的努力。然而,随后的股价回调伴随着其调整年度电动车产量预测的决定,从20万-30万辆的目标降至20万-25万辆。对于美国市场,通用汽车预估电动汽车将占到整体行业销量的约8%,这一比例低于诸多同行的预测。
截至周五收盘,通用汽车股价定格在46.77美元/股,公司市值533亿美元。
综合而言,这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境遇深刻体现了汽车行业正处于历史性的变革期:特斯拉持续在创新路上领跑,却也不得不应对短期增长动力不足及长期战略实施的不确定性挑战;福特汽车在向新能源转型的征途上步履蹒跚,遭遇重重困难;通用汽车则展现出积极应变的姿态,适时微调市场战略,力图在变革中稳住阵脚。
日系品牌高位回落
近期,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聚焦于日本,特别是丰田汽车的市场动态,其股价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冲击下,于6月13日跌破200美元/股心理关口,收于197.13美元,延续了自数据造假丑闻曝光以来连续三周的跌势,市值蒸发至2656亿美元,累计跌幅达9.37%。
丰田汽车作为行业巨头,深受数据篡改事件拖累,其股价的显著下滑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直接财务损失的即时反应,更深层次的,是对企业信誉、未来市场扩展潜力以及可能的国际法律纠纷的忧虑。这一事件迫使丰田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恢复市场信任,同时,也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敲响了警钟,提醒它们重视透明度与合规性。
本田汽车尽管同样牵涉数据造假风波,但本田的股价表现相对抗压,6月至今的累计跌幅为5.54%,保持在32.04美元/股,市值为515亿美元。本田最新财报显示,2023财年全球销量实现11%的同比增长,达到410.9万辆,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尽管亚洲市场受中国需求减缓影响有所下滑,但本田在混合动力车型的强劲需求中找到了增长点,显示了其在转型时期的韧性与策略灵活性。
近期揭幕的日系车企数据篡改风波,无异于一次信誉地震,对日系汽车品牌造成长远影响,其冲击力远超短期股价波动,直击品牌忠诚度与国际市场信赖的基石。投资者的焦虑集中于这一事件是否将触发股价的根本性转折,担忧其对长期市场表现的潜在颠覆。
这不仅是对企业道德边界的严厉考验,也催化了行业内治理结构的革新需求与技术创新的迫切性。对丰田、本田而言,这是重塑品牌形象、加固合规体系的关键时刻,若应对失策,可能面临股价的历史性倒退。
中国新势力持续探底
近期,“蔚小理”在美股市场的境况显得格外黯淡。蔚来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滑;小鹏汽车也步其后尘,经历了6天的连跌;理想汽车股价虽然在本周内有涨有跌,但拉长至周线视角,已是连续6周下滑,股价徘徊在历史低位。
截至周五收盘,理想汽车收于18.80美元,市值维持在199亿美元;蔚来股价收于4.33美元,市值缩减至90.37亿美元;小鹏汽车收于7.19美元,市值为67亿美元。
新加入战场的路特斯科技,自2月IPO以来,股价波动剧烈,最初10个交易周中遭遇9周下跌,股价从首周收盘的18美元高位跌至5.5美元。之后虽有5周连续回升至13.85美元,但近期两周又大幅下滑,当前股价跌至6.69美元,市值萎缩至47亿美元,相比IPO高点,累计跌幅超过63%。
中国新势力车企在美股市场的困顿,凸显了它们在实现持续盈利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接近50%,标志着竞争已白热化,留给它们验证商业模式和实现财务自主的时间窗口日益紧迫。
与此同时,美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人工智能股炙手可热,资金追捧,形成一派繁荣景象,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其他多数行业板块的普遍下滑,映射出投资者对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行业特定难题的审慎态度。
汽车股作为曾经的市场亮点,此刻同样陷入挣扎。特斯拉即使在马斯克宏伟规划的短暂提振后,股价亦迅速回调,显示出市场在乐观预期与现实盈利路径间的摇摆。特斯拉的股价波动,也象征着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估值和盈利模型探索的波动状态。
汽车行业未来的增长,无论是期待于全自动驾驶的商业兑现,或是人形机器人、载人无人机等前沿领域的突破,目前均处于起步阶段,未达规模化应用。不过,可以预期的是,行业正迈向一个转型加速、竞争生态剧变的新时期,技术革新、用户体验和新型服务模式或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超越传统价格战的范畴。
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虽显现投资热情降温的迹象,但这或许预示着行业正步入一个更注重实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新纪元。【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