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对哪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业,又是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大科学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 《汽车人》评论员 牛一龙
考驾照的交规试题库曾有这样一道题:在山区道路超车时,应怎样超越?
A、选择较缓的下坡路
B、抓住任何机会尽量
C、选择宽阔的缓上坡路段
D、选择较长的下坡路
如果是填空题,没有经过培训的学员、准司机可能会选择“弯道”。“弯道超车”,多顺口。但选择项中并没“弯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多种情形不得超车,其中就有“行经铁路道口、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正确答案是C。加速并线进入旁边车道,直线加速超过待超的车辆至安全距离后,并线回到原车道。
既然在弯道和路口不允许超车,为什么还有“弯道超车”之说?弯道超车是赛车运动中的常见术语。在竞技赛车当中,不可能在直道上超车,弯道超车是唯一机会,异常高难。
2009年以来,中部一些省市面对当时严峻经济形势提出“弯道超车”理论。这一词语现在已被赋予新内涵,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弯道”被引申为社会进程中的变化或人生道路上的关键节点。这种特殊阶段充满变因,极富挑战,同时充满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转机。
近一年来,有分析说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还有报道说中国科技可能在11个方面弯道超车,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有无人驾驶领域。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连续两年雄居世界第一,依然像传统燃油汽车那样“量虽大而质不强”。“弯道超车”?销量排名榜上布满国产低端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尚不完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由于技术不成熟、政策不长久、配套不匹配、市场不成熟、需求非刚性,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必须爬坡超车。
从1999年算起,我国发展清洁替代燃料汽车的行动并不迟缓,投入也不少,但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许多项目的实施对国家调整汽车能源消费结构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并未起到显著作用。国家虽有一个促使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思路,但汽车燃料从石油时代过渡到不依赖石油,是一个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过程,过渡爬坡期比预计的时间节点要长。
从2001年算起,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产业和新型产业并大力支持发展,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V)均有国补和地补支持。中央政府及相关领导在不同时期和场合强调,以纯电驱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取向。结果大家都把主要精力和突破口集中在纯电动汽车上。从去年工信部表态,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口。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明确“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能源车”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清洁能源汽车”,彰显我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决心和信心。不提“新能源汽车”,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暂是“生力军”,要迈向“主力军”、形成“大气候”还需爬坡超越。
发展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对哪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业,又是一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大科学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要经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长期过程。
只有经历这段螺旋式的爬坡,才可能超越自我、超越传统、超越同行,才能使绿色的、聪明汽车工业走得更稳、更久、更长。(《汽车人》评论员/牛一龙)【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