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0月20日,广汽本田第三工厂暨发动机工厂落成仪式在广州增城举行。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作为新一代的“智慧工厂”,第三工厂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汽车行业落地的样本,让广汽本田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全新跨越。”
◎汽车人传媒记者 卢山
相比更易感知的产品外在设计差异,生产制造端距离消费者更远,差异也更不易被察觉。然而作为一种量产商品,汽车生产能力和水平,不仅关乎产品的品质,也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内在竞争力的高低。
当汽车产品越来越成熟,同质化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在加大。技术路线的趋同,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脱离整个行业的水平独飞冲天。因此,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能简单的归结于产品技术的竞争,事实上,更大程度上是生产能力的竞争。
10月20日,广汽本田第三工厂暨发动机工厂落成仪式在广州增城举行。这一活动不仅有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总经理曾庆洪参加,刚刚上任不久的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八乡隆弘也来到现场,显示出这一新工厂在本田整个业务计划中的重要性。从建设之初即定下SMART-SSC(智慧、小型、简练、紧凑)目标的广汽本田第三工厂,不仅拥有初期12万辆/年,未来24万辆/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是本田占用资源最少,效率发挥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样板工厂之一。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作为新一代的“智慧工厂”,第三工厂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汽车行业落地的样本,让广汽本田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全新跨越。”广汽本田的第一工厂(黄埔工厂),以树立品质标杆为目标,实现了广本的高品质精益化生产,奠定了这个品牌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二工厂(增城工厂)以树立绿色标杆为理念,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废水零排放的汽车工厂,整个工厂没有一个对外的污水排放口。第三工厂则以树立智慧标杆为核心,实现了占地面积缩小45.5%,投资减少26%,人员效率提升29%的超级工厂,也是本田全球同样产能下的最小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第三工厂的落成,广汽本田也终于结束了过去17年来一直需要外采发动机的历史。据了解,广本发动机工厂首款投产为1.5L直喷引擎,该款引擎匹配到飞度、锋范等车型上,未来该工厂还将投产涡轮增压引擎,或将涉及1.0T、1.5T以及2.0T三款发动机。产能和发动机供应的双重“解锁”,意味着过去阻碍广本快速发展的两大重要限制已经被突破,广汽本田真正意义的走上了“快车道”。
与第三工厂同时亮相的,是首次对外公开的占地200万平米,投资达20亿元的广汽本田研发基地。该基地于2015年年初建成启用,具备整车独立开发能力并拥有车型开发所需要的各项先进设施,这极大地提升广汽本田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助力广汽本田全面迈入“智造”时代。作为国内首个由合资公司自主投资建设、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的研发中心,广汽本田研发基地肩负着三大使命:1、立足自主研发,为广汽本田事业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2、开发理念品牌车型的同时,兼顾Honda品牌车型导入开发。3、除广汽本田之外,还向其股东双方提供技术服务。
为了这三个目标,广汽本田在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可称为不遗余力。在硬件实力方面,广汽本田研发基地建成了功能齐全的试验大楼,具备商品企划、造型、设计、整车试作、实车测试、零部件开发等整车开发能力;为了创造相应的开发环境,基地导入了车辆测试所需的先进设备,建成功能齐全的试车跑道。在人才培养上,广汽本田研发基地在本田技术研究所的支持下,通过汽车研发来培养具有整车开发能力的人才,壮大研发队伍,促进研发公司人才培养质与量的提升,并逐步实现人才的现地化。今年在中国车市整体走低的状况下,广汽本田取得了业界瞩目的逆市增长:1-9月,累计发车379741辆,同比增长35.1%;累计终端销售420283辆,同比增长40.3%,发车和终端双双领涨合资车企,远高于车市的整体增速。
对于未来,郁俊更加充满信心和斗志:“伴随着第三工厂和发动机工厂的投产,广汽本田研发基地的启用,广汽本田不仅产能再上新台阶,并且具备了自主生产发动机的能力,拥有了更完整的工艺制造体系,实现了从制造工厂到完整汽车企业的进化。广汽本田将迈入全新的“智造”时代,企业竞争力、应对顾客需求能力都将得到质的提升。”从第三工厂到研发中心,从智能化、集约化到全产业链、整车研发,这一次广汽本田搭准了发展的脉搏,与大时代大方向不谋而合。站在潮流前端的广汽本田,发展前景又怎能不被看好?(作者/卢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