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潜伏者”奥利维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07:25

奥利维

职务:PSA集团亚洲区总裁人物中国指数:☆☆☆中国元素:学中文/萧规曹随企业中国指数:☆☆☆中国元素:设计“中国元素”/人才本土化/合资主导

开着“拉菲红”,品着红酒,听着香颂,逛逛CHANEL,一年里多得数不过来的“悠长假期”……这曾是一个标准法国人的优雅生活,这样的生活节奏也被无数中国人“羡慕嫉妒恨”了很久。

不过,世事哪有完美?当法国车企不得不在中国寻回新的增长点时,就必须要跟上中国式的快节奏。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契机,2009年PSA在欧洲的衰落和在中国市场的小翻身,让法国人从“心动”变成了“行动”。时年6月上任的PSA全球总裁菲利普•瓦兰更是说干就干:修好东风,联姻长安,引进新产品,投产新工厂,发布未来远景计划……

PSA亚洲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而奥利维的上任只是顺理成章。在此之前,他任职于PSA集团执委会和管理委员会,同时担任PSA集团规划部部长。与瓦兰的积极高调不同,这个看起来很年轻又帅气的法国人不是那么适应聚光灯。除了各种“必须要”的场合,他很少和媒体主动“套磁”。在媒体的印象里,他主导推动的沟通会只有一次。

或许你可以说,他是萧规曹随,至少目前更多意义上他是瓦兰决策的执行官。但这个“深居简出”的执行官身上,直接肩负着2015年神龙5%的市场占有率和长安PSA3%的市场占有率。

欧洲已到极限,在中国,PSA注定没有退路。

3场战役

“中国市场是PSA战略愿景圆满实现的重要支撑。”奥利维在接受采访时说。

诚意自不必说,最重要而且能够看得见的变化莫过于“中国元素”的重视和加强。从产品、研发到用人的本土化,尽管这对于很多跨国公司已然很熟悉了,PSA仍需要一步一步摸索。

实际上,就以往的经验来看,推进的速度已经值得表扬了。

“中国元素”的第一战是推动合资公司的产品“中国化”。而这一点,无论是东风雪铁龙还是东风标致,都有新表现。

其中,东风标致系408被称作是“专门为中国的市场打造的”产品,东风标致508从设计之初的各个环节就融入了中国需求、中国元素,这款车型在巴黎车展上刚一亮相就被贴上了“最具中国特质”标签,东风标致308则是PSA上海研发中心本土开发的第一款车,此外还有2010年北京车展上雪铁龙首发亮相的一款Metropolis概念车,该车其中一个亮点也是设计,由PSA上海设计中心参与,很多细节都融入了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的第二战,是增强上海研发中心力量。动念于2007年、落地于2008年的PSA上海新研发中心,前身是PSA上海采购中心,负责PSA在中国零部件采购业务。无论是瓦兰,还是奥利维,都曾多次在公共场合中强调该研发中心未来的目标是达到千人规模。

当时,奥利维的设想是“从上海中心出来第一款车型应该是C级车或D级车”,因为他认为,在中国最主要的汽车市场仍然是C级车,“所以我们会继续把重心放在C级车”。

尽管时至今日,上海研发中心的规模不如想像中进度快,第一款车型既不是C级车也不是D级车,但已经在逐步发挥出“中国设计”的作用。

“中国元素”的第三战,是人才本土化。从去年年初神龙中法高管轮换并旗下两大商务部启用中国人任市场部经理,到PSA亚洲区孙晓东的加盟,都在显示PSA用人向着本土化的方向倾斜。

其中,PSA亚洲区更是一度传出自上而下学习中文的消息,热爱母语的法国人主动学习中文,或许正印证了:改变,就是进步。

复位高端

“在优雅、尊贵和时尚间流动变换,与拉菲红酒的色泽及品质交相辉映。”

一则东风雪铁龙C5的广告,数不尽奢华优雅。两年多前,东风雪铁龙C5的推出正式打响了回归高端的第一枪。

这也似乎说明了有所妥协的法国人仍旧不甘于“自降身价”,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雪铁龙依旧是NO.1,是总统座驾,是富有历史荣耀的高端品牌。

不能不说法国人生活奢侈,理想也够奢侈。在错失中国市场这么多年之后,要扳回一局,自然销量为王,须知中国市场可是集中了全世界的顶级品牌,相形之下,雪铁龙再是心气髙,又怎敌更高级别的对手?

