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3 > 2013年第11期

村上春树永不止歇的“旅人”

作者:
时间:
2013-11-21 13:09:22
 杂志记者 田鲁
 

日本最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已经连续5年无缘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多么淡泊名利的人,面对全球媒体甚至赌博公司的炒作,都很难保持平常心,毕竟诺奖一直被视为相关学科的至高荣誉。拿过各种奖项的村上,一直被舆论认为有希望问鼎,今年更是大热倒灶,以最低赔率输给加拿大女作家芒罗。

其实5年这个数字就颇为奇怪,因为诺奖从不事先公布入围名单。莫非媒体事先获知候选人?对于荣誉等身的村上来说,诺奖并非最急需的承认,每6-7个日本人就有一个人拥有村上写的书,在历史上无出其右。获了诺奖的川端康成、北岛康介和大江健三郎都无法匹敌村上的市场号召力。也许正因为过于通俗和小资,喜好严肃文学和宏大思考的诺奖,一向不以市场马首是瞻。

喜欢爵士乐的村上也喜欢旅行。这位早年成名、经济优裕的作家,直到40岁生日之前才取得驾照。似乎可以理解他一直喜欢坐在后座,用旅人的眼看窗外的世界;用淡然的笔触,描写心里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出租车屡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的原因。

也许是第一人称,也许是第三人称,但无论什么角度,实际上都代表村上的感悟。这位作家对生活(很多时候处于旅行的状态)的描述,细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的思绪似乎永远比乘坐的车更快,驶得更远。

短篇小说《出租车上的男人》,表面上是一篇访谈,实际上则是以一个女人的视角,体验了不同文化交织下对生命的理解。这种理解,有时殊途同归,跨越了文化的隔阂。

故事简单到乏味。一个女画廊老板讲述在纽约买下一幅名为《出租车上的男人》的画。虽然捷克画家缺乏才华,但画中人击中了她心里最脆弱的部分。几年后,她在雅典同一个陌生的希腊人——一个古希腊剧的演员同乘一辆出租车。而这个人正是画中人。

简短的对话,道别分手,此生不再有交集。毫无戏剧冲突,并不影响这篇短文的震撼力。

“夜色也恰如蓝色的雾霭笼罩着出租车。从车后玻璃窗可以看是夜色,看见的也只有夜色。蓝底色融入了黑与紫,色调非常雅致。就像杜·艾林顿管弦乐团的音调,雅致而浑厚。浑厚得似乎只消手往上一触,五指便统统给吮吸进去。

男子脸歪向一边,但他什么也没看。纵使玻璃窗外有什么景致出现,也绝不会在他心头留小任何刮痕。车持续前行。

男子被包含在出租车这一有限的形式中。车则含在移动这一天经地义的原则中。车在移动。去哪里也好回哪里也好,怎么都无所谓,哪里都无所谓。那是巨幅墙壁上开的一个黑洞,既为入口,又是出口。”这段描述代表村上一贯的风格:伤感、细腻、物我两忘的禅境。车只载着观察者的身体,为他提供观察的视角,无法承载他的内心,更无法触摸到内心。

村上被普林斯顿邀请作为客座研究员,虽然他厌倦美国狂热的爱国气氛,但仍然屡次推迟归程。

其间,村上租了一辆丰田车,从新泽西横穿美洲大陆来到加利福尼亚,这是他取得驾照6年来开车最久的一次。他仍然拒绝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漂泊的旅人不希望拥有阻碍他跳上另一辆车的财产。

在小说里,他也是如此。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他描写了一个失婚男人浑浑噩噩地打发时间:烘干衣物、领取行李、租歌曲卡带、租车(又是租车)。

男人在“生命中最特殊的一天”,突然想租一辆“气度不凡”的欧洲车。但是新宿附近的所有租车行都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退而求其次,他在卡利那、本田思域和马克Ⅱ中,选择了前者——丰田卡利那1800GT。这辆车引擎强劲,内饰超现代(就当时而言)。但他怀疑,在引擎轰鸣的驾驶舱里,能否听清想听的音乐。对什么样的车他其实无感,只关注音乐的享受(这似乎就是村上本人)。

然而,租车行态度和蔼、漂亮的女郎给男人极大的好感。他心情因此晴朗起来,并觉得“那1800GT 双排喷射引擎车到底没有白选”。他驱车前行,鲍勃·迪伦开始唱《再度放歌孟菲斯》。前方发生车祸,交通几乎陷入瘫痪,也没有影响男人的心情。他没有忘记车后备厢里放着的旅行袋,里面装着他前妻的头骨。

这样明媚的感觉和车后的恐怖共存,实在有些奇怪,而男人则甘之如饴。日本作家往往能给人带来特别的感受,不少读者却总有别扭的感觉。

村上开始写作的7年,几乎什么也没写出来。而后来则如火山喷发般的灵感涌现,一跃成为高产畅销的作家。勤奋固然不可或缺(他经常凌晨4点起来写作),但感觉更重要。后者是村上一直强调的东西。

“你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未必就能填饱肚皮;但只要你拥有敏锐的直觉,就不必担心混不上饭吃”。村上在《1Q84》中说。

写作的过程,也是旅行的过程。恐怕就是在旅行中,村上能轻易召唤到灵感。而直觉与生俱来,勉强不得。

半生都在旅行的村上,很少回到自己在千叶县的家。自然,他不需要拥有自己的车。根据他的作品中透露的片言只语,村上喜欢“富有艺术气息”的欧洲车,他常开的国产微型车和大众不在其列。日本街头很少见到的法国车,雷诺和雪铁龙小型车,是他青睐的对象。不禁让人怀疑,他是首先喜欢上法国的艺术,然后爱屋及乌。

和多数日本作家十足的“岛国气”不同,村上的写作深受欧美“大陆”风格的影响。村上也同时是引人注目的欧美文学翻译家。芒罗的作品,就是他首先引进到日本。如果他那时会知道现在惜败于后者,也不会觉得遗憾,只能证明他的品位不俗——芒罗被国际社会重视来得很晚。

和当时(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30多岁的男人一样,村上也认为一辆马力强劲的敞篷跑车是“泡妞神器”。可惜,他结婚太早(22岁),失去了资格。自认老实的村上,不具备他所推崇的萨特的疯狂。

与其说他喜欢跑车,不如说他只关心如何在车上听到更“带劲”的爵士乐。引擎轰鸣配上爵士乐激昂的鼓点,倒是不错的主意。版税收入常年居于日本文坛之首的村上,也许应该拥有一辆纯血的意式跑车。但在现实中,停在院子里的国产微车,他很少动用(他是长跑健将)。这一点和大多数日本人相同。归根结底,村上也和大多数日本男人差不多:内心疯狂而敏感,外表讷言而稍显冷漠。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