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从BBA财报,看相同与不同

作者:
齐策
时间:
2024-04-01 08:10:10

 

几乎所有跨国厂商,都是全球业务营收和利润双增,中国业务面临挑战。这其实涉及的是当期利益和长远生存力的平衡问题。

 

文 /《汽车人》齐策

 

3月21日,宝马发布了2023年财报。在此之前的3月19日,奥迪发布2023年财报;而奔驰2023年财报在2月22日就发布了。

 

从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三者一直是一线豪华品牌;但从全球运营的角度,奥迪与另外两家还相差一个身位。2023年三家业务增速出现很大差异,但不足以改变这一格局。

 

营收和利润趋势不同

 

2023年,奔驰、宝马、奥迪的营收分别为1532亿欧元、1555亿欧元和699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3%;净利润方面分别为145亿欧元、121亿欧元和62.8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为-1.9%、-34.5%、-17%。

 

全球交付三者也是两个档次:奔驰和宝马分别为249.2万辆、255.4万辆,而奥迪为191.9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5%、6.4%和17%。

 

如果继续拆分利润,只看汽车部门的赚钱能力(息税前利润率),则分别为奔驰12%、宝马11%、奥迪9%。

 

 

全球范围内,2023年奥迪的规模成长性更高,但奔驰和宝马在品牌力上更胜一筹。尤其是奔驰,保持了全球豪华品牌老大的地位,在单车价格上让渡不多。从数据看,奥迪为了规模追赶,付出了利润代价相对大一些。

 

全球范围内,三家都涨了营收,交付也都上涨,但利润均为负增长。如果粗略地看,为了保持市场地位,三家均不约而同地采取“以价换量”的手段。问题在于,他们是在全球范围内都采取同样策略,只是程度有差异,还是只在中国这么做,并由于中国市场权重而影响了全球收益。

 

对于利润走跌这个问题,奔驰方面解释为“净定价、较低的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改善,与较高的通货膨胀费用和供应链相关成本所抵消”,最终才导致出现了“营收上涨、净利微跌”的局面。

 

宝马和奥迪当然不能沿用这一说法,因为这两者利润率降得相对多一些,两者都将之归咎于“材料价格和制造成本的负面影响”。

 

中国市场的权重变化

 

这貌似很有意思,三方对原材料价格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定性。各个区域市场,三方的权重比略有差异,但无非是中美欧三个名次颠倒一下,合计都占90%以上,其余市场充当边角料。

 

那么,就要看一下,中美欧市场权重,对所谓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2023年,奔驰在中国交付76.5万辆,占据全球市场29.58%,同比下滑2%,中国仍为第一大市场,但相对2020年的高点(37.1%)下滑了7.5个百分点;而欧洲交付65.9万辆,同比增长7%;美国交付29.8万辆,同比下滑1%。

 

宝马2023年在中国交付82.4万辆,占比32.3%,为第二大市场(将欧洲视为统一市场的话),相比2021年下滑了1.3个百分点,只是略有收缩。同时,宝马在美国交付36.2万辆,同比增长9%,创下记录;在欧洲交付94.3万辆,同比增长7.5%。

 

奥迪2023年在中国交付72.9万辆,同比增长13.5%,但其中国业务比例,却从2020年的42.9%下滑至2023年的38.5%。相比2022年的40%,下跌了1.5个百分点,跌幅放缓但未停止。原因是全球增速超过了中国销量增速,其中奥迪在美国交付23.5万辆,同比增长21%;在欧洲交付75.5万辆,同比增长19%。

 

 

这么一对比,结果就很明显了。奥迪在中国多交付了10万辆,但在中国利润收入下滑超过20%。为了保住中国市场的份额,奥迪让渡利润的比例,相对奔驰和宝马更大一些。原因不只有品牌因素,相比另外两家,奥迪更倚重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竞争更激烈,本土品牌不断向豪华车发起挑战,对奥迪的冲击更大一些。

 

这也许是三方营收和利润产生分化的真正原因。对这三家而言,无论在中国面对了什么样的竞争,这一市场都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那么各方均提到的“材料成本”,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三家都在推动电动化进程,这里面奔驰公开放缓了战略节奏,而奥迪和宝马仍然保持既定的路线和目标节点。

 

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豪华整车价格受到市场挤压要严重的多,因为中国本土对手云集在这一区域,价格压力外溢的情形与日俱增。这让物料成本相对整车的比例不断放大,而上游电池材料的采购价格大跌,没有逆转这一趋势。

 

赔钱也要加速电动化

 

电动化产品利润率低,很多时候就是赔钱干,拖累了利润增长,看上去很有道理。

 

尽管欧洲超越中国成为第一大市场,但奥迪仍然坚持中国业务为全球运营基石。按照奥迪CEO高德诺的话说,就是以中国消费者为核心、以本土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专属车型为抓手,强化在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奥迪所称的本土,是中国而非德国。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曾表示,“十点行动”计划核心,就是聚焦中国业务。他表示,中国已经成大众汽车集团的“健身中心”,大意只有在中国,才有望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保持竞争力。

