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关注】英国大选出炉,没有胜利者

汽车人传媒 2017-06-10 06:08:27 作者:黄耀鹏

3年来,英国政治家们的冒险,初衷都是为了赢得空前强势的政治地位,结果都是被打脸。阿斯蒙德、卡梅伦,现在轮到梅。

◎ 《汽车人》记者   黄耀鹏

北京时间6月9日傍晚,英国大选得到了令人尴尬的结果:在议会650席的争夺中,保守党得到314席,丢掉17席,工党则赢得266席,新增34席。特蕾莎·梅本打算趁着工党内乱的时候发动攻击,为未来5年“不受打扰”的执政铺平道路,以便腾出手来对付欧盟。

现在反而弄巧成拙,梅可能忘了她的前任卡梅伦是如何栽倒在民调大坑里的。

3年来,英国政治家们的冒险,初衷都是为了赢得空前强势的政治地位,结果都是被打脸。阿斯蒙德、卡梅伦,现在轮到梅。

英国大选是党派的议会席位选举,而非直接选举首相。理论上326席、实际上322席(新芬党的7席不算,该党不效忠女王)就可以单独组阁,现在保守党必须联合某个小党组成联合政府,据认为是北爱民主统一党(DUP)。该党起码支持脱欧。选举未达初衷,梅首相正遭到党内逼宫,可能丢掉位置。不过有人指出,工党领袖科尔宾众叛亲离的时候都挺过来了,丢点脸面对梅来说不算什么,毕竟没丢掉第一大党的位置。

梅期待选举为脱欧谈判强化合法性,方便采取强硬态度,减少内部摩擦。现在尴尬了,缺乏议会支持将使谈判团无所适从。

按照原本的安排,下周就要正式开始脱欧谈判。不管谁坐在默克尔+马克龙对面,都注定要接受惨痛的代价。如果德国和法国允许英国带着优越的协议条件脱欧,那欧盟岂不成了谁都可以轻易离开的咖啡馆?默克尔坚持要求英国支付超过660亿英镑的“先期费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这是粗略计算的金额,实际账单还未结算清楚。

英国有可能以强硬对强硬。这就是梅常说的“硬脱欧”——“没有协议比一个坏协议要好”。

梅在“分手费”、移民限制都持强硬态度,唯一可能妥协的就是贸易和投资安排。大意是,钱可以来,人就别来了。

不过,脱离欧盟意味着离开统一市场,英国不打算与欧盟成员有一丁点瓜葛,声称寻求英国企业与欧洲企业之间的贸易、投资最佳方案,不过是姿态。

同时,英国缺乏贸易谈判人才。梅之所以在脱欧谈判方略上语焉不详,恐怕就是因为没有技术官僚告诉她,如何向欧盟提出新的投资和贸易要价。

一个大问题是,关税咋办?英国所有车企(大部分是外国在英投资企业)今后向欧盟国家进口零部件,需要缴纳3%的关税,而出口到欧盟国家,则至少缴纳10%的整车关税。路线反过来也成立。此前,这些费用都不存在。投资英国的零部件和整车厂商,都将面临利润被侵蚀的局面。

丰田C-HR,总装车间在土耳其,而动力总成采购自英国诺丁汉。如果整车制造完成后,卖回到英国。比此前增加13%的成本,作为一款中低价位车型(2.8万英镑左右),关税墙立起来以后,意味着赔本。上述链条将不复存在。福特和博世都在英国设有发动机和变速箱厂,他们位于欧洲大陆的客户长期享受统一大市场的便利,现在英国不再是接纳投资的优等生了。

而地位虚弱的梅(假定还能在位),如果不打算付天价分手费,肯定也无力为英国企业争取更好的关税优惠。她揣着超级苛刻的移民政策方案,也希望把贸易条件作为交换筹码。

在英国投资的整车零部件企业,没有一个希望看到英国脱欧,现在则退到只希望梅获得强势地位,为他们争取好条款。希望连续破灭之后,新投资将被叫停,旧有投资将不会获得新资金,厂商们最多采取观望态度。

另一个大问题,英国政局处于空前的不稳定状态。欧盟官员不知道来和他们打交道的英国人,是否获得充分授权,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随时被召回国内,因为所在政府同样可能大改组。即便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达成协议,也可能遭到英国议会的否决。事实上,欧盟根本不指望达成协议。

这样一来,玩砸了的梅首相,可能“部分脱欧”,即先单方面执行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比如限制移民和技术人员往来。筑起移民墙,比关税墙更得民心。梅极力想挽回中老年保守团体支持,后者因为“痴呆税”,对梅已经颇有怨言。

而在英国投资的外国厂商,则会发现,旗下员工的签证很难搞定了。外国公司在英国工厂里的技术人员,虽然比例不高(不超过20%),但其中有很难替代的专业人士,也有总部派驻人员,甚至外国高管。他们持有欧盟成员国护照,虽然以前也必须获得英国签证,但非常容易。今后可不是这样,部分员工被迫离开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宝马旗下MINI工厂,在英国有4500名员工,来自70个国家,现在他们可能要成立专设部门,来应对此事。而本土的劳斯莱斯,员工队伍也堪称多国部队(36个国家),后者将焦头烂额。对英国所有的企业来说,为英国不稳定的政局埋单,是如今大选的全部意义。《汽车人》记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