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王刚:夏利转身

作者:
卢山
时间:
2014-12-22 16:01:18

王刚整了整衣襟走上舞台,一瞬间被闪光灯包围。

这一天,无论是在汽车市场里,还是在微博这样的公共话语空间中,天津一汽和夏利所受到的关注前所未有。这一天,是夏利N7上市的日子。

夏利,一个极具符号化意义的品牌。它不仅代表着上一代国民车的金字品牌,其背后的天津一汽,同样更是中国自主汽车发展史上的一枚标本。但是在过去几年里,这块招牌有些失色了。

身为天津一汽的总经理,王刚一向不喜欢抛头露面,这一次他破例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关于夏利,关于天津一汽,他有许多话想说。随着N7的上市,一直暗中使劲的天津一汽到了可以向外界一展成果的时候,一个革命性的自主创新格局,正在天津一汽全面展开。

启动变革

对于天津一汽来说,2012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是天津一汽重组的10周年,也是天津一汽10年发展三部曲的收官之年。

所谓三部曲,指的是天津一汽过去10年发展的3个阶段。是一段从扭亏开始,逐渐走向改革与谋划未来的艰苦历程。

“刚刚重组的时候,我们这个企业还很困难。当时产量只有5万辆,销售收入大概是30亿左右,企业处在严重亏损的状态。”

王刚坦言,10年前的天津一汽已处在生死边缘。如何让这样一个垂死的企业重生,是作为领导者的首要任务。随着对天津一汽的重组开始,一汽集团对天津一汽做了3件事。第一,是重新搭建了一个新领导班子。第二,为企业的未来制定了新的规划。第三,则是将新的管理团队和现有员工在理念和文化上进行融合,达到共识共事。

前两条的实施难度并不算大,真正困难的是最后一条。

“这个阶段我们大概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结果就是把这个企业的团队凝聚了起来,把员工的士气提振起来。”

随着企业凝聚力的提升,乘着经济型轿车快速增长的东风,到2005年,夏利产销量达到了15万辆的规模,比4年前提升了2倍,一举实现了扭亏。

当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实现之后,未来如何发展的第二阶段接踵而至。

“根据集团的战略,还有结合当时市场发展的状况和行业竞争的特点,我们就提出来要加快自主创新,解决企业后续发展新的动力和资源的问题。”

这一次,王刚明确提出了加速自主创新目标。口号不难,如何操作才是真正的难点。如何真正实现快速的自主创新,这个难题就摆在了王刚的面前。

彼时,夏利的产品已经普遍老化,继续更新换代。同时,工厂硬件条件差,设备水平比较落后,产能也存在着严重的瓶颈。“那个时候我们的产能实际上是靠加班才能完成的15万辆。”

更为深层次的隐忧,则体现在整体的体系能力羸弱上。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工作质量,技术还是管理上。

“夏利这个企业曾经有七八年的时间处在困难的状态,我们在艰难的时候大概是400多名员工,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围绕着这些突出的问题,天津一汽从2007年开始提出了新一轮的发展战略。

2002年到2007年是一个5年,2007年到如今又是一个5年。如果说第一个5年,主要解决的吃饭问题,那么第二个5年,则主要解决长大的问题。

自主格局

5年以前,当天津一汽基本实现能够吃饱的情况下,王刚和整个团队提出了“四个加速”的发展构想——即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工厂发展改造、加速管理创新,加速人才培养。现在5年过去了,王刚欣慰地表示:“这一战略目标现在来看应该已经基本实现了。”

“过去的夏利在资源上也好,在技术创新程度上也好,简单概括就两句话:整车全部靠引进,核心资源主要靠合资。”

这两句话,确实精确地概括了过去多年来夏利的窘境。国民最熟悉的夏利两厢小车是引进的日本大发车型,大一点的车威姿和威乐引进的是丰田。“后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改进,但还是修修补补。”王刚坦言。

而在过去,整个夏利仅有一款1升的发动机和一款85牛米的变速箱,以及一个15万辆产能的工厂。而这些核心动力总成,则全部来自夏利的合作伙伴丰田。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天津一汽从2006年开始加大了研发的投入,加速产品结构调整。“过去我们一年研发费多的时候也就2000万,少的时候1000万,少得可怜。现在我们已经连续4年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在4个亿左右,前几年在2个亿左右,达到了我们销售收入3%还多一些。”

