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和旁边的助手,包括长安汽车的工作人员都在小声议论:“没想到他这么配合。”
像个听话的孩子,徐留平始终耐心地遵从着摄影师的要求,“我听你的。”他笑意盈盈。
曾经,徐留平在长安内部的形象可不是这样,冷静、谨慎、低调,甚至有些冷面。他被称为“711”总裁。这是因为自入主长安以来,徐留平几乎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4年后,他变了。
就连他自己都说现在处于调整转型期,人生信条也有所改变。“原来总觉得男人的全部就是应该要做点事业,现在我觉得事业和生活还是要并行。弦绷得太紧不行,快乐感会下降,创造力也会下降,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才完整。”
他是中国汽车界最年轻的企业“掌门人”,他所接手的长安汽车也如他一样,在4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功的荣光加于其身,他却说这是企业到今天应该走到的高度。一直恪守自己的职业风格,不张扬,也不激进,他问自己:“我个人怎么定位?企业又怎么定位?下一个10年的角色又该怎么扮演?”
《汽车人》:您对过去的这2009年怎么评价?
徐留平: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第一,长安汽车成功进入汽车第一阵营;在第一阵营中,长安汽车增速最高,我们全年产销突破了140万辆;自主创新能力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新能源领域实现了中国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成功上市,当然,重组中航汽车业务是我们2009年比较大的动作,是中国汽车业最大的重组事件。
《汽车人》:有人说,长安重组哈飞、昌河,其实就是一个“量量相加”。
徐留平:绝对不是那样。可以这样讲,此次重组是央企间最大一次重组,是双方遵循市场、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的,对中国汽车行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具有引导和示范意义,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可以这样讲,新长安的成立,实现产能规模迅速扩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势更加显现,规模经济将发挥充分,物流成本将直接降低,配套、经销商等资源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成本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同时,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且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汽车人》:您认为哈飞、昌河的劣势存在哪些方面?
徐留平(笑):整合进来后,原来所认为的那些缺陷都不是缺陷了。要把它们的那些缺陷甩掉,比如自主品牌轿车做不起来,那我们就统一来解决。
《汽车人》:重组之后,您会大规模裁员吗?
徐留平:肯定不会,我已经讲了八字稳定方针(指尊重、平等、合作、互信),而且我有信心能够把问题能解决掉。
《汽车人》:长安后续如何成功整合中航汽车业务?
徐留平:首先是文化的整合,第二就是靠研发、制造、销售等成熟的管理体系。
《汽车人》:您能概括一下您的重组哲学吗?
徐留平:首先是渐进式。重组的过程中肯定是有阻力的,如何将这些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或者说将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这是一个领导人必须把握的。有些地方要坚持,有些地方就要放缓。其实管理是很讲心理学的,因为管理首先就是要管人。
其次,就是要有统一的理念,坚定信心和意志。全球并购案多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高层团队的意志不坚定,多变,这就麻烦了。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安定人心。
《汽车人》:您心目中的新长安大概是什么样的?
徐留平:第一,要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在整车、发动机等方面进行整合,而微车产品就会进行加法减法;第二,整体的资源要流动起来,包括渠道、采购、成本控制,没有必要搞重复建设。
《汽车人》:长安在中国十大汽车集团里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
徐留平:我觉得最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的专、精。上午在公司领导层的会议上我还讲,我们必须要在每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极致是一种理解,你必须要理解它,由理解变成行动,再把它做好,我觉得是一个互动过程。
《汽车人》:咱们离“极致”这个标准还差多远呢?
徐留平:我觉得还有距离,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对车理解到极致,把研发做到极致,制造做到极致,营销做到极致,就会产生一种比较良好的感觉,也有良好的经营效果。悦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汽车人》:现在让您最头痛的事情是什么?
徐留平:人才。目前的人才现状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围绕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队伍。
《汽车人》:您对干部的任用标准是什么?
徐留平:悟性与勤奋。汽车业的蓬勃发展真是缺人,我们要讲究提拔,在工作中锻炼培养。你有这个悟性,对很多问题的关键点就抓得住,抓住了以后你再去专,即使不是干这个行业的,你也很快就能适应。另外就是勤奋,在我们的干部中有这样的说法,做长安人,就要有“711”的工作精神,要敢于奋斗、奋斗、再奋斗。
《汽车人》:长安的重点是发展小排量和新能源产品,那这就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徐留平:你说的没错。这就考量你的总体管理水平,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不浪费成本。而且你必须优化商业模式,通过规模来削减成本。
《汽车人》:长安未来10年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与此同时,国际汽车同行也在进步,那么您觉得这个切入点是什么呢?
徐留平:最大的切入点就在中国。中国的市场这么大。当然也不是说我们海外出口的步伐要放缓。最近我在管理战略方面一直在讲一个核心思想:不要兵分多路,一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
《汽车人》:接掌长安整整4年了,您有什么感慨呢?
徐留平:我觉得做汽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看你的汽车产品,就像你的孩子在大街小巷跑啊。
《汽车人》:您最开心的是什么?
徐留平:满大街跑着长安车。到了哪个地方,我都会去数长安的车,数完了以后看看这个百分数是多少,和我们全国市场占有率是不是一样,这是典型的职业病。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