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12期

藏在小镇里的技术梦

作者:
时间:
2013-12-22 16:57:58
 杂志记者 安丽敏
“去凌云啊,现在修路,你得穿过这个小区绕到北面去。”在河北涿州松林店镇,打听凌云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凌云是做什么的,可能很多人说得就不那么清楚了。
这个旗下包括60余家分公司的企业集团,汽车零部件是其主要支柱之一,也是集团所属凌云股份公司的核心业务。
做汽车的人都明白: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这个简单的数字或许不会有太大的震撼力,一旦深入下去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打交道便会发现,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体系。对于凌云而言,便是要在这个体系之中占据尽可能多的部分和份额。
“我们在全国成立的分公司,主要就是为了就近为整车企业配套。”凌云集团董事、凌云股份公司总经理李志发对《汽车人》说。管理这60余家分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志发也笑道:“每次去开会介绍情况,经常就会有人问,这么多家企业怎么管理啊?”
在外界看来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凌云却做到了:体系复制。实际上,每一个分公司的成立就如同一次细胞分裂,凌云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体系的一致性,多年的经验,保障了这一体系运作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如果细心留意便会发现,凌云大部分分公司的领导,基本上都出身于研发。同样是研发出身的李志发,在接任总经理之后,将研发至上的理念提到了新的高度。
10月底,凌云股份盐城汽车零部件项目顺利投产,而在9月份,凌云还获得了某合资企业车型的四门防撞杆项目……可即便是各项业务一片红火,李志发也不得不面对零部件利润下滑的困境。对于大多数业务集中在金属零部件等通用件的企业来说,这都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每年的价格要下调3%,”李志发感叹,“这基本上是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一个要求,这个成本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作为央企,也很难和一些民营小企业打价格战。”
如何应对?李志发的答案是:以研发驱动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超过1亿元的只有130家,国内近7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高、零部件质量低等问题。
同时,国外大零部件供应商有自主开发能力,研发费用普遍占销售收入5%至7%以上,而国内企业大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研发费用一般仅占销售收入1%到2%。自主研发能力欠缺,导致国内零部件企业没有市场话语权,易受整车企业左右。
现实的困难,使得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一直处于“失声”的尴尬之中。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研发是惟一的途径。
 
研发主导
 
以研发、技术为驱动,是很多企业经常会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但如何真正体现研发的地位呢?
能够有魄力在研发上真正下功夫的零部件企业并不多见,要知道,也正是这一硬伤,使得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处于比整车企业更加严重的“散乱差”局面。
在李志发看来,只有研发能力提高才能参与到企业产品开发的前期,一方面能够保证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业务,另一方面,有能力参与开发也意味着合理的利润。
不久前,凌云获得某合资车企车型的四门防撞杆项目,便是针对一款将于2016年上市的新车型,这表明凌云完全有能力按照车企的要求实现同步设计研发。
据了解,凌云建有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室,具备保险杠低速碰撞、摆锤碰撞等全部的动态、静态试验验证能力,满足欧洲、北美、中国等各国的法规;具备侧门防撞杆动态、静态试验验证能力。
在凌云位于松林店镇的工厂里,《汽车人》还看到了新引进的热成型生产线,据了解,主要产品是热冲压汽车安全件,包括保险杠、A柱、B柱、侧门防撞梁、风窗支柱加强板等所有轿车热成型零件。这表明,凌云在汽车安全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李志发颇为自豪地说:“在汽车安全部件产品方面,我们投入较大资本,凌云集团是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能自己完成碰撞试验的零部件企业,产品从同步开发设计到同步分析,到最后的验证环节,整个过程均达到与国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步发展。目前,在国内与数家主流合资车企可做同步开发设计。最近正在与北美市场进行恰谈全球车型的同步开发设计。”
有了研发能力的支撑,除了在争取前期研发的项目具备优势之外,也使得凌云的配套层次不断提升,现在合资企业的业务在凌云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同时,也开始在一些高档品牌取得突破。
“今年的经营质量有了很大改善,重要的是,我们从去年年初提出了研发主导,到现在有了很大的转变。”李志发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才能在零部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地位。
 
