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经常看到的时间节点,2020战略也并不是陌生的概念,但对于王永清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做好了用5年证明自己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用这5年为上海通用确立一个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汽车人传媒》记者/安丽敏
对于上海通用总经理王永清来说,有一个“困境”必须要面对,那就是与其他车企领导人能很快通过业绩得到认可不同,他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上海通用在中国汽车业内,绝对算得上一个“高起点”,这看起来轻松,但实际上意味着要超越自己更加困难。更何况,在王永清之前,已经有了包括叶永明、王晓秋连续两任的“高位接盘”,因此,摆在王永清面前的是两个看似矛盾的任务。
首先,要“稳”,即便是体系能力再强,相信不会有人否认在不算太长的时间内连续更换企业一把手所带来的影响,上海通用也是如此;其次,要“破”,对于上海通用来说,它眼前的对手是两个大众,但更是自己,这个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最优秀基因的企业,现在面临的可能是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它亟需寻找到引领未来的新引擎。
在去年广州车展第一次面对媒体群访时,王永清就曾经“承诺”,到今年的上海车展一切将有答案。他并没有食言,在上任不满一年之后,王永清给出了自己关于上海通用未来继续创领的答案与思考:2020战略。
2020年,是一个经常看到的时间节点,2020战略也并不是陌生的概念,但对于王永清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他做好了用5年证明自己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用这5年为上海通用确立一个在未来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上海通用的2020
上海车展前夜,上海通用首次以三大品牌集体亮相的形式打造了上海通用之夜,并且极具“勇气”地在车展前夜将数百家媒体带到一个多小时车程之外的上海通用凯迪拉克未完工的工厂内。
之所以如此有底气,当然是因为足够“有料”。
这一天,上海通用正式对外发布覆盖企业全业务链体系,贯穿市场、产品、制造、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业务等领域的“2020战略”。
当王永清站在台上发布这一旨在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的战略规划时,坐在台下聆听的有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等中方高管,同时还有玛丽·芭拉带领的通用全球高管——这几乎是可以召开全球董事会的规格。
双方母公司的高规格出席,从侧面印证了这一战略的重要性,确实,对于上汽集团和通用全球来说,上海通用都是不容有失的领地,王永清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在这次正式对外公布之前,王永清还特别拿出了一下午的时间与包括《汽车人》在内的媒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解读。当时,他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本有关2020战略的资料,但无论是长达45分钟的详细阐释,还是更长时间的媒体问答环节,他几乎没有去翻一下那本资料。
要知道,在这份2020战略中,除了严密的战略部署之外,还涉及到很多重要的数据,显然,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这些东西对于王永清来说,已是信手拈来。
关于未来的判断,王永清告诉《汽车人》:“未来的竞争有几个方面,一是大家讨论最多的新能源,基于国家的法规越来越严,整车油耗的标准不断严苛,到2020年乘用车要达到平均5L/百公里。那个时候不可能全部是新能源车,也包括传统内燃机的动力总成。第二个方面是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和整车的结合是目前热度最高的话题,比新能源的关注度还要高,怎么样让互联网和传统汽车行业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海通用‘202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对于中国经济以及汽车市场的规模,王永清的判断是:“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基本上每年是7%左右的增长率,第一季度汽车增长率大概只有9.8%,去年还是13.6%,商用车还是负增长的,可见经济增长和汽车的增长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预测汽车市场每年有10%的增长,估计到2020年汽车销量是2700万到3000万之间。”
虽然以上的话题经常被拿出来讨论,但真正将其纳入到自身发展战略高度的,似乎还没有看到,而这就是上海通用2020战略制定的前提与背景。基于以上的考虑,王永清向原有的体系举起了手术刀。
在市场层面,2020年上海通用汽车将实现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别克和雪佛兰都要成为年销百万级的品牌;凯迪拉克未来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覆盖豪华车各个主流细分市场,成为具有鲜明风格的豪华品牌。
在产品方面,上海通用汽车将精准化发展“多品牌、全系列、差异化”产品战略。2016-2020年,上海通用汽车将在产品项目及设施上累计投入达1000亿元,每年推出超过10款全新或改款产品。到2020年,上海通用的产品系列将从目前的29个增加到 40个,全面覆盖各个主流细分市场。
面对席卷行业的新能源与新技术浪潮,上海通用将全面推行电气化技术。2017年上海通用旗下产品将全系标配发动机智能启停技术;未来5年将推出超过10款新能源新品,且每年推出1款国产混合动力车,覆盖从弱混到强混,非插电到插电式的全类型新能源产品。同时,上海通用汽车将前瞻规划并创新运用新技术,全面推进超过25项整车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同步推动智能汽车研发。2020年公司旗下产品将100%实现互联。
在制造体系上,上海通用汽车将以“智慧制造”为驱动,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依托先进制造技术及工艺,创新工厂规划,提升自动化率,优化工艺布局,实现最精益的运营效率。同时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精益、敏捷、柔性”的绿色智慧制造系统。
面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上海通用汽车将继续创新业务模式,从单纯产品、制造和销售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客户体验及生活方式导向转变,并重点打造包括车联网、汽车电商、汽车金融、二手车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在内的多项创新业务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痛点与难点
审视上海通用的2020战略就会发现,虽然这是一个看起来大而全的规划,但其实处处都瞄准了当前行业的“痛点”。
以互联网为例,除了广泛讨论的智能互联等技术之外,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更加精准的后市场营销服务成为王永清非常关注的方向。
“将来下游业务也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有统计显示,去年这块市场有6000多亿的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会达到2万亿的规模。如果没有一个精准的大数据和车联网结合起来,将难以把握这块市场。所以未来下游业务的盈利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王永清举了一个延保业务的例子来说明大数据与后市场结合的重要性。
“比如说客户买了一辆车,三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整车厂买单,三年之后出现问题都是消费者自己买单。上海通用和经销商做了个打包方案,消费者花2000块钱,三年后发生质量问题将负责维修。但是有的消费者会有疑问:我买的是质量信得过的车,就是上下班开十几公里,开车习惯又非常好,你给我2000块一个包是很贵的。如果我们有一套系统,用大数据这个技术手段,能够精准地知道客户的用车习惯,他从来没有违章,按照保养周期保养,那么就可以根据用车习惯,1000块钱延保三年,这样车主就会觉得很好了。”
在王永清看来,互联网以及后市场是个性化色彩更加浓厚的领域,如果提供的服务不够精准,那这一部分的利润将被大批的创业型公司瓜分,事实上,现在后市场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创业的最重要阵地。
在这一领域与创业者们竞争,整车企业需要更加灵活以及更加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倘若没有一套精准的系统来了解客户的用车习惯,用户就不满意。新业务还有很多,这也是上海通用未来要进一步深化的重点。”王永清已经将覆盖全产业链定位为上海通用2020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止这一点,无论是智能技术还是在销售层面的电商渠道,上海通用都在开展切实的工作。不过,在王永清看来,互联网并不会颠覆汽车业,但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和平台会给汽车业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可以带来什么呢?就是让它的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现在汽车产品开发周期大概是36个月,并行工程可以缩短几个月,而互联网未来会改进这个流程,把迭代的周期大量的缩短,因为大量的数据可以为我们做出有效、精准、高性能的车。所以优势互补可以使迭代的周期缩小,这是很重要的。”
可以说,无论是主动拥抱互联网,还是向产业链后端延伸,都表明上海通用对于当前的竞争形势有着敏锐的感觉和判断。(作者/安丽敏 节选,原文刊载于《汽车人》6月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