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专栏

回购宜慎行

作者:
黄天鸿
时间:
2014-12-22 17:21:05

(汽车人杂志记者黄天鸿报道)9月底,观致汽车官方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回购保障计划”。即消费者在两个月内购买观致汽车,一年后可以选择以80%的价格卖回观致4S店。届时,如果消费者想购买观致其他车型,回购价可以提升至原车价的85%。
  至少,这是个眼前一亮的营销策略。观致的销量惨淡,虽然投资方称“对观致汽车的盈利不设定具体时间表”,但是观致此前提出的门店数量难以达到,与当前的产品销售不振、利润上不去有关。虽然有一种思路认为应该“先赚人气再赚钱”,但观致看起来并不情愿打降价牌,而希望传递“保值”暗示。
  也有人称,开了一年的车,在二手车市场上也能轻松卖到8折以上,何况,观致还附加了保养维修的限制条件。实质上,观致提供了不甚优厚的有偿试用方案。
  这种营销手法虽不多见,却非独有。今年9月,东风日产对旗下首款电动车晨风做出了5年回购的承诺。
  而在汽车业和二手车业非常成熟的美国,“回购”并非营销策略,而是摆脱麻烦的手段。丰田在2012年曾经官司缠身,面临一系列集体诉讼。而公开的起诉书称,丰田曾经与车主签了保密协议,禁止消费者就特定汽车故障起诉。代价则是丰田回购自家的“麻烦产品”。回购价格可能达到新车价格的1.5倍,丰田辩称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工程分析”。
  无独有偶,五十铃去年也就缺陷车型回购,价格参照“凯利蓝皮书”——后者建立了美国二手车的权威评估体系。不同的是,该活动公开进行。
  尚未有美国品牌发起回购的记录,因此,在汽车保有量更大的美国,回购也属于摆脱麻烦的特殊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涉嫌产品质量问题的时候,特别是该问题已经有规模化的趋势后,日本公司倾向于花钱了结。这与东方文化和美国市场的法律成本所决定的。在中国,被要求解决问题的厂家也许会选择更强硬的立场。
  对于纯粹的二手车交易而言,有时也用到“回购”一词。一般而言,这只是区域经销商搞的销售噱头。为了培育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而发起的活动。如果不追求宣传效果,恐怕用“换购”或者“置换”更为贴切一些。宝马部分城市的5年回购计划(短期商业活动),别克、东风雪铁龙的经销商都使用过这类宣传手段,却非大家通常理解的意义。
  按照观致的官方说法,“回购保障计划”为给潜在消费者提供更为可靠而有力的保障,以增强其对观致汽车品牌和产品的信心。但对于熟悉回购国际惯例的消费者而言,这类营销手段容易让人担心成该品牌是否存在一些麻烦;而善于算经济账的潜在消费者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出“该活动并不合算”的结论。这样一来,如果只为追求宣传上的轰动效果,可能无法促使消费者买单。

如果把营销比作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宜“以正和,以奇胜”。如果新入行的品牌希望站稳脚跟,须以堂堂之师正面突破,一味寻求出奇制胜,由于与竞争对手实力相差太远,奇招奏效的可能性太低。(汽车人杂志记者黄天鸿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杂志独家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杂志)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