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小米在产销两端,会产生新模式吗?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4-02-02 08:25:21

 

在生产和销售两端,小米显然在试探一些新做法。

 

文 /《汽车人》黄耀鹏

 

自从小米发布首款车SU7以来,市面上有关其交付和投资的谣言不少。

 

1月23日小米公司发言人还特意对具体交付时间和投资额辟谣,但并未给出官方答案,只说让大家关注官方信息。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管是谣传,还是券商一本正经的长篇研报,都有些一厢情愿了,有些内容很快就被证伪。

 

二期工程已经上马

 

近期,小米汽车已经启动了二期工程工地的拆迁工作。一期还没交一辆车,二期工程就上马了,小米似乎信心十足。实际上,这一安排符合小米当时所称的“一期生产线在2023年6月竣工、二期工程将在2025年中期竣工”的规划节奏。

 

 

二期工程同样位于亦庄新城,与一期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按照官方信息,一期和二期产能都是15万辆/年。一期已经按时竣工,目前以每周50辆车的低节拍生产样车。

 

这些小批试制车,正用于各种测试(小米目前拥有600多辆测试车,平行应对诸多测试项目,是单车型少见的大规模测试车队)。而二期正在进行居民腾退,预计2024年5月份拆完,三通一平。这就意味着土建周期约为一年,与一期差不多。

 

有人开玩笑说小米才是北京市“亲儿子”。不止因为它轻松拿下大资质(发改委)与小资质(工信部),后者暂借北汽的资质——这就能解释两款申报车型的生产厂家,被公布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但实际上自建工厂生产。

 

就这样,小米内部有人还抱怨称“没想到小资质卡了这么久”。

 

 

外界无从了解过程,只能看个结果,但也不难发现小米从双资质到工厂、从产品发布到供应链组建,都顺风顺水。现在二期的钱已经投下去了,和“熟地”相比,小米要付出一些拆迁费用。这是让人比较意外的地方。

 

北京市没有给予小米“熟地”(无须经过拆迁的“净地”,同时具备土建开发条件),是一个事实。原因可能是亦庄大本营内没有未规划出售的“净地块”,而小米可能也不接受去其它地方建设第二工厂。因为一期二期可以共享很多供应和基础设施,能省不少钱,也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

 

产能部署要考虑什么

 

很多人都在传小米一期产能10万辆/年,但被小米总裁卢伟冰否认,他表示雷总没说过这个话。

 

其实,这显然是不懂行。同样一条生产线,说它10万辆/年或者15万辆/年,要看节拍,就像同一艘船有好几个排水量指标一样。

 

小米一期如果双班制,每年有效工作时间225天(排除设备检修时间),设备开动率90%,生产节拍设置为86.4秒/车,每天就能生产666辆车,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15万辆车。显然,这种节拍还可以再提速冲刺,用于季末、年末赶单。

 

这么做的前提,是产线调度相对成熟,供应链准时不掉链子,全线工人素质较高,自动化率也较高才行。

 

总体说来,不到90秒的节拍,对于小米来说比较快,特别是初期。如果单班生产,那么产能就是10万辆/年。

 

 

一期工程15万辆/年,产能基本上已经满载。这一点,雷军估计有数,因此二期必须及早安排。现在二期建设如此紧锣密鼓,就表明雷军预期一期产能利用率在2025年底或者2026年初触顶。因为二期产能全功率顶上来,最快也要到2026年上半年了。

 

有了这样两期产线在手,基本上5年内产能都不会是短板,除非出人意料地爆卖。至不济还可以找北汽借点产能,不过改造同样是个问题。

 

其实原来就有咨询机构分析,小米初期可能找北汽蓝谷代工。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分析跑偏了。偏差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小米手里的资金调度能力以及对市场的预期,是否足够强。

 

渠道方面的新做法

 

制约产量的,除了产能上限,还有销量。

 

假定2024年有接近8个月的交付月,月销1.88万辆,就将一期产能占满。但这是过于简化的平摊算法,销量肯定有个爬坡扬升过程(即理想状态下,销量增速也不恒定)。

 

一开始每月能有几千辆就表现相当不错了,看SU7的市面反应与目标潜客的范围,一款车还不足以挤兑一期产能。为了上量,小米将很快发布第二款车。

 

 

还有个信息,能反推小米的销量预期。

 

小米已经将首个2S店(去掉了传统4S店的零配件和信息反馈功能),定为北京市朝阳区花虎沟的博瑞汽车园区内,该店由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加盟设立。这又打破了一些分析机构此前认定的,小米渠道将自营方式运行。

 

不同于完全的加盟制,小米不光抽走了“2个S”,还在大量招聘渠道业务员(小米汽车店长、交付专员和交付保障主管等职位)。这反映了小米对待渠道的态度:重资产门店建设先让合作伙伴掏钱来做,但人力资源必须由小米汽车统一招聘培训。

 

也就是说,部分渠道本身是传统的,而渠道前台人力管理、服务方式则是“新势力化”的。

 

从渠道建设的角度,小米的渠道运营方式,更接近业内所称的“代理模式”。小米所称的“直营”,只是“交付直营”。小米的加盟销服商,不需要全款进车,当然自己手里的展车,还是需要全款进货的。这也意味着小米将掌握唯一定价权。

 

 

那么小米有没有自建渠道?截至2023年底,小米在全国有超过万家的“小米之家”,售卖3C产品。小米有极大概率会效仿华为,在旗下“小米之家”门店内摆放汽车售卖。

 

现在的问题,恐怕不是“小米之家”的经营范围扩展到汽车,需要审批的程序性问题,而是如何协调自营渠道与加盟渠道的关系问题。

 

以前业内已经有很多例子,两种渠道水火不容,主机厂的精力被渠道利益分配问题牵扯了很多,直到最后做出战略性让步才摆平,花了好几年时间。懂的人都知道我们在讲哪一桩“公案”。

 

当前,小米开放了17个城市的招募计划,14家销服合作商与小米签约。渠道将实行“1+N”模式,N指的是代理销售和服务触点。

 

小米官方透露:“(小米)铺渠道的速度不会特别快,前期基本上是一个城市一个店,并且都是先从一二线城市开始。”而小米之家卖车,将是未来销量和产能双拉升之后的事。而且,不会1万多家店铺一拥而上。

 

根据华为的经验,是先圈个范围,然后缩量选择。就眼前来看,小米对头一年(2024年)的销量攀高速度,没有太大的乐观情绪,还是比较谨慎的。

 

如此可以很容易知晓,靠着十几个城市的“1+N”,对初期产能端的压力并不大。正好小米产线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爬升的过程,高速节拍是产线设计目标,半年内就达到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样一来,生产和渠道两端的发展速度,就协调起来了。

 

 

在生产和销售两端,小米显然在试探一些新做法。而舆论的毛病,则是总想将新入品牌的产销运营,纳入到已知的范式中,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我们要做的,不是忙于给小米汽车的产销方式归类,而是观察其有没有形式创新,创新有没有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此前小米手机和3C电子产品,就提供了一些可供效仿的模式。我们希望这次也同样能给汽车产业的产销模式,带来新思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