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特恩斯新华信业务流程与信息技术研究部负责人 金永生
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其中汽车被归类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
前几天发布的长安汽车产销快报显示,该品牌Q1销量同比微降(0.11%),某些好事者又抛出“自主品牌汽车的拐点是否已经来临”、“自主品牌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之类的言论。对此,TNS新华信信心不改,坚定地认为自主品牌并未式微。这份信心来源如下:
自主品牌的“客观表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从宏观层面讲,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所有行业的发展都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到“某些行业已经赶上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巨大转变,成为全球第二大GDP经济体。从民间层面讲,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一些在人口数量少、消费基数小的市场无法尝试的前沿技术或产品,在中国市场却有着孵化、试错以及竞争、进化的可能性。
自主品牌的“主观接受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主力消费群体主要为70后、80后和90后三个代际。70后是物质紧缺的一代,之他们对品牌的推崇程度很高,购买决策也大多带有趋同色彩。80后的消费模式在手机的选择上体现为喜欢小米,购买苹果,向他人推荐华为;而90后则是物质完全丰富的一代,他们从来不理解什么叫做生存,有独立的消费主张也予以实际施行。
所以,90后喜欢小米,购买小米,并向他人推荐小米。在90后为主体的消费品市场中,购买者有独立的消费主张和价值判断,他们有能力在剥离品牌后做出是否“值”、“抵”、“核”的衡量,这些人的消费行为为新品牌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9 0后的长大,我们看到对权威无感、思维独立的新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新品牌一方面仍然获得大量涌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发展起来缩小与旧品牌在加价率上的差距的机会。
经过若干年的磨砺,自主品牌终于赶上了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的时代。写照之一: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3C产品时主动选择自主品牌。去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其中汽车被归类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
在汽车领域,使得自主汽车品牌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巨大提升。很多车型在产品力上确实达到了可以与同类合资产品抗衡的水准;其二在电子层面的探索、尝试、量产方面,自主品牌站在了与国外品牌相近的起跑线上.无论是互联互通,还是智能驾驶和电动化等,上游的配套商和下游的消费者都敞开胸怀拥抱自主品牌的电子创新。
这些发展的机遇,使得自主品牌除了品牌号召力与合资汽车仍存在明显差距外,在产品本身的性能以及创新方面都几乎可以并肩。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过去几年的锤炼,自主品牌终于有机会宝剑锋自磨砺出。让我们一起等待自主品牌的春天。(作者/金永生)(原文载于《汽车人》杂志5月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