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12期

再解“自主”

作者:
时间:
2021-01-22 17:02:29
 杂志记者 李戈

自主,一个自出生就充满了争议的词语。

乐观者说,不出5年,就会有三大自主车企,像鼎盛时期的GM、通用和克莱斯勒那样崛起;悲观者说,自主品牌并不像乐观者鼓吹的那样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但往往,由于给焦点事物直接“判死刑”的做法的确噱头十足,后者总能引发轩然大波,而他们富有挑衅性的语言,也能够轻易地站上头条。

必死无疑,又成为悲观者近日的厥词之一,在这种否认一切努力的说法的背后,言者是否持有客观的认知和态度?

爱默生曾用一句话形容过持有如此观点的人:“在他们看来,在天空里明亮的彩云上总悬着一颗黑色的灾星。”

在经历了60年的浴血奋战之后,业内公认的是,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已经实现了由“完全不可能”到“可能”的飞跃,“如果辩证地看待历史,”安庆衡说,“要是没有自主的启蒙,就没有后来的合作。一汽、二汽和上汽都是拿自己的汽车企业作为蓝本,在自主企业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架构之时,才开始合资。自主车企的出现,为合资提供了可能,而在合资带来技术之后,随着自主品牌的成长,其话语权将越发有力。”

也有“调研派”人士,就像付于武,在一番深入的考察之后觉得“自主品牌出路何方”这一话题,已然过时了。因为,在自主品牌企业的上下求索之中,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正在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走出困惑的囹圄,再谈如何“走出来”的问题,未免慢了半拍。

还有业内专家为国家政策建言,比如赵航说的,“自主品牌没有得到国民待遇,反而是合资品牌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当初吸引外资的时候,政府倒是可以用优厚的政策作为噱头,时至今日,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60年以来,中国汽车人从未停止对自主之路的探索,也在逐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投入,在集团型企业,“合资反哺自主”已经成为固定的潮流,而纯自主车企也正在通过建设研究院、引进高精尖人才和先进设备等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急功近利向来不是成功之道,然而在声声议论当中,自主品牌却常常被放在“生存遇考”、“出路何方”、“何去何从”等词汇旁边。既然有问题,为何不去解决问题,既然不是在深夜出门,何须“投石问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