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观察

【汽车人】苹果造车:势在必行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2-01-20 08:10:09

 

苹果造车,已是势在必行,且同样会按照新能源供应链的价值规律行事。

 

文 /《汽车人》黄耀鹏

 

苹果造车是业内的口水话题,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谈论一下。但是,这几个月以来,话题的触发机制已经变了。

 

放在一两年前,高管加盟/离职、专利、样车(不知真假)、路测申请,甚至库克和某位车企大佬一起喝茶,都能提供“当周舆论爆点”。

 

一些新势力创始人也将苹果汽车视为自己未来的劲敌。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拿自家品牌碰瓷苹果,毕竟后者是人类历史上惟一的三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

 

但是到了2022年,人们才发现,苹果恐怖的生态、强大的研发和几乎无穷无尽的资金,并未在造车这件事上兑现能力。因此,苹果只能以量产目标作为话题。2024年和2022年9月份推出量产车,都曾经成为讨论内容,虽然后者极不可能。

 

战略摇摆

 

从2014年开始,苹果一直在战略上摇摆和时断时续中缓慢推进。“泰坦”已经变成泥足巨人,似乎没什么可怕的。我们不知道现在的苹果汽车计划,是否还叫2014年公布时的名字,但名字相对不重要,只用来指代项目。

 

但是就今天而言,“泰坦”计划的前景是清晰的,不管哪个高管出走或者团队大换血。库克几乎不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泰坦”,但从苹果被各家车企和供应商纷纷拒绝的顺序上,可以梳理出一些“泰坦”的目标。

 

 

2015年,在“泰坦”的困难时期,库克就向宝马和戴姆勒讨论了潜在的合作。其实双方根本没上升到“谈判”的层次,后两者分别热情地接待了库克,然后一路礼遇送走了这尊大佛。参观可以,代工没戏。大家都知道库克来干什么来了,没人愿意当汽车业的“富士康”。

 

这一时期,“泰坦”意在打造智能车机、智能网联、围绕算力核心和传感器构成全新的数据传输网络,再叠加上自动驾驶,阴影里还站着大家都害怕的苹果生态。

 

显然,苹果仍然从消费电子和智能化出发,发挥自己的长项,机械平台的制造,交给代工企业。那时,苹果想生产的,是一款相对高端的电动车,但没有像戴森尝试的那样高端。

 

在2016年,经历了复杂的人事更迭后,“泰坦”倒退回去做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车机,并不打算生产自己的整车,与现在华为的想法差不多。但随着苹果前高管(中间受雇于特斯拉)道格·菲尔德在2018年重新回归,掌管整个“泰坦”团队,该计划迅速重回造车轨道。

 

“回归整车”的迹象相当明显。在2018年-2019年,苹果在本土汽车业大量挖人,一度为此和特斯拉对簿公堂。

 

2018年,苹果在加州自动驾驶测试车队的规模,仅次于Cruise。但是2020年苹果路测的结果(脱离次数)比上一年有所下滑(由于测试环境变得复杂),未能缩小与领先者Cruise和Waymo的差距。

 

一再被拒

 

在2021年早些时候,苹果连续与现代-起亚和日产接触,其中与前者谈的似乎相对深入,以至于媒体一度认为起亚将负责泰坦的硬件制造任务,即答应做“代工商”。

 

过了不到一周,起亚就迅速辟谣,并为此承担了股价一度下跌14%的代价。此前双方签署的一揽子合作意向(包含电动整车在内的八个潜在合作领域),成为一纸空文。而日产更是连一周的时间都没给,否认双方进行过“深入接触”。

 

可以说,苹果造车进程,就是一连串被拒绝的历史。

 

2021年上半年,苹果自动驾驶安全与监管负责人杰米·韦多、泰坦机器人技术负责人戴夫·斯科特纷纷离职;9月份,被视为泰坦灵魂人物的道格·菲尔德也跳槽到福特。2019年以来,泰坦计划的高管已经流失1/3。

 

但在这个过程中,苹果汽车的面目反而愈加清晰,在车型价位上也下调为“中高端”,即面对普通消费群体的产品。

 

 

