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充电桩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充电桩被部分营运车辆占用、车桩不匹配、充电收费标准杂乱、私人桩共享困难等等问题,但是如果把时间的轴线拉长来看,在前两年电动汽车刚刚兴起的时候,充电桩对于公众来说,还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现在基本小到物业保安,大到政府官员,对于充电桩的成熟度,已经越来越高。
◎ 《汽车人》记者 吉盼丽
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正经历着“大跃进”式的发展。充电桩作为其销售终端环节,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遍地建。中国能源局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共充电桩累计建设8.1万根,私人充电桩5万根。专业人士分析称,从这一数据来看,在北上广这种电动车相对普及的地方,表面上看公共充电找桩已不是问题。
但真实的情况到底何如呢?用户在使用充电桩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运营商在发展中遇到哪些困难呢?一直待解的盈利问题要如何解决?8月30日,新浪网总部、新浪汽车联合第一电动网以“聚焦北京充电桩建设,首都模式能否持续?”为主题,邀请了相关产业链的上专业人士,包括华商三优总工程师丁晓伟、电庄总裁兼CEO先越、北汽新能源汽车充电事业部部长陈保江、电动生活创始人魏士钦、以及资深电动汽车车主等人,一起共话充电装发展建设中,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于充电桩的闲置问题
以北京为例,根据新浪汽车的市场调研,目前北京市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到10%。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共充电桩收费标准是私人充电桩的2倍以上。
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华商三优总工程师丁晓伟认为,充电桩闲置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在他看来,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平台经济一样,在行业发展的燃点或拐点没有出现以前,其经济性是很难有保障的。相信再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密度一旦高了之后,用户一定会更加便捷,充电桩的利用率互相结合一定会更好。
华商三优总工程师 丁晓伟
互联网出身的电桩总裁兼CEO先越对于闲置问题持同样积极的态度。他认为闲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厂家为完成国家任务或者抢占市场先机,急切盲目去建设充电桩。同时,他还提出,充电桩闲置问题另一个难点在于支付不统一。比如说,客户办了一家运营商的充电卡,他就很少回去选择另外一家运营商去充电。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我投资了,这个钱理所应当是我要控制的。要如何大通运营商之间的这种市场壁垒,实现支付统一,像各大银行的银联模式,从公允的角度把它协调起来,将是下一步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充电桩的盈利能力非常关键的点。
电桩总裁兼CEO 先越
“北京充电桩大概有5000余个,但根据我们调查,其中有1000多个没法使用,也就是说桩本身就是坏的,这就是整个北京城的充电桩现状。”提到其对北京石景山区进行的充电基础设施调查情景,电动生活创始人魏士钦不无感慨地表示,充电桩也会躲猫猫,你如果不仔细看是根本看不到的,安装在犄角旮旯处很普遍,甚至到了那里去之后,很多桩根本就没法用,真的没有一点办法,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的问题。他认为闲置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用户无法得到充电装置真正准确的位置信息。他以北京东二环德胜门附近一个小快充电站为例,当他们试车编辑去那边充电时发现,这里完全是车满为患,排队等充。但在其不远处三公里的积水潭小西天充电站,却是一个车都没有,并且在两家充电桩APP上都没有标出这个点。
电动生活创始人魏士钦
北汽新能源汽车充电事业部部长陈保江则一针见血的指出,充电桩闲置一大原因是由部分社会充电运营企业着急布网、跑马圈地的做法造成的。其次,他认为,查找充电桩应用端没有一个统一平台,会导致车和桩之间信息无法打通。目前,北京正在致力于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北汽新能源也正在初步的尝试,和一些主流充电桩企业国网、普天、星星充电等都在展开数据上的合作。
北汽新能源汽车充电事业部部长陈保江
关于充电桩的盈利问题。
充电桩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着各大充电设施运营商的痛点。
对于业内关心的充电桩建设投资成本高的相关话题,华商三优总工程师丁晓伟认为核心关键是“提升设备利用率”。他说,设备利用率其实表现的实际上是直接影响财务指标和设备经营效益的问题,但实际上影响利用率的因素非常多,比如说我们服务费定价、区位优势、和停车场停车费融合。他举例道,目前华商三优有一定数据,以团结湖充电站为例,两个车位的充电桩充电过程中,不收停车费;华威桥充电站,也是不收停车费。但对于包含新能源充电桩的停车位一直被燃油车占用的问题,这就是反映出不同的经济性带来的利用率不同效果。他表示,包括技术参数影响、计费模式选择,包括充电卡因素,确实是充电桩关乎的问题林林总总很多,但未来的趋势还是互联网支付,这个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盈利模式是电动桩绕不过的槛,但不能只盯着盈利来发展这个产业。”对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及运营不盈利现状,电庄总裁兼CEO 先越认为,从盈利模式来讲,我还是呼吁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多给这个行业一点希望,任何一个产业的变革,如果你是盯着盈利去的,一定不会推动变革,因为新兴的东西一定是需要痛苦的磨炼,需要创新者去探索。因为如果是赚钱的,肯定现在已经早就产业格局,很多的竞争已经非常充分了。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我们不管是从业者还是我们电庄本身都会积极探索,除了充电以外,两个端点的延伸,做发展。
虽然说充电桩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公共充电桩被部分营运车辆占用、车桩不匹配、充电收费标准杂乱、私人桩共享困难等等问题,但是如果把时间的轴线拉长来看,在前两年电动汽车刚刚兴起的时候,充电桩对于公众来说,还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现在基本小到物业保安,大到政府官员,对于充电桩的成熟度,已经越来越高。
因此,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一种能源补给方式,它的建设发展必然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其目前存在的闲置、盈利以及其他一些琐粹的问题,也极有可能会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发生质的变化。(《汽车人》记者/吉盼丽)【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