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快评】十三载,汽车江湖中已满是它的“传说”

汽车人传媒 2015-10-17 06:46:01 作者:管宏业

引言:13年前,以500把镰刀披荆斩棘在一片平地上“砍出”的北京现代,如今已成为坐拥三地5厂、百万辆产能、牢牢占据乘用车第四把交易的一线车企。

◎汽车人传媒记者  管宏业

还是这片土地,13年前,由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亲自带领员工,用500把镰刀披荆斩棘在一片平地上“砍出”的北京现代,如今已成为坐拥三地5厂、百万辆产能、牢牢占据乘用车第四把交易的一线车企。倘若按品牌划分,北京现代更是在中国车市排名第二。可以说,不长的时间里,北京现代创造了现代速度,更打造了现代品牌。

昨晚,北京现代庆祝成立13周年晚会在位于顺义的第一工厂空地上举行,尽管当日北京气温降至10度左右,但现场气氛热烈,由北京现代员工自己出演的节目高潮迭起。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颇为抱歉地对记者说,之所以深秋时节依然选择在室外举办晚会,是因为当下北京现代的1、2、3工厂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需求火热的背景下,不能因为自己的庆典而耽误了市场。

而就在今年年中,北京现代刚刚经历了一场产品定位的调整。上半年,北京现代完成销售没有达成预期目标,不少人关切地询问刘智丰,现代速度怎么降了下来?

对于问题,刘智丰向来从不避讳,他坦言,年初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我们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重新认识自己,找准定位,蓄势待发。”他认为,任何企业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大方向、主流一定要积极向上。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坚定不移地经历降库存管理,以及对SUV产品定位再调整后,北京现代以惊人效率再度回到了快车道。9月份,北京现代9月销售环比增长18.8%,达到95139辆。9月上市的全新途胜首月销量即实现10004辆,与ix35一起,双双迈入“万辆俱乐部”。得益于全新产品助力,北京现代D+S(中高级车及SUV)实现占比58.5%。较去年同期的38.5%提升了20%。这一系列捷报不仅标志着北京现代不仅销量稳定回暖,品牌力提升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天活动现场的重要环节,备受关注的ix251.6T正式下线,意味着北京现代跨越了又一重要里程碑——累计产销突破700万辆,成为达到此规模最快的汽车企业。

13年来,荆棘地里拔地而起的北京现代不仅已成为首都制造业的典范,更成为行业发展先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名词:现代速度和现代品质。从2002年第一工厂投产,北京现代实现工业产值6200亿元,累计纳税812亿元。随着今年沧州、重庆工厂开工建设,北京现代产能直指165万辆。从单一车型到如今14款车型,北京现代产品矩阵日益完善。

在今后的制造方向上,北京现代也公布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刘智丰表示,尽管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深刻的结构变化,但其中孕育的新机遇也正在显现。特别是关于1.6L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出台后,他相信,明年车市会比今年好许多,四季度时可能出现新的井喷。他形象的比喻,车市新常态下,踩刹车没关系,关键是要快速换挡、起步、再加速,即使蹲下,也是为了更好地再跳起。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北京现代正在通过大力革新来确保企业持续增长,努力将传统汽车制造业朝着互联网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端制造业方向升级。

目前,北京现代旗下车型共有14款,形成了涵盖A0、A、B和SUV等多个细分市场的完善产品矩阵,随着新车型的引进,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新车型,北京现代在产品领域将逐步成为车型技术的领先者。

刘智丰注意到,与13年前成立之初相比,如今的汽车业已经走到了变革的关口。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被重构。汽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把汽车业推到从减变到突变的关键节点。

所有这些新常态特征,也促使企业必须适转型升级,刘智丰透露,北京现代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制定完毕,其核心就在于,必须以新思维新模式,布局未来,把握先机,这体现在:首先,布局品牌市场战略,把握行业变革先机。以品牌向上战略为支撑,加强产品规划的前瞻性,提高产品品质,深化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布局全国市场;其次,布局转型升级探索,把握技术革新先机。以“创新+技术”、“产品+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全面启动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第三,布局企业文化创新,把握“红色动力”的企业文化优势和先机。他强调,如果说北京现代过去以品质和性价比见长,那未来“创新活力 技术”将成为新的品牌内涵。

如果说2002年前北汽与韩国现代组成的“弱弱组合”还不太被人看好,那么在13年后,中国的汽车江湖里,北京现代的承诺和目标已足以震动群雄。(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