 

 

另一个判断是奥博穆在去年6月说的:“目前奥迪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当然,这也是欲扬先抑的修辞手法。他随后许诺称,2024年将开始推出新产品,给奥迪品牌带来巨大机遇。

 

不能忘记奥迪是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子品牌,虽然理论上大众汽车作为集团可以赋能奥迪,但奥迪也需要服从于集团战略,并受到多一级的行政约束。

 

在SSP和PPE平台都延期的情况下,2023年并非奥迪的电动产品大年。而位于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将在2024年底生产Q6 e-tron和奥迪A6 e-tron,两者都基于PPE平台生产(保时捷电动Macan在集团内第一个应用PPE平台)。

 

Q6 e-tron,相对第一代e-tron,整体系统性能提升1/3,整车单位能耗降低30%,驱动单元成本降低15%。Q6 e-tron配备150kW/800V快充、WLTP续航625公里、电池包100度、功率285kW,以及四驱配置、空气悬挂,行驶质感据说不错。

 

有非正式的消息称,这款车要装备华为智驾软件。在大众汽车集团拥有CARIAD公司,并与地平线合资的情况下,华为作为智驾和车机供应商介入,意味着奥迪的在地化策略,进行的非常彻底。

 

 

奔驰和宝马在中国的电动化产品,面临类似的挑战,即豪华品牌对新能源产品的加持力度,有所下滑。

 

2023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全球分别销售了24万辆、37.5万辆、17.8万辆纯电车型,规模效应初显。宝马占比最高,而且在插混上也展现了一定的进取能力。如果单看纯电赛道,宝马全球交付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干的着实不坏。但在插混方面,宝马仍然未能追上中国主流速度。

 

宝马预计在2024年将纯电交付量提升到20%(超过50万辆),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变为25%。如果单从规模上看,宝马新能源的推进速度,为BBA之首。事实上,沈阳生产的i3和iX3在欧洲和德国本土,已经充分铺开。

 

 

奥迪和宝马,都将中国视为全球新能源生产基地。而奔驰虽然纯电车型交付同比增长了61%,但赚钱的仍是迈巴赫、G级车和AMG系列。

 

奔驰在MMA电动平台上的投资,2024年将和2023年持平。在数字化领域,奔驰的MB.os操作系统将落实到产品上,在BBA中间算是领先一步。

 

 

奔驰在德国的两家工厂和北京工厂一起,成为MMA平台和MB.EA平台的产能基地。奔驰在全球的新能源供应链部署于三大洲、14家工厂里面,分散设置的风格,与宝马、奥迪存在很大区别。

 

研发和供应链的深刻变化

 

新能源业务并非成为拖累BBA利润增长的唯一原因。更为关键的是,在新能源产业,研发方式、周期和供应链,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传统跨国厂商推出全新车型(非改款)的节奏,传统上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中国新能源品牌只需要18-36个月时间完成开发,并且竞争力还超越前者。

 

除了引入更先进的辅助设计手段,中国车企引入了供应商参与早期方案设计,是一个创举。代价是供应商知识产权融入了整车当中,双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供应-采购关系,供应商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合作伙伴的角色。长安-宁德时代-华为的合作成为这类合作的典型。

 

 

德系跨国厂商起初通过不断优化、整合自身研发力量来追赶这一速度,后来又采取购买知识产权和让供应商更早介入的方式,以魔法打败魔法。在研发架构、流程和供应链的改革,是影响深远、体量庞大的投资,迄今仍在进行当中。在中国,BBA(奥迪更多由大众汽车集团出面牵头)都有这方面的动作,而且已经成为战略级投资。

 

这些投资,短期内加大了成本比重,在当期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

 

3月份内,除了日系(财年起止时间的原因),几乎所有的跨国厂商都公布了财报。大家都是全球业务双增(营收和利润),中国业务面临挑战,后者可能是单增(只有营收上涨),也可能是双降。而中国品牌做新能源,绝大多数都是净利润为负,市场竞争力度却有增无减。

 

一些人难免怀疑,如果不做新能源,是不是就岁月静好。如果是这样,BBA在利润丰厚、品牌基础扎实的燃油车市场之外,非要做新能源,岂不是自讨苦吃。

 

 

这其实是当期利益和长远生存力的平衡问题。任何企业都会面临不止一个这样的问题:要市场份额,还是要利润;要发展前景还是要利润;要技术领先,还是要利润。而所谓的“前景”,就是未来市场份额。

 

结果是没有一个厂商100%选择当期利益。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到,在未来的市场中,自家品牌是否还能存续的问题。这必然涉及到投资新能源,而新能源市场不仅是预期,更是活生生的现实市场。

 

这个时候,赢得未来生存席位,比什么财报数字都重要。从BBA的运营思路上,也能得出同样结论。【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