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专栏

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国门?

作者:
张恒
时间:
2016-02-03 06:33:37

◎ 汽车人传媒记者  张恒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某商业大佬夸夸其谈:不像韩国和日本,他们的市场容量有限,而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这么大,我们只要能把中国的市场做好,就很了不起了,就够了。

随口举俩反例,贵州茅台上市以来已经涨了三四十倍,不少价投的理由是:巴菲特买可口可乐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涨一百倍了,但在巴菲特买入以后又涨了一百倍。这个理由为什么不成立?因为茅台是中国的茅台,可口可乐却是世界的可口可乐,估值当然不能同日而语,茅台只要不能走向世界,就没有后面那个一百倍。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以后,马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给阿里巴巴拔高估值,他开始把阿里巴巴描述成全球性的企业,推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把产品卖到中国去。

其实,公司估值的问题还是其次,重点在于对国家而言,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走出去,一个国家才不至于从高处摔得太狠,为什么这么说?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韩国还是日本,这些国家的货币都经历过大幅贬值,而且每几年汇价就玩一次过山车。尤其是韩国、日本,贬值幅度更大,但为什么他们国家的经济没有因此受到致命打击呢?甚至还被称为竞争性贬值,听起来好像是好事,有意为之。反观中国,人民币只贬值了一点,我们的高层和老百姓就如此紧张?

最近读到了一组数据,日本的外汇储备1.23万亿美元,中国3.3万亿美元,2014年日本的贸易逆差是1285亿元,中国同期是贸易顺差2840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速6.9%,日本是0增长。各个方面的数字中国都优于日本,为什么日本不怕本币贬值,而中国怕?

原因就在于,日本企业全球化的程度非常高,所以在日本企业的资产当中,货币种类结构丰富。而中国企业的资产基本都是人民币资产,只要人民币贬值,国家和企业就要承受巨额损失。

2014年,中国国际投资净头寸为1.77万亿美元,占M2的比例为8.3%;而日本国际投资净头寸超过3万亿美元,占日本M2的比例为41%,差距近五倍。

进一步观察,中国对外投资在第三世界国家占比很大,当全球经济波动时,第三世界国家的本币下滑最厉害,如俄罗斯的卢布和巴西的雷亚尔就是眼前的实例,简直成了无底洞。而中国对外投资的头寸多以油田和矿产为主,众所周知,这两年油和矿的价值下跌是最厉害的。

再看日本,他们多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高端制造业,并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持有的是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澳元等主流货币资产,且投资回报率和现金流更稳定。因此日本不怕本币贬值,不光日本,欧洲和韩国都是这样。

走出国门,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中国远洋和中国建筑抢项目的能力很强,但越来越不赚钱。华为能走出国门,又能赚到外币,从这一点上看,优于BAT。但这些企业都是面向企业客户的,如果找一家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沃尔沃2015年成绩值得称道,即是充分竞争市场,也是高端制造业。

实际上,联想电脑、青岛啤酒、老干妈、漫步者音箱品牌的国际化也有所成绩,但消费者是以海外华人为主。沃尔沃能够在欧洲和美国这种发达国家拥有竞争力,并持续增长,才是最佳的情况。

沃尔沃官方消息称,2015年沃尔沃共售出503,127辆车,创下了89年历史上首次销量超过50万辆的纪录。全新XC90 SUV在2015年下半年上市大幅提高了沃尔沃的销量。在全球三大核心市场,沃尔沃都有所斩获,在欧洲的全年销量上涨53.5%至269249辆,在美国市场销量上涨24.3%,其中12月沃尔沃在美国销量达到9341辆,同比2014年上涨了89.9%,其中XC90售出3135辆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销量,XC90全年销量达到了12655辆。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虽然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四季度销量上涨了11.4%。

今后的商业竞争中,企业要有能力赚到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澳元和韩元这样的主流货币,中国才能和其他的发达国家一样,经受得起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现在,市场化的人民币战略已经启动,我们的企业做准备好了吗?(汽车人传媒记者/张恒)【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