法国人的固执或许也在于此。销量要,复位高端同样也要。

C5的3年高端之路虽然走得艰辛,但坚持下来的结果却是有目共睹。可是,这力量毕竟太单薄了。

于是,在长安PSA成立后,拿出雪铁龙的高端底牌DS系列来祭旗,当属背水一战。而背后的推手自然是这位亚洲区的最高指挥官。

2011年的上海车展前夕,雪铁龙全新车型DS5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全球首发仪式。这场极具震撼力的视觉盛宴,被称之为“梦幻体验”。这么看重DS,是因为DS系列本身发展史也被认为是雪铁龙的复兴史。

雪铁龙在1955年首次推出DS车型,上世纪70年代后因为后继车型乏力渐渐被人淡忘。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雪铁龙推出量产版的DS3以复兴DS系列,其后又相继推出DS4和DS5,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为象征着雪铁龙旗下高端品牌的重生。

“开拓全新市场需要全新产品,创品牌风格的先河。”当被问及DS系列车型前卫的设计理念能否被中国市场接受时,奥利维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而对于势单力薄的C5来说,接下来的高端道路不再孤单,落地是兄弟,更兼骨肉亲。从PSA复兴的大视野来看,是盟军。

合资公司上位

尽管将PSA亚洲区放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地位,但实际上它的权限有多大?这是其成立之初所有业界人士的疑问。不仅如此,人们对于这位新总裁的定位也抱有疑虑。

“PSA集团除总裁以外最具实力的奥利维担任PSA亚洲的总指挥,印证了这里就是最高管理层。”

只是这样一句话并不能打消所有困惑。毕竟,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PSA亚洲区就像一座雾隐着的迷宫,无论是发布战略,还是面对媒体,都让人感觉不出“它做了什么”。看不见影儿的总裁,更是一团谜。

事实上,这个颇有些神秘的“总指挥”,在进入PSA集团一年后就常来常往于中法之间了。2007年至2008年间,时任PSA集团CEO的斯特雷夫每月都要来华考察一次,每次都会把当时身在执委会负责集团产品规划的奥利维也带来学习。

官方对他的职能评述是:加强对中国市场的统筹。统管部门包括产品规划和市场调研、上海研发中心、市场、公关、销售、财务、采购等十多个部门。

在PSA两个合资公司的重要战略发布和推动中,他无疑是那个坚定有力的执行者。而目前来看,可以说无论是奥利维,还是PSA亚洲区,都还未发挥出最大的中国事务作用。

不过,在未来,PSA亚洲区的职能或将面临一次新的“转向”,那就是继续“潜伏”,把更多发声的机会让给两个合资公司。

“未来,我们会逐渐少发出声音,让合资企业多发一点声音,这样可能就不会让人感觉到‘PSA亚洲’的存在。”加入PSA亚洲运营部管理层的孙晓东说。这意味着PSA今后的主要职能将是全力支持合资企业,PSA在中国发出的声音,也将跟随合资公司。

据称,这是PSA方面首次发表“以合资公司为主导”的言论。

此前,合资公司在产品、营销及活动方面的任何调整,都需要向PSA亚洲进行汇报并获得许可,而以法方作为主导的PSA,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角度不同,经常与合资公司发生分歧。

若此方案若能实现,或将是PSA中法之间史无前例的一次默契合作。看来,奥利维是要和PSA亚洲区一起“潜伏”到底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