谨慎扩张
 
做大与做强之间,似乎永远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尽管凌云集团汽车金属零部件在国内市场占据33%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汽车管路系统在国内卡车市场占据70%以上的份额,汽车橡胶管路在国内相关市场位居前两位,等速万向节前驱动轴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但毕竟金属零部件等通用零部件的利润并不高,凌云是否要扩大业务范围?
实际上,在这方面,凌云早已经开始了探索。
去年3月份,凌云集团联合其他企业完成了对德国顶级车锁制造商凯毅德的收购。这宗收购案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方面凯毅德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平台,也给凌云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对于中国零部件业而言也带来了启示。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挤压,同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而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时间比整车企业要短,无论是技术底蕴还是人才储备都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差距明显。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目前的欧债危机,使欧美日汽车市场日益萎缩,国外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展上陷入困境,这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的良好时机,通过并购可以快速增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
在凌云收购之后,凯毅德的市场表现良好,这给凌云继续扩张带来了信心和基础,但相对于万向在美国成立分公司专门负责其海外收购业务,凌云还是谨慎许多。
李志发告诉《汽车人》,凌云正在接触一些海外的企业,其中一个就是考虑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众所周知,随着汽车电气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电子在整车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在汽车零部件中,汽车电子的利润率也相对较高。
尽管前景诱人,但凌云还是保持着极大的克制,“毕竟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这些技术的核心我们不懂,另外,这一项目可能还要持续投入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我们也在谨慎的接触之中。”李志发表示,尽管凌云不像万向一样成立万向美国专门负责其海外收购以及打理其海外事务,但是凌云在海外扩张方面并不保守,除了汽车电子之外,凌云仍然在欧洲寻找着新的并购机会。
在李志发看来,凌云的国际化正在逐步实现,按照他的规划,凌云首先要参与大的汽车厂商的全球化同步设计;其次,必须要走出去,要在国外建公司、建厂;另外,要再并购一些企业,零部件供应商要跟得上市场需求。
对于凌云来说,如何逐步走入到汽车零部件的上端才是最终的出路,但是在当前跨国零部件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上的垄断优势面前,无论是凌云还是其他零部件企业,都很难迅速超越。
 
突围之困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则是无比严峻的,在核心零部件,诸如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电子控制方面,中国的零部件企业鲜有涉足。就连即将发布的长城高端SUV H8就因为其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均采购自跨国零部件企业,这个以自主黑马形象出现的企业,已经与多家国际知名零部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博世的一位高管曾经告诉《汽车人》:“我们现在也非常注重与自主品牌的合作,根据它们的需求为它们开发出适合的较低成本的产品。”
由此可见,在中国零部件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跨国零部件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今后双方的分界线将越来越不明显。
在今后可以预见的激烈竞争中,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谋得自己的发展机遇,是凌云等本土零部件商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凌云在其中可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样板,这个总部在涿州松林店镇的企业有着小地方特有的简单闲适,但其野心也不容忽视。“我们的工人只要有活儿干,基本上都是主动加班。”凌云研发中心的科技带头人这样告诉《汽车人》,即便是没有管理职务,他们也可以通过技术通道得到晋升。
同时,也正因为在松林店镇这样的一个小地方,才能踏下心来做技术,李志发本人也正是一个优秀的代表。在上市公司公布的李志发寥寥数语的简历中,可以发现,技术一直是他的“老本行”。他不仅是凌云核心技术——辊压装备的技术引进负责人,同时还是这一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人。
在汽车零部件潜心研究多年的李志发,对这一行业的认识比普通人更多了一份踏实和理智。在当前的汽车零部件环境之下如何突围?其答案也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实实在在地以研发为导向,一点点不断前进。
“很多差距是很难一下子扭转的,譬如我们的钢材强度比国外还是有差距,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进步,回想我们最初做的东西拿到现在简直都没法比,这些年的进步还是很快的,而且我们也在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聘请一些国外的专家顾问进行指导,我们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是会不断扩大的。”
相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浮躁情绪,凌云有着难得的清醒和沉稳,在当前以压低价格为竞争筹码的时代,凌云选择了看似最难却最直接的方法。研发出身的李志发带领着凌云正在进行有益于行业的尝试。
或许在松林店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将诞生世界级的零部件企业,在什么都有可能的时代,我们最好相信它。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