寻求代工不断受挫之后,苹果坚定了自己来做整车的想法,最多找合作方,而非采取将整车生产完全委托给一个特定生产商的方式。

 

苹果关注供应链的首要重点,就是能源供应商。而且,也确定了在美国设立整车厂。为此,苹果私下里询问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否有兴趣在美国部署产能。不出意料的是,两者都对此不感兴趣。

 

看上去,这条路线几乎完全复制了特斯拉。

 

从苹果申请的有关专利数量和范围来看,苹果仍然不具备整车生产能力。这和它的目标产生了痛苦的背离。高管们不断出走,很可能与此有关。

 

苹果在2014年至2017年申请的专利中,大部分都是电池和激光雷达(LiDAR)、视觉识别相关技术,具体造车领域的专利不到40个。

 

直到2019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有关造车的各种细节,包括车身结构、内饰、座椅等方面的多个专利。2020年,包括自动驾驶、车身控制、LiDAR技术在内的专利达72个。

 

大家都知道苹果是“光和视觉”运用的大行家。它的很多外观内饰专利,都和光的运用有关。这些专利的描述,相比而言,现有光影设计技巧,显得没什么想象力。

 

按照惯例,苹果官方不会释放进行中的项目信息。这些碎片化信息,一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果粉是一个“内核清晰、外围模糊”的群体,他们都对苹果汽车怀有很高的期待。

 

供应商管理

 

造车本身是严肃的事情,整车机械素质的打造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关口,整车制造任务必须委于他人。

 

苹果如何管理供应商,这是个有趣的话题。在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苹果对供应链的管理以苛刻和精准闻名,但这种业内印象本身就很不“精准”。

 

毫无疑问,苹果的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它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2013年,苹果的“关键供应商”有154个,到了2021年,苹果的“关键供应商”上升到208个;而2021年,特斯拉的直接和间接供应商有130多家。

 

两者对比,和直觉相违背。

 

通常认为,智能手机零部件为150-250个;燃油车零部件为3万个左右,而电动车零部件数量比燃油车少50%-70%,可能有8000-15000个左右。具体数字不必太在意,但两者存在几十倍的差异,没有疑问。

 

 

那么,为何造电动车的特斯拉拥有的供应商,反而比苹果供应商数量少呢?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很简单,即主机商愿意向上游走多远的问题。如果意愿足够强烈,它们可以一直走到原矿开采环节,就像某些电池厂商所做的那样,通过股权收购,锁定关键金属供应。

 

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苹果“统御”供应商的秘诀,那就是多数关键供应商都有多个备份并存。

 

“正选”供应商必须时刻保持警醒,防止自己被踢出行列,譬如欧菲光(深圳上市的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商)。而备选供应商则使尽浑身解数,试图跻身正选,赢得苹果订单,不管数量多寡,都意味着股价腾飞。反过来也是一样地有杀伤力。

 

有人说,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就是供应商激励机制、销售预测和低库存模式。其实三者都包含了苹果对供应商的PUA。

 

所谓激励机制,不用多加解释;而销售是动态的,这意味着苹果订单是非保障性的;低库存更是将备料成本甩给供应商。

 

但是基于苹果的江湖地位,供应商仍然趋之若鹜。后者并非有“斯德哥尔摩情结”,而是因为苹果能带来现实和长远利益。哪怕是“当过苹果供应商”,在业内也会被高看一眼。因为苹果对品控的讲究已经达到偏执的程度。

 

截至2021年底,苹果在全球拥有18家组装工厂,其中14家在中国,其余2家在美国、1家在南美、1家在欧洲。需要指出,在欧美的组装厂,也是苹果的亚洲代工商所建立的。这显然是在规避关税和生产成本之间找平衡。

 

供应商数量上,大陆+台湾占据约50%;但是在物料价值上,大陆供应商只占据7%-10%,韩企约占据27%,日企占据20%,欧美企业占据其余份额。

 

简单说,苹果的供应商是全球布局,大陆组装,物料价值相当分散。这体现了苹果的供应链安全思路,不会受制于任何一家关键供应商。

 

特斯拉的秘密

 

而特斯拉的供应商管理和苹果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似的思路。

 

