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白孝钦飞跃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4-12-22 16:07:32



白孝钦

人物中国指数:☆☆☆☆人物中国元素:营销悍将/本地化思维企业中国指数:☆☆☆☆企业中国元素:后来居上/品牌突围

不管情愿与否,你或都难以否认,在林林总总到中国淘金的海外汽车企业中,韩国人是最懂得当地消费心理和市场规律的那一拨。客观比较,无论品牌历史还是来华时间,韩国汽车企业都远不能与那些动辄百年历史的欧美汽车企业比较,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并不占优势的基础上,韩国汽车企业迄今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才更可圈可点。利用金融风暴美日企业自顾不暇的契机,更凭借价格实惠、质量可靠的自身优势,现代汽车大举侵蚀竞争对手的领地,已经稳稳跻身国内主流车企力量。

2011年,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华销量仅次于大众和通用,达到百万辆规模。倘若不是北京现代产能不足,这个数字还能再往前冲一冲。以至于根据对合作伙伴的了解,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认为:“全世界范围内,成功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只有现代汽车。”

当然,且不说过去10年现代在中国上位的过程,远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即使眼前已经取得的战果,现代汽车也还远不能高枕无忧——欧美系自上而下的打压,本土汽车急不可耐的向上突围,都将韩系汽车夹在了一个压力最为集中的中间地带。北京现代必须为其过去缔造的“现代”速度注入新的内涵。

当此背景,北京现代的人事调整也就在意料之中。去年年底,62岁的卢载万卸任,白孝钦接过总经理大任走向前台。外界评论认为,如果说过去9年时间里,卢载万和第一批缔造者为北京现代搭起了一个坚实的骨架,使他具备了参与最复杂市场竞争的能力;那对白孝钦和继任者来说,他们所承载的重任,就是如何继续

夯实基础,同时添加更多的血肉声色,将北京现代真正打造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一线车企、

当此重任,能够获得中韩双方的一致认可,白孝钦当然有其过人之处。以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本部长身份接任总经理职务的白孝钦,正是现代集团内部的一员骁将。他早年加入韩国现代汽车,历任销售、售后等多个部门的重要职务,拥有过人的市场判断度和营销成熟技巧。最具说服力的是,2008年当北京现代销售出现低谷时,白孝钦临危受命出任销售本部长,带领北京现代走出销量低谷。随后3年,北京现代汽车销量节节攀升,至今已经牢牢站稳行业内前5名的位置。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北京现代市场份额、品牌价值也达到了新的高点。

与卢载万缜密严谨的工程师气质相比,销售出身的白孝钦更加活跃开放。并不算是巧合的是,来自中方的常任副总理李峰,其前身同样也是一位业界闻名的营销高手。中韩双方主帅资质如此统一,反映出股东方对北京现代新10年的战略侧重点,那就是从初期的产能、产品建设为中心,转向更高级别的品牌文化建设。

白孝钦很清楚自己肩上担负的重任。上任后不久的一次交流中他告诉《汽车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品牌建设都将是北京现代建设的重点,以此推动北京现代实现二次飞跃。这个过程中 ,2012年将是关键性的起飞元年。今年,北京现代第三工厂投产在即、百万产能形成规模、进一步夯实内涵式增长成果……白孝钦甚至已经有了一份蓝图,那就是3年内将北京现代的“产品品质”推进至行业前三,5年内带领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进入行业前五——“我的目标是,将北京现代带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索纳塔收获自信

在加入现代汽车过去的35年时间里,白孝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销售最前线工作,直接与消费者交流。丰富的经验让他获得了宝贵的市场认知能力,他能够准确地告诉你消费者要的是什么,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哪里?也正因为此,2008年他被调至正处于低谷的北京现代,短短一年时间企业出现起色。“2008年1月1日我来到北京,2009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达到了57万辆,同比增长了94%。2007年我们仅仅是第8位,2008年我们是第7,2009年一下子跃升到了第4位,超过了一汽丰田和东风日产等竞争对手。”回忆起那段往事,白孝钦颇感自得,他甚至告诉记者,2009年末是他人生当中一个难以忘记的光辉时刻。

在分析人士看来,白孝钦2012年出任总经理,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时机。过于一年由于受制于产能瓶颈,北京现代在销量增长上无法发力,因此,在销量目标上仅定下了72万辆、同比增长2%的目标。2012年,随着第三工厂的竣工和后续新产品的投放,对销量的追求将重新成为品牌力提升外北京现代的又一重心。根据计划,北京现代第三工厂的总产能规划是40万辆,今年7月竣工后将会先期启动30万辆产能。

