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专属中国的加长车型、将总部迁移至离中国大陆更近的香港、以每周一家的速度大力开拓网络……不长的时间里,英菲尼迪步步紧逼,加快推进中国战略。所有这些大动作,都明确无误地指向一个信息:国产。
这盘在由国产引发的变局,布局者自然是英菲尼迪中国掌舵者、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上任之初,吕征宇就启动了英菲尼迪本土化。2010年8月,在加盟英菲尼迪一个月后,吕征宇就要求日本总部开发一款专供中国的车型,即加长版M系列。吕征宇深刻了解到,中国消费者非常在意后排空间,而奥迪、宝马都在中国都推出了加长版,吕征宇相信,加长版M系列更有实力与奥迪A6、宝马5系直接竞争。
最终,日产总部同意了吕的要求,在进口车领域,此前还没有哪家车企为中国专门开发车型。
推出仅针对中国的加长车型,这只是英菲尼迪本土化战略的第一步。吕征宇透露,在2014年前,英菲尼迪一定会实现国产。
对于国产的意义,吕征宇看得很透彻。“英菲尼迪一定要进入国内高档车第一集团。一个豪华品牌在中国发展,如果没有国产,产量会受到影响;其次,不国产,价格没有竞争力,因为我们有关税的调整;另外,没有本土化生产,肯定不是对市场真正的承诺。要想融入到社会当中去,融入到当地国家去,本土化国产是最好的体现。”
无论加长还是国产,背后都清晰折射出吕征宇做大英菲尼迪的远大宏图。“我们立志打造成为亚洲第一的豪华品牌。”他豪情万丈地告诉本报记者。“传统意义上的豪华品牌都是欧洲来的,北美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豪华品牌。超豪华的概念都是欧洲的,我们要创造的就是亚洲第一豪华品牌,亚洲人也可以造出不亚于欧洲人的产品。”
毫无疑问,从2009年全年销量大概不到5000辆,2010年1.5万辆,到去年接近两万辆,到今年英菲尼迪预计销量接近3万辆之间。对这个坚定执着的挑战者而言,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心中的目标。到2016要实现中国10%的市场份额,吕征宇距离他心目中的目标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