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北奔逐渐对领先的华晨宝马构成挑战,福汽恐怕也需要一个市场优胜者的率领。至于时机,踏空后入场总比套牢割肉强。
◎ 汽车人传媒记者 黄耀鹏
3月14日,北汽集团和福汽在京签约,北汽受让福汽手中的35%福建奔驰股份。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实现后,北汽、福汽和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公司各持有福建奔驰35%、15%和50%的股份。福汽总经理黄莼代表福汽签约。
值得玩味的是,双方签署协议的地点,在两会福建省代表团驻地西直门宾馆。福建省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北汽应该很开心,因为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在戴姆勒的支持下,完成了乘用车和商务车(主要是MPV)业务的整合。
遗憾的是,福汽曾经有更好的时机,实现与北汽的合作。而当前这个时间点,显然并非最佳。
在2009年,北汽与福汽一度接近达成协议。当时谈的是北汽受让40%福奔股份。虽然时隔7年,福汽出手的股份少了5%,但这不是关键,因为没有改变三方股权地位。无法回到过去的福汽,手里的筹码也所剩无几。可以想见,未来奔驰MPV的生产地未必北移,但主导权一定落在北汽集团手里。
北汽董事长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北汽的目标是以北京为中心,在西北、西南、华南和中南地区进行布局,其中福建奔驰正好可以成为北汽的华南又一个重要基地。”言下之意,福奔将被视为北奔的一个生产基地或者分号而已。福奔丧失独立性是板上钉钉的事。
福汽在2009年和北汽谈判,2013年和东风谈判,几乎都走到签约地步,最终又都流产。而时任福汽董事长的廉小强,对福建省政府主导的重组,并不以为然。
“从来就不是所谓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是不行了,别人来救你。福汽不是这种状况,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当时廉是有这个底气的,2013年东南汽车销量上了20万辆台阶。虽然福奔销量仍不理想,但眼瞅着前景不错,福汽方面要价估计不低,与东风的合作无疾而终。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份,担任福汽董事长6年的廉小强到龄退休。而其后北汽与福汽的谈判则迅速打开局面。现在我们看到的签约场面,显然出于去年双方谈判的结果。
继2014年福汽乘用车产销量的大滑坡之后,2015年福汽整体销量再次下跌,全年只有7万辆出头,被很多籍籍无名的自主厂家超越,排名40名开外。这时候再开当年的条件,已经没有意义了,此谓时也运也。
另外一方,戴姆勒集团在这桩案子中耐人寻味地保持沉默,一如当年。去年,福奔生产的几款MPV:唯雅诺、威霆、凌特等车型销量下跌49%。此消彼长,北奔去年销量实现增长93.84%,几乎翻番,气势如虹。形势比人强,戴姆勒怎么可能不支持北奔将福奔纳入麾下。戴姆勒希望北汽主导下,唤醒沉睡的公务机MPV市场,实现奔驰在这一细分领域的霸业。
鉴于北奔去年靓丽的数字,福汽恐怕也相信这一点。从前几年看,产销数字是一时的,关键看气势。这几年北奔逐渐对领先的华晨宝马构成挑战(距离奥迪还稍远),福汽恐怕也需要一个市场优胜者的率领。至于时机,踏空后入场总比套牢割肉强。(汽车人传媒记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