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人物

山本克朗的“进退术”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07:25

山本克朗

职务:铃木中国总经理人物中国指数:☆☆中国元素:妥协/以退为进企业中国指数:☆☆中国元素:奥拓/“大铃木”/南北整合

蜿蜒曲折的赛道之上,车身斑斓的铃木赛车如利箭,左突右进,在股股狼烟中直插终点。不知每次看到这幅画面的山本克朗,心中是否会闪过这样的念头:什么时候它能够在同样跌宕起伏的中国市场长驱直入呢?

算起来,山本克朗来到中国有一年多了。更确切点儿说,是一年零4个月。

这无疑是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他的前任樽本浩司正是在就职一年半的时候离开的,其前任桥本俊明则是一年零两个月的任期,再往前追溯,是铃木并网销售的首推者益塚富士男,在位时间也并不长,似乎也正是由此人始,开启了铃木中国频繁换帅的先河……

换帅,当然与发展不顺相关。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有关铃木在华的症结已经被批驳了又批驳,从产品引进滞后、网络结构不合理、营销手段羸弱一直上升到战略层面的短视等等,不一而足。

新的主事者们在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也必须要担负起解决历史宿疾的重任。但这并不容易。

“大铃木”规划下的50万辆目标,砸在时年20多万辆年销量的“小铃木”身上,即便是“四肢健全”者,3年时间也未免太过仓促。况乎,彼时合资公司之一昌河铃木正处在连年亏损的状态中。

可以想像,并网的完败,目标销量的遥遥无期,与合资公司逐渐升级的矛盾……身处漩涡之中无以自拔的樽本浩司,离场也是注定之中。

一头白发的山本克朗,作为新的临危受命者来到中国,不说是满目疮痍,也该心下戚戚了吧。毕竟,2010年是几乎所有在华跨国车企赚得盆满钵满的一年,而铃木却要面对着旧伤新痕,重新洗牌。

50万辆折戟的背后,透视出的既是历史的沉疴,亦是不懂中国行情的莽撞。山本克朗,这位对中国市场也并不熟悉的日本人,能够带领铃木成功突围吗?如今他的中国答卷,又是否能够让总部满意?

兵败凯泽西

“中国汽车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即使诚如山本克朗如此恳挚的言语,他的前任们也都无一例外地都表示过。

但你的确不能不说,过去的20年缺口落得实在太大,这样的落差让人甚至于无从下手。更为重要的因素又或在于,他们不懂中国。

即便是山本克朗,过往的工作经历也与中国无关。他的前任樽本浩司,则是一位标准的“欧洲通”,当年接掌中国市场大印,是因其在欧美市场的优秀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就目之所及中国市场繁华的表象,不做战略考量盲目上马的项目,当然事倍功半。

凯泽西的引进即是一例。这是铃木在中国市场导入的第一款中级车型,四驱运动风格固然令人心驰神往,但无论推出的时机抑或自身定位,又与中国市场“不搭”。

“希望年销量可以达到1万辆。”樽本浩司的希望最终没有实现。而作为承前启后的一款车型,凯泽西成为山本克朗的难题。

山本克朗的解决方案是降价求量。这当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一些专家的意见,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跳水般的降价幅度,却变相堵死了铃木品牌向上的道路。原因何在?

中国人有句话叫“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打开了口子,就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或许终能等来晴天。否则,岂止是功亏一篑,对品牌的杀伤力更是不言而喻。凯泽西以上市不到半年的新车身份直降4万,最低配版的价格从B级车区间掉到A级车区间,这固然吸引了新的用户,但也伤了不少首批车主的心。“

铃木,你伤害了我们。”在汽车之家的论坛上,赫然以这样的标题表“受伤”。一位车主写道,第一批买了凯泽西的顾客应该是支持铃木的,铃木这个降价政策需要考虑到第一批买车人的利益。

如果说这是无心伤害,想来中级车之路其实并非铃木心目中未来的“主打歌”。铃木需要将自己定位在何处?山本克朗并不讳言铃木的未来优势仍旧是小型车。相信每一个铃木人都想重现奥拓在中国市场驰骋无疆的那些光辉岁月吧。

商场如棋局

向以“小车之王”著称全球的铃木,也借此在金融危机中力挫萧条跻身车界前十。其2009年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就已经是中国的4倍之多,可是,谁会知道中国的潜力如此深不可测呢?

面对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铃木纵然不愿承认当初的战略短视,但表现之中已经凸显了它无法忍受在这个市场没完没了的不温不火。

这就不难理解自桥本以来近乎执拗的并网尝试,而当“大铃木”的目标摆到面前时,眼下依旧起色不多的两个合资公司,使得樽本浩司自然忍不住着急要发力。自然,换了谁都着急。但显然,这个在欧洲工作多年的日本人,不仅不懂中国市场,更不懂中国政治。

实际上,长安整合铃木的迫切性并不比铃木中国差多少。在经历了几年规模扩张之后,吸收、整合及盘活旗下合资公司是长安坐四望三的当务之急。显然铃木并没有悟到这一点。它着急的是“大铃木”的战略,为此,樽本不惜高调表明寻求新合资公司的紧迫性。

高调的结果就是彻底惹火了长安,一句“如果铃木一定要寻找第二家合作伙伴,长安汽车集团将终止对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资源整合”,就把铃木的退路几乎全盘堵死。

长安固然整合旗下资产的需求迫切,但终究有庞大的架构在那里,且旗下合资公司众多,以其资本,耗一阵儿是无大碍的。毕竟,在中国无论是改革还是改良,仅仅是走完需要走的流程也够个一年半载的了。

苦,谁苦?话语权羸弱的铃木,当然更苦。

其实,在中国“做生意”就如同下围棋,讲究的是各有进退的共赢之术,而并不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死局”。深谙棋术的日本人,反倒被自己给绊倒了。

反应过劲儿来的铃木,终于肯把骄傲倔强的头颅低下来,社长铃木修亲自赴华修复感情,再接中国盘的山本克朗则绝口不提寻找新合资,放弃强制并网,加强自修,并主动提出加快铃木二工厂建设。

合资公司并非不给面儿,立时态度软化,南北铃木的整合或将在即。2011年年末长安铃木二工厂破土动工,也被视为二者之间关系的“破冰之举”。

就此而言,山本克朗虽然也并不通中国,但终于是吸取了前车之鉴。并且,更加懂得进退之术。

只是,铃木南北整合会是什么时候?仍旧没有个确数。

或许,山本克朗可以在任内看到令人欣喜的结局。而无论如何,他算是将铃木在华交困的一盘棋给盘活了,惟此一点,亦或可告慰各方矣。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