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盘面】恒指成交下滑,汽车股普跌

作者:
张恒
时间:
2024-11-29 07:45:42

 

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消息引发港股汽车板块普跌,新势力车企跌幅尤为显著。

 

文 /《汽车人》张恒

 

11月28日,恒生指数开盘即呈现弱势,全日维持低位震荡,最终收于19366点,跌幅1.20%;恒生科技指数亦跟随下跌趋势,收于4307点,跌幅1.52%。整体市场情绪偏向悲观,股票表现跌多涨少。

 

当天,恒生指数成交金额为1082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了307亿港元,是自9月17日以来的新低。与10月18日的近期高点6204亿港元相比,当前成交量已缩减至不足五分之一,反映出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显著下降。

 

 

汽车板块当日下跌0.68%,成交额58.8亿港元。尽管板块整体跌幅有限,但除吉利汽车外,其余整车股普遍出现下滑,形成普跌局面。

 

吉利汽车成为当日汽车板块惟一的亮点,逆市上涨4.87%,收于13.78港元,成交额高达18.7亿港元,市值1387亿港元。吉利汽车的强势表现与其主要股东李书福的增持行为密切相关。前一天(11月27日),市场披露了李书福连续两天增持吉利汽车股份的消息,其持股比例从41.19%增加到41.40%,这一举动对吉利汽车股价形成了正面刺激。

 

 

其他整车股均以下跌收盘。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股份当日下跌2.63%,收于252.2港元,市值7331亿港元。比亚迪股价的放量下跌,一大原因在于11月27日网上流传的一封邮件,该邮件显示比亚迪要求供应商自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对此,比亚迪官方确认了邮件的真实性,但强调降价要求并非强制性。

 

作为汽车行业内卷的主要推手之一,比亚迪此举显然意在进一步推动价格竞争,并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商。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股份当日低开低走,成交量显著放大至17.14亿港元,创下近10个交易日以来的新高。

 

 

此外,跌幅靠前的还包括:华晨中国下跌2.73%,市值143.8亿港元;蔚来下跌2.44%,市值705亿港元。这两只个股在过去几个月中经历了显著的波动,曾在10月份先后创出阶段性高位,但随后迅速回落,目前股价已与上涨前的水平相差无几。

 

另外两家新势力车企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也未能幸免,分别下跌了1.91%和1.84%。特别是零跑汽车,在过去13个交易日中,有12个交易日收跌,表明零跑汽车近期的市场表现持续疲软。

 

 

《汽车人》观察认为,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消息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无疑让整个汽车板块都感受到了压力,尤其是新势力车企的处境更加尴尬。它们本身还没有实现稳定盈利,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生存压力自然会陡增。

 

比亚迪对供应商降价的要求,虽然官方称是“非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供应商基本很难拒绝。比亚迪这次展现了强大的产业链“话语权”。不过,这种策略带来的潜在隐患也值得关注。消费者固然可能享受到价格的红利,但在行业利润被压缩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新势力车企的普遍下跌,其实也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当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大家对“创新”或“讲故事”的容忍度已经降低。如今的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和盈利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新势力车企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或者重新定义品牌价值,否则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活下去。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恒生指数成交额的持续下滑,这背后不仅仅是资金流动的问题,更折射出投资者对大环境的悲观情绪。从全球资本回流美债到港股市场流动性走弱,这些因素都在加剧港股的疲软。而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重资产、长周期领域,在这种宏观压力下,要想稳住阵脚并保持韧性,确实需要拿出更多实质性的表现。【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