通过几年的努力,夏利已经连续推出了威志V2、威志V5、夏利新N3、夏利N5,以及全新的夏利N7,靠自主创新实现了全面的更新换代。

“这个更新换代不是简单地把老样子变成一个新造型、新内饰,实际上在技术上,在品质上,在成本上都得到了优化。”

王刚特别强调新夏利内在的更新。而实现真正改变,更要在技术内核上达到真正的自主创新。在这方面,显然王刚底气十足。

“这些年我们在发动机上下了大功夫,一是把我们原有的一升发动机升级改造,功率从过去的38千瓦提升到50千瓦,排放也达到了欧Ⅴ的标准,燃油经济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另外是开发了1.3升、1.5升的发动机,实现了全面自主生产。”根据王刚的描述,明年还将推出双VVT以及带涡轮增压技术的更新产品。

与此同时,天津一汽对变速器产品也进行全面的升级。这几年连续出130牛米和150牛米的变速箱,以及手自一体的变速箱,这些产品全部是天津一汽自主开发和制造,并且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

通过天津一汽的自主创新,使得夏利实现了两个大的转变。一个是过去整车产品完全靠引进,现在完全靠自主。第二个是过去核心组成依赖合资企业,现在变成了自主研发。

一个自主创新的企业,面对这样激烈的行业竞争,除了产品、工厂这些硬件以外,很重要的是管理。管理会使技术创新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放大,管理对产品质量的保证、对成本持续的改善、效率持续的提高。

2006年开始,夏利提出了“全面学习丰田”的方针,并很快开始取得了成果。首先是在质量方面的快速提升,在2012年J.D.Power报告中,威志V5取得在紧凑型轿车当中可靠性第一名,排在了所有的合资和自主产品前面。同时,威志V2在自主和合资产品中获得了紧凑型IQS第二,仅次于赛欧。

“这些年我们派了大量的干部和员工,特别是一线的员工到丰田去学习,最长的时间是一年半。学丰田对我们这个企业来说眼前是要解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问题,解决我们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的问题,长远来讲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这种持续的全员的改善,有利于打造企业持续的创新的能力。”

创新之路

通过4个加速战略的实施,使得天津一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十二五”以后,在新的形势下,天津一汽提出了“打造新夏利,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突破”的“三新”战略。

“打造新夏利”是天津一汽一个新的目标。“造小车精品,做小车大事,建核心企业”,则是王刚心中对未来夏利发展的最大愿景。

根据规划,在下一个5年里,夏利的产销将提升到60万辆规模。与此同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质量体系的建设,被提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质量做到第一,才能赢得市场。

其次是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目前,天津一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海外事业部,在新的5年里,把海外的产品销量提升到企业总销量的10%。“对海外市场的拓展,我们还是要做品牌、做服务,不拼价格。”

另一方面,夏利也加快了产品升级的速度,特别是在提升品牌议价能力方面。“我们正在开发两款位于1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新产品,一款是A级车,计划在2015年投放上市;另一款是SUV车型,将在2014年下半年投放上市。”按照投放节奏,夏利已经开始有计划的提升了产品入门价格。目前夏利品牌的最低售价已经从过去的2.6万元,提升至现在的3.2万元。

如果说“开启新征程”是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那么“实现新突破”则是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的主线。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力,以及品牌和规模的不断放大,夏利已经走出了一条逐步做强做大的发展道路。而在下一个5年,则是要在竞争力上实现新的突破。这既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要求,更对市场、营销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创新突破的要求。

“我们的创新方向很明确,就是要走一条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相信员工、依靠员工,靠这样的一种力量不断的推动天津一汽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创新!”

自主的明天需要创新,创新则需要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入才有意义。当整个汽车行业不断呼唤自主品牌创新的时候,天津一汽已经规划好了一条明确的创新道路。下一个5年,下一个10年,将属于这些已经做好准备的企业。

夏利,这个中国人眼中无可替代的品牌,乐声已经响起,即将转身。

(作者/卢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