有了产能保障,白孝钦自然也更有底气。“北京现代的计划是在2013年、2014年真正达到100万辆的产销体系。”白孝钦告诉《汽车人》。而在此前,北京现代的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已经先行。2008年,北京现代的销售网络只是在300家左右,到去年年底,北京现代已建成720个销售网络,而且在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地区城市加大了网络建设的力度。

为了达成百万辆产销规模目标,白孝钦表示,今后北京现代在产品结构上的调整将继续深化。

按照规划,今年北京现代将继续投放两款重量级新车,其中的一款轿车新产品正是业界关注已久的换代伊兰特,与第八代索纳塔一样,这款新伊兰特在美国也创下了月销售过2万辆的战绩。另外一款则是中高端SUV全新胜达。

通过这两款新产品,白孝钦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强化北京现代产品的高级感和品质感,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白孝钦介绍,针对15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型,北京现代内部有一个统称叫“D+S战略”,D是指中高级车,S就是SUV。今年即将上市的这两款新车正是这个中高端战略的具体实施。

之所以敢于向中高端领域冲击,是因为北京现代有了更多底气。这个突破口正是第八代索纳塔。这款去年4月上市的中高级轿车,用半年时间月销量爬升到了1万辆,5个月销量累计超过4万辆。或许对雅阁、凯美瑞这样的车坛常青树而言不算什么,但对一个没有时间优势的韩国品牌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之举。

“第八代索纳塔的销量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它上市初期预想的月销量是6000辆左右,可是它上市半年以后,从9月份开始销量连续突破10000辆,成为一款足以媲美日系、美系甚者德系对手的车型,这也说明北京现代的品牌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品牌追求不止

在上任的第一年,白孝钦给自己所指定工作的重点并不是销量达到多大的规模,一方面他判断,今年中国车市将依旧处于稳健的增长阶段,增幅不会超过10%;另一方面,在第三工厂竣工后,今年能够利用的产能也就是80万辆。因此,北京现代内部2012年的生产计划也是在80万辆左右。不单纯追求量的冒进,表明北京现代战略发展更趋成熟。事

实上,白孝钦内心中早就给自己定好更重要的目标,“目前我们公司内部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品牌力。我的一个目标就是,将北京现代打造成为一个高端化的汽车品牌。现在我们在中小型车和SUV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还是希望让它更上一层楼。”

应该说,正是索纳塔一役,北京现代终于在中高级车市场站稳了脚跟,让白孝钦对未来有了更多自信。他告诉记者,过去两年他最高兴的并不是销量增长,而是北京现代产品结构发生了改变。“中高级车+SUV”在北京现代的产品销售结构中所占比重,已经从2009年的18%提升到去年的33%。对北京现代来说这层意义尤其重大,它不仅将摆脱只卖中低端车的印象,也将对困扰公司多年的品牌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而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白孝钦介绍,根据去年年底确定的北京现代“十二五”战略规划,北京现代将围绕两个“倍增计划”全面开展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产销能力和中高级产品结构较之“十一五”末年实现全面倍增,到2015年产销量由70万辆倍增至140万辆,中高级产品比例由26%倍增至50%以上。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将彻底改写北京现代品牌在中国定位。

这也是白孝钦作为北京现代总经理心中最大的愿景,“在我任期内,就是希望让北京现代成为一个高端化的汽车品牌。”他坚定地说道。

问答白孝钦

《汽车人》:去年第八代索纳塔取得了一定成功,今年第三工厂也即将投产,接连利好下,北京现代今年会有怎样的突破?白孝钦:2008年我们推出悦动以后的车型都非常成功,悦动以后推出的ix35、瑞纳、索纳塔都是细分市场的畅销车型。今年我们第三工厂竣工投产以后,也将继续生产体现北京现代时尚、睿智品牌新形象的新车型。我认为今年年中国汽车市场会继续增长,2011年整个市场的增长率在6%左右,今年会超过这个数字,但不会到10%。中国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应该有136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我自己预测的可能是在1280万辆左右。至于我们自己,虽然今年第三工厂即将竣工,但初期能够释放的产能也就是80万辆,因为我们内部今年制定的生产计划是在80万辆左右。对我来说,今年更看重的还是提升品牌力。2011年第八代索纳塔销量超过预期,成为一款足以媲美日系、美系甚者德系对手的车型。这说明北京现代的品牌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汽车人》:提升品牌力的预期下,您准备把15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比重提高到多少?白孝钦:你所说的15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型,在北京现代内部有一个统称叫“D+S战略”,D是指中高级车,S就是SUV。以前北京现代这些车型的销量比重是8%左右,可是近几年中高级车的销量比重急速提升,2008年已经达到了16%、2010年是26%。2012年新工厂投产以后也会继续引进更高级别的车型,这个比重也会持续提升。我们的计划是,今年内将中高级车的占比从去年的33%提升到40%。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