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车企集团甚至传统车企,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大环境所取代,那么取代者大概率不会是一家汽车企业。有可能是其他的出行方式,比如飞行器,也有可能是虚拟现实或是现实增强技术减少了出行本身,亦或者是以量子力学实现了瞬间移动,反正不会是别的汽车。
◎ 《汽车人》记者 张恒
近期,坊间对于四大车企集团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将被取代,甚至覆灭的类似文章层出不穷。这样的观点通常我是不予反驳和评价的。如果延伸来看,这根本就不是其观点对错的问题,或者说,作者的观点并不值得一驳。这是一般人对于复杂世界根本无法认知的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于自己的认知偏误知之甚少;二、是个人对于复杂世界的认知能力微乎其微。
这种观点的文章和其他多数文章一样,想讨论的话,就得延伸到整个网上的绝大部分观点性及预测性文章,基本都是这种水平,只是包装形式不同,混乱的思维是相似的。
对于人类本身思维谬误的讨论在此略过,是一个宏大课题,可科学家已经基本把人类经常性的思维偏误都有了认识和阐述。概括之,人类的思维严重受制于感性、路径依赖和近期发生的事,此外还总乱联系。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就量子力学看是不可能的,因为观察即改变。就算你的观察不能改变,也需要有科学的工具才能够在一定前提下认知。
着重说一下量子力学的观察即改变。我们知道,股票市场是因为有不同的观点,才能促成交易,有人认为好买,有人认为不好卖。但到底是涨还是跌,是源于买方的力量大还是卖方的力量大,这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熵的概念类似。
所以说不是你的意识改变了一个公司,一个行业。而是你的意识加上投下去的钱,通过参与金融市场的博弈得出最终股价的涨跌,再去影响一个公司和行业。
不要忘记,股票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预期。可能有人觉得我的观点比股市的预期还要超前,那么仍然有工具叫做“期权”,你可能觉得我的观点比期权的久期还要超前,那么期权还有期货称之“期货期权”等各种复杂金融衍生品供你选择。
全球的汽车市场是一个规模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场,特斯拉五六百亿的市值相比而言仍然是一个很小的当量。而全球手机市场也是超万亿规模的市场,可苹果已经超过了7000亿美元。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观念很超前,那么大可去赌特斯拉的期权。
所谓“期”即期限,有期限才有讨论价值。时间若足够长,任何东西都会覆灭。5亿年之后越来越热的太阳就会晒干地球的海洋。2.5亿年后,大得多的仙女星系将和我们的银河系相撞。距离地球几十光年外的大角星是一颗巨红星(寿命将尽的恒星),一旦死亡释放的伽马射线暴就会毁灭地球。
回过头来再说作者观点的硬伤。纵观商业历史,你会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到颠覆者并非来自行业本身。iPhone是一款手机吗?传统手机功能对iPhone来说仅是一个附属功能,现在人们使用智能手机还有多长时间是在打电话和发短信?取代电脑的是电脑吗?取带音乐播放器的是音乐播放器吗?取代胶卷的是胶卷吗?所以,真正的颠覆往往都来自行业之外。
对汽车行业,目前小程度取代人们用车数量的却是满大街的红黄自行车。之前有人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能会消灭大部分出行需求。那么,这都不是出行行业出行方式间的博弈了。
无论特斯拉的技术如何牛,仍然和现在的汽车没有本质区别,其主要的出行功能没有变。你说它自动驾驶好,但自动驾驶技术并非仅掌握在特斯拉一家手里。你说它汽车电子好,但汽车电子技术也不是只掌握在特斯拉一家手里。只要特斯拉还是一辆以出行为主要工具的汽车,那么它就很难颠覆传统汽车行业。
电动汽车的性能再好,跟传统油气车相比仍然是半斤八两,远不会有马车和汽车间的区别。而对大多数消费者,他们最看重的并不是一辆电动车还是传统的油汽车亦或是混合动力汽车。
张口讲颠覆的作者,也包括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是,并非是互联网等新技术取代了传统行业,而大部分情况是原来的那些传统行业里的公司做得不好才被取代。沃尔玛虽然没有大跨步的增长,但规模还是那么大;麦当劳仍然是麦当劳;风靡全球的服装品牌是Zara和优衣库,韩都衣舍相比差的太远。李宁、国美、俏江南的江河日下,表面上看是互联网大潮后浪推前浪,实际上是它们自己做的不够好。因为耐克、沃尔玛和肯德基仍然强大。
结论:四大车企集团甚至传统车企,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大环境所取代,那么取代者大概率不会是一家汽车企业。有可能是其他的出行方式,比如飞行器,也有可能是虚拟现实或是现实增强技术减少了出行本身,亦或者是以量子力学实现了瞬间移动,反正不会是别的汽车。另外,只要汽车这个产品还是出行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那么如果哪家老牌企业没落,仅仅是因为在行业里你做得不够好。(《汽车人》记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