不同之处在于,特斯拉中国实现了90%的国产化。在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它构件、中控系统、内饰和外饰上,中企从产品数量到物料价值上统统占优。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只提到外国供应商,未注明的都是中企。

 

动力系统中,松下(电池PACK)、日立化学(负极)、住友化学(正极、隔膜)、三菱(电解液)。不过它们都非惟一供应商。BMS电路和芯片,由意法半导体供货。

 

中控系统中,康宁(美)提供了面板玻璃,英伟达做虚拟仪表,法雷奥提供毫米波雷达,电驱系统、充电系统硬件均为中企供货。

 

底盘和车身方面,布雷博(机械制动)、大陆(空气悬挂)、博世(电动转向助力)、蒂森克虏伯(前后稳定杆),其余均为中企。

 

而全车软件、主板、算力芯片、ECU都为特斯拉自己供货(设计及代工生产)。

 

可以看出,除了很难被替代的技术部件,特斯拉更追求低成本供应,并未刻意回避中企在供应占比上占据绝对优势,组装厂贴近目标市场(欧洲市场由上海供应是权宜之计)。

 

 

这反映出电动车和3C电子供应链的三个重要区别。

 

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烈度更高,以至于供应链弹性不大,压低供应成本是排在首位的。

 

第二,关税对于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的影响更高,所以要尽量本地化部署,这里面也有物流成本的因素(汽车部件体积和重量远大于手机部件)。中美欧不约而同,关税更关注汽车产品,反映了两者在国家工业生产的地位有巨大的差异。相比而言,手机全球部署供应链的成本压力更小。

 

第三,汽车供应链的层级明显多于3C电子。新能源主机厂已经弱化了一级供应商的地位,但它们向上游走的动力较小,仍倾向于让供应商搞定基础部件和生产。苹果则基本一竿子插到底,从最基础的标准件到集成芯片代工生产,无不插手。

 

而两者相同之处在于,特斯拉和苹果都将短链、核心技术留在自己手里,通常是软件、前端设计、Soc芯片及有关的技术。

 

产能放在哪

 

既然苹果想在美国部署整车产能,结合两者的差异,苹果美国工厂对供应商管理的风格,将更像特斯拉加州傅利蒙特工厂,而不是照搬自己在3C电子的供应商管理经验。

 

首要将面临能源问题。苹果之所以先试探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意向,而非已经在美设立产能的松下、LG化学和SKI,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苹果汽车电池,将是磷酸铁锂方案。

 

有人认为,苹果很可能学习特斯拉,与电池供应商合建超级工厂,搞定电池来源问题。但是,电池工厂建设周期至少2.5年,而磷酸铁锂电池的知识产权集中在中企手里。而且,即便中国二线电池厂商也没有到美国开办工厂的意愿。

 

从头积累来不及,苹果只有两个选择:整车厂仍然放在中国、改变电池方案。

 

 

特斯拉加州产能,零部件供应是全球化的。这和特斯拉上海集中于中国不同,更符合苹果的口味。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到了中国之后,特斯拉第一次才赢得了事实上的定价权,原因是成本上有越来越大的空间。特斯拉股价起飞,也是在2019年之后。

 

但是,如果苹果汽车主要着眼于本土市场,相对于中国设厂,高出的成本也可以承受。但是众所周知,新能源车市场、供应链和有关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完整度和纵深是无与伦比的。无论苹果第一个电动车工厂是否在美国,在中国设厂是早晚的事。

 

特斯拉的选择代表制造业的现在,而苹果则必须思考制造业的未来。有人认为,耐克鞋的生产地转移(越南现在是第一大产地),表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被削弱。其实这取决于制造业升级之后,如何留住基本分工和体系。

 

欧美产业升级的教训,在于金融、教育、高技术产业等“来钱快”的产业,完全取代了制造业,后者被转移到国外。这和“唯利是图”无关,主要是美国新一代人,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制造业劳动力需求。

 

苹果造车历年累计的投入已经是天量,如果回头都将成为沉没成本。而且无法参与未来新的产业方向转移,更令人担忧。苹果造车,无论碰到多少困难,都势在必行。这样一来,它也必然按照新能源供应链的价值规律行事。(文中涉及的苹果汽车图片均为外国公司绘制